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纳兰性德清明词中的情思与哲思

image_1761996756918.jpg纳兰性德,这位清代词坛的璀璨明珠,以其清新自然、真挚深沉的词作闻名于世。他的清明词,虽数量不多,却篇篇饱含深情,从独特视角展现了清明时节的情思与哲思,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细腻而动人的情感画卷。 《踏莎美人·清明》:春愁中的青春之思 “拾翠归迟,踏青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樱桃花谢已清明,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 此词以女子口吻展开,描绘清明前夕的生活片段 。开篇“拾翠归迟,踏青期近”,点明时节与活动,邻家女子送来相约踏青的信笺,“香笺小迭邻姬讯”,传递出春日里青春少女间的情谊与对踏青的期待 。然而,“樱桃花谢已清明,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樱桃花落,清明已至,本该精心梳妆赴约的女子却慵懒懈怠,发髻歪斜、宝钗横陈,无心装扮。这一细节反差,暗示女子内心藏着莫名愁绪。 下片“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直接袒露女子心境。她眉如浅黛,柔肠百转,本就被青春的愁绪缠绕,不敢再招惹其他烦恼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清晨流莺窥梦,仿佛也在感叹女子的憔悴可怜。这里,流莺的“觉”赋予其人性感知,侧面烘托出女子因春愁而形容憔悴的状态。 这首词的精妙之处,在于借女子在清明游春之事上的态度,含蓄表达青春女子内心萌动的情感。春日万物复苏,女子爱欲也悄然生长,女伴的邀约和嬉戏已无法满足她对心灵慰藉与灵魂伴侣的渴望,但在封建时代,女子无法主动追求爱情,这份爱欲只能在心中暗自消磨,化为春愁,弥漫在清明的氛围里,读来细腻而动人。

image_1761996754707.jpg《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悼亡中的深情绝响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 表面看,这首词未直接提及清明,却处处是清明时节的物候与氛围。“风絮飘残已化萍”,暮春清明,柳絮飘飞,落入水中化为浮萍,营造出一种人生漂泊、世事无常之感。此时,纳兰性德或许正站在亡妻墓前,望着飘飞柳絮,感慨妻子已逝,自己余生似浮萍般无依 。 “泥莲刚倩藕丝萦”,莲藕发芽,藕丝缠绕,象征着他对亡妻的思念如藕丝般绵绵不绝。在这清明祭祀之时,“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他郑重地拈起一瓣心香,希望与亡妻灵魂相通,铭记前世缘分 。这份对亡妻的深情,没有直白呼喊,却在细微动作与言辞中尽显。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是他痛失爱妻后的复杂心境。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对妻子深情,却因这份深情在妻子离去后陷入无尽痛苦,仿佛深情反而让自己的世界变得荒芜;另一方面,或许也在懊悔自己在妻子生前未能给予更多陪伴与呵护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清明时分,回忆往昔与妻子相处点滴,那些令人断肠的画面涌上心头,泪水悄然滑落,尽显其内心的悲痛与思念。 对比这两首清明词,《踏莎美人·清明》侧重青春少女春愁的含蓄表达,借清明游春场景展现人性在时代束缚下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则是对亡妻深沉的悼念,以清明物候为依托,抒发生死相隔后的痛苦、悔恨与无尽思念。前者如春日微风,细腻委婉;后者似深秋暮雨,沉痛哀伤 。 纳兰性德的清明词,不只是对清明时节的简单记录,更是他对青春、爱情、生命的深刻感悟。在他的笔下,清明既是自然节气,也是情感寄托的载体,让我们透过文字,触摸到他那颗敏感而深情的心,感受到清代词坛别样的韵味与魅力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ushu263.com/post/241.html

分享给朋友:

“纳兰性德清明词中的情思与哲思” 的相关文章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不是一首普通的乐府诗。它以春江为纸、月色为墨,将自然之壮阔、人间之柔情、宇宙之哲思揉成一汪澄澈的月光,漫过千年时光仍未褪色——那句“孤篇盖全唐”的赞誉,赞的不只是辞藻的清丽,更是它把“景、情、理”织成一张网,让每个读它的人,都能在月色里看见自己的悲欢与追问。它最动人的,是把“...

散文:秋来

散文:秋来

风是先知道秋的。清晨推窗时,不再有夏末的黏腻,风裹着一丝凉,像刚从井里捞上来的布,拂过胳膊时,会让人下意识把衣领拢一拢——秋就这么悄没声地来了。 巷口的桂树是藏不住的。前几日还只是满树深绿,不知哪夜起,细碎的米黄就缀满了枝头,风一吹,香就漫开了。不是那种冲鼻的香,是缠人的,绕着鼻尖转,勾着人往...

散文:秋窗听雨

散文:秋窗听雨

晨雾还没散时,雨就落下来了。不是夏天那种急吼吼的泼洒,是秋特有的绵密,像谁把装着水的棉絮轻轻抖开,雨丝细得能钻进窗纱的纹路里,悄没声儿地打湿窗台上那盆半枯的吊兰。 我披了件薄针织衫坐窗边,看雨把窗外的世界泡成软乎乎的水墨画。楼下的法国梧桐早落了半树叶子,剩下的也被雨浸得发沉,风一吹,叶片上的水...

散文:人间三月天

散文:人间三月天

风先暖起来的。清晨推开窗,不再有料峭的寒往衣领里钻,反而裹着点软乎乎的香——是楼下的玉兰开了,白的、粉的花苞缀在光秃秃的枝桠上,像缀了满树的小灯,风一吹,花瓣轻轻晃,连影子都带着甜。 晨露还挂在草叶尖时,公园里就有了声响。老太太提着菜篮走,鞋底蹭过刚冒芽的草坪,惊飞了停在柳枝上的麻雀;穿校服的...

矮墙上的绿藤,缠着旧时光

矮墙上的绿藤,缠着旧时光

老院的矮墙该有三十年了吧?砖缝里嵌着青苔,墙顶的瓦檐缺了角,唯有墙上的爬墙虎,一年年枯了又绿,把斑驳的墙身裹成一片流动的绿。我站在墙下抬头看,初秋的阳光穿过叶片,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风一吹,光斑跟着晃,像小时候外婆摇着蒲扇时,扇面上跳动的花纹。第一次注意到这爬墙虎,是六岁那年的春天。那时我刚搬来老...

小说:窗台上的玉兰花

小说:窗台上的玉兰花

我第三次在三楼琴房的窗台上看见那只缺了口的青瓷笔筒时,林小满正抱着小提琴,站在阳光里调弦。琴弓擦过琴弦的瞬间,窗外的玉兰花落了一片,恰好落在她垂着的发梢上。 “校长。”她转过身,指尖还捏着琴弓,眼神里藏着点紧张,像怕碰碎了什么,“这笔筒……是我从家里带来的。” 我接过笔筒,指腹蹭过那道浅...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