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评 > 正文内容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丛林法则下的硬核爽片,难掩IP的自我重复

IMG_24632.webp

作为《铁血战士》系列的最新续作,《铁血战士:杀戮之地》延续了IP一贯的“硬核猎杀”内核——将外星猎手的残酷法则与南美原始丛林的野蛮环境绑定,用密集的动作场面和血浆特效,为观众奉上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感官盛宴,但在故事创新与角色塑造上,却未能突破系列固有的套路,最终沦为一部合格却平庸的类型片。 影片的故事框架简单直接:一支由退役军人、技术专家、本地向导组成的“杂牌小队”,因一场意外闯入南美雨林深处,这里正是铁血战士的“狩猎场”。不同于以往单兵作战的猎手,此次登场的铁血战士不仅装备全面升级——肩炮威力更强、隐形装置更难破解,还引入了“分级狩猎”设定:初级猎手以人类为目标练手,高阶猎手则会清理“不合格的同类”,两条猎杀线交织,让丛林里的危机从“对抗外星生物”变成“在两重威胁下求生”。 从视觉呈现来看,影片无疑是合格的。导演将南美雨林的“野性”与铁血战士的“科技暴力”结合得极具冲击力:茂密的树冠下,隐形猎手的热成像视角与人类的夜视仪画面交替切换,营造出“敌暗我明”的窒息感;近身搏斗场景摒弃了过多CG特效,转而用拳拳到肉的动作设计和真实的血浆道具,还原铁血战士手撕猎物、肩炮轰穿树干的血腥场面,精准戳中系列粉丝对“硬核暴力”的期待。尤其是高潮段落中,人类小队利用雨林地形设下陷阱,用炸药、弓箭对抗铁血战士的科技装备,原始与现代的碰撞,让战斗戏有了更丰富的层次。 但影片的短板也同样明显:角色塑造的扁平与剧情的套路化,让故事失去了深度。小队成员几乎都是“标签化”的存在——肌肉发达的退役军人负责抗伤害,技术专家负责破解装备,本地向导负责提供地形信息,没有任何角色拥有值得深挖的背景故事或情感弧光。他们的存在,仿佛只是为了成为铁血战士的“猎物”,或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更关键的是,影片未能跳出《铁血战士》系列的“安全区”。从1987年第一部的越南丛林,到如今的南美雨林,“人类小队在封闭环境中对抗铁血战士”的核心设定从未改变;“利用地形反杀”“破解猎手装备”的剧情走向也早已被观众熟知。即便加入了“高阶猎手清理同类”的新设定,也只是增加了战斗场面的数量,并未对“铁血战士的文明体系”“狩猎法则的本质”等核心命题进行拓展,最终让新设定沦为“噱头”。 对于系列粉丝而言,《铁血战士:杀戮之地》或许能满足他们对“硬核爽片”的需求——密集的战斗、血腥的特效、熟悉的猎手形象,都是唤醒情怀的元素。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影片缺乏足够有吸引力的故事和角色,很难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的来说,《铁血战士:杀戮之地》是一部“合格的续作”,却不是“优秀的创新”。它守住了IP的“硬核”底色,却未能打破自我重复的困局。如果未来的系列作品依然停留在“换个地点杀一次”的套路里,即便有再多的特效和动作场面,也难以留住观众的注意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ushu263.com/post/395.html

分享给朋友: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丛林法则下的硬核爽片,难掩IP的自我重复” 的相关文章

以影像为证,叩问历史之恶——评电影《731》

以影像为证,叩问历史之恶——评电影《731》

当零下20度的哈尔滨雪地被鲜血浸透,当“活体实验”的冰冷器械在镜头前泛出寒光,电影《731》没有选择用宏大的战争叙事包裹罪恶,而是以近乎“剖开伤疤”的勇气,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反人类暴行,从历史的尘埃中拉回公众视野。这部聚焦“细菌战秘密部队”的作品,从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纪录片”,而是一场以影像为...

历史褶皱里的信仰之光——评《沉默的荣耀》对隐蔽战线的史诗性书写

历史褶皱里的信仰之光——评《沉默的荣耀》对隐蔽战线的史诗性书写

在谍战剧陷入"烧脑反转"与"英雄传奇"的创作窠臼时,《沉默的荣耀》以近乎纪录片的冷峻笔触,撕开了1949年台湾隐蔽战线的血色帷幕。这部由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剧集,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将吴石、朱枫等烈士的悲壮抉择,化作穿透七十年...

《毕正明的证明》:扒开时代缝隙,看见热血与正义的注脚

《毕正明的证明》:扒开时代缝隙,看见热血与正义的注脚

在光影交织的国庆档,《毕正明的证明》以独特的视角,撕开90年代绿皮火车的喧嚣与混乱,将反扒警察鲜为人知的卧底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这部影片没有宏大的历史叙事,没有高科技加持的酷炫动作,却凭借真实的时代质感、复杂的人物塑造与深刻的主题表达,在类型片的赛道上跑出了自己的节奏,让我们在回望过去中,重新审视正...

《浪浪人生》:烟火人间里的逐浪与守望

《浪浪人生》:烟火人间里的逐浪与守望

在国庆档的电影浪潮中,《浪浪人生》宛如一股独特的暖流,淌入观众的心间。这部改编自蔡崇达畅销小说《皮囊》的作品,以闽南小镇为背景,讲述了黄家一家五口在生活泥沼中挣扎、在亲情羁绊下逐浪前行的故事。影片凭借真挚的情感、鲜活的人物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为观众呈现出一部笑泪交织的家庭传奇。群像刻画:有血有肉的...

《功勋》:于岁月褶皱里立精神丰碑,在凡人叙事中见家国信仰

《功勋》:于岁月褶皱里立精神丰碑,在凡人叙事中见家国信仰

在国产主旋律剧集的创作谱系中,《功勋》从未将“功勋”二字塑造成遥不可及的符号。它像一把温柔的刻刀,剖开八位共和国功勋人物的人生肌理,避开了“从出生到落幕”的全景式传记套路,转而以“关键人生切片”为锚点,将实验室的微光、稻田的泥泞、战场的硝烟、基层的尘土,都揉进叙事里。这里没有无所不能的“英雄模板”,...

《山海情》:黄土地上长出的奋斗史诗,平凡人铸就的时代丰碑

《山海情》:黄土地上长出的奋斗史诗,平凡人铸就的时代丰碑

在国产现实题材剧的坐标系里,《山海情》从未刻意渲染“宏大叙事”的厚重,却用宁夏西海固的风沙、闽宁镇的枸杞苗、移民们皴裂的双手,编织出一部最质朴也最动人的脱贫史诗。它没有悬浮的剧情,没有完美的主角,只有一群“土里土气”的普通人——带着方言的村干部、倔强的扶贫干部、想让家人吃饱饭的村民,他们在“苦瘠甲天...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