散文《中秋夜话》
暮色把天染成淡紫时,月亮就慢慢爬上来了。不是突兀的圆,是像被谁用手轻轻托着,从楼顶的檐角漏出一点银辉,再缓缓滚成满轮,悬在老槐树的枝桠间。
阳台的竹椅早被爸爸擦干净了,竹篾缝里还留着去年夏天的阳光味。妈妈端来瓷盘,里面码着三种月饼:五仁的是给爷爷的,他总说带点芝麻香才够中秋;莲蓉蛋黄的归我,咬开时能看见溏心的蛋黄流出来,甜得刚好;弟弟攥着冰皮月饼,非要等月亮最亮时吃,说这样能咬到“月亮的味道”。
茶桌是奶奶留下的旧木桌,爸爸泡了普洱,茶汤在月光下泛着暖黄。我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夜,奶奶抱着我坐在竹椅上,指着月亮说:“嫦娥在里面住呢,身边有只玉兔,还有棵永远砍不完的桂树。”那时候我总信以为真,盯着月亮看半天,想找见玉兔的影子。如今奶奶不在了,可每当月亮升起来,我总觉得她还坐在身边,和我们一起等着吃月饼。
楼下有孩子在喊“看月亮啦”,声音脆生生的,像极了当年的我。风里飘着桂花香,是小区里那几棵老桂树开了,细碎的花瓣落在阳台的栏杆上,沾着月光,像撒了把碎金子。弟弟忽然说:“姐,你看月亮好圆啊,是不是所有看月亮的人,都在想同一个人?”
我望着月亮,忽然懂了。中秋的月亮哪里是月亮,是藏在时光里的牵挂,是散在天涯的人心里的念想。那些不能回家的人,此刻也一定在望着同一个月亮吧——或许在写字楼的窗边,或许在火车的过道里,或许在异国的街头,月亮把他们的思念,都拢成了一圈温柔的光。
茶凉了半盏,月饼还剩两块,弟弟的冰皮月饼终于咬开了,他笑着说“真的有月亮的味道”。月光洒在我们身上,也洒在远方的路上,把所有的等待和期盼,都揉进了这安静的秋夜里。原来中秋最珍贵的,从不是月亮有多圆,而是身边有可念的人,有可盼的事,有这满室的烟火气,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心里最暖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