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女人三十始知秋

林雨薇1周前 (10-18)文学

image_1760772467232.jpg晨光漫过窗台时,我正对着镜子系丝巾。指尖绕着真丝的纹路打了个结,不像二十岁时总把蝴蝶结拉得满当当,如今只松松拢着,露出锁骨边一小片留白——是这几年慢慢懂的,日子不必填得太满,留些空隙才透气。 抽屉里还放着二十岁生日时买的口红,正红色,当年觉得涂着才算“长大”,如今再看,倒觉得艳得有些晃眼。现在常用的是支豆沙色,早上随便抹两下,不刻意,却刚好压得住眼底偶尔的倦意。就像衣柜里的衣服,从前爱穿紧身的短裙,如今却偏爱垂坠感的长裤,走路时裤脚扫过脚踝,自在得很。 周末不再约着去酒吧熬夜,反而喜欢泡壶陈皮茶,坐在阳台翻书。阳光穿过纱窗落在书页上,字里行间都慢下来。偶尔抬头看楼下的树,春天抽芽,秋天落叶,竟也能看半个钟头——二十岁时总觉得“远方”才是好的,脚步停不下来,如今才发现,能把眼前的日子过出滋味,也是种本事。 前几天整理旧物,翻出大学时的日记本,里面满是“要做成什么”“要成为谁”的急切。现在再写笔记,多是“今天的汤炖得刚好”“孩子的画贴在冰箱上”这类细碎的事。不是没了野心,只是明白了,有些“成功”不在别人的眼里,而在自己的心里:父母打电话时的安心,爱人回家时的笑容,孩子睡前的一个拥抱,这些比任何奖杯都暖。 三十岁也会有慌的时候。比如看到体检报告上多出来的“注意事项”,比如赶项目时熬到凌晨的疲惫。但比起二十岁时的手足无措,现在更懂得怎么哄自己:泡个热水澡,吃块黑巧克力,第二天醒来,依旧能踩着晨光出门。就像秋天的树,落了叶,却把根扎得更深,等着来年再发新枝。 其实三十岁不是什么“分水岭”,不过是人生里又一段路的开头。不再执着于“证明自己”,反而学会了“接纳自己”;不再害怕“失去”,反而懂得了“珍惜”。就像此刻,风从阳台吹进来,丝巾的边角轻轻晃着,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陈皮的香在舌尖散开——原来,三十岁的日子,比想象中更暖,也更从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ushu263.com/post/60.html

分享给朋友:

“女人三十始知秋” 的相关文章

小说:迟到的懂得

小说:迟到的懂得

林雨薇把最后一口牛奶推远时,对面的云杰刚好夹起一块清蒸鱼——是她从前最爱的口味,现在却觉得没什么滋味。结婚七年,客厅的挂钟走得比日子还快。曾经挤在沙发上看一部老电影能笑到肚子疼,如今晚餐时只剩碗筷碰撞的声响,她刷着手机,他扒着米饭,像两个合租的陌生人。“我们分床睡吧。”林雨薇放下手机,声音轻得像落在...

小说:未拆封的书签

小说:未拆封的书签

林舟第37次在加班后遇见苏晓时,她正站在便利店的暖柜前,指尖捏着一盒热牛奶,银镯子滑到手腕中央,晃出细碎的光。 “又加班?”她先开口,声音里带着刚从空调房出来的微哑,像浸了温水的棉花。 林舟点头,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牛奶上——她总买这个牌子,说睡前喝能睡得香。他跟着取了盒一样的,指尖碰到暖柜...

夏末的纸飞机

夏末的纸飞机

高三(2)班的后窗总飘着香樟叶的影子,张云鸿的视线总越过三排课桌,落在林雨薇的马尾上。她写题时会咬笔尾,阳光落在她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把步骤里的辅助线染成暖金色。 张云鸿的笔袋里藏着张便签,是上周捡的——林雨薇写漏的物理公式,字迹清瘦。他每天翻笔袋时都要摸一摸,像揣着颗不会化的糖。 梁洁...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不是一首普通的乐府诗。它以春江为纸、月色为墨,将自然之壮阔、人间之柔情、宇宙之哲思揉成一汪澄澈的月光,漫过千年时光仍未褪色——那句“孤篇盖全唐”的赞誉,赞的不只是辞藻的清丽,更是它把“景、情、理”织成一张网,让每个读它的人,都能在月色里看见自己的悲欢与追问。它最动人的,是把“...

组诗:中秋组章

组诗:中秋组章

## 1. 窗台上的月亮 月光没敲门 就溜进阳台 落在多肉的叶片上 积成小水珠—— 像谁没擦干净的 去年的月光 晾衣绳上的衬衫晃了晃 是风在扯 还是月光想 借件人间的衣裳 贴贴烟火气 我把手机放在窗台 屏幕亮着时 它也想凑成圆 和天上的那轮 碰个响 ##...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诗经》-三百里的风与月

翻开《诗经》的纸页,像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窗,风从两千多年前吹进来,裹着蒹葭的霜、桃花的香,还有田埂上农人哼着的调子,落在指尖,温软得能捏出水分来。最先撞见的是《秦风·蒹葭》里的晨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读这八个字时,仿佛站在河岸边,秋露凝在芦苇叶上,白得像薄霜,风一吹,芦苇秆轻轻晃,雾里的人影...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