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辞秋,盼岁末安暖
立冬的风一刮,才惊觉日子竟已悄悄滑向岁末。清晨推开窗,往日里还在枝头摇曳的银杏叶,不知何时已铺了满地金黄,踩上去簌簌作响,像是秋天临走前留下的最后一句私语。风裹着清冽的凉意,不再像秋日那般带着桂香的软,而是直往衣领里钻,却也没到深冬那般刺骨,反倒带着几分“承前启后”的温柔——它收走了秋的燥热,也为冬的寒冷留了点缓冲,像在提醒我们:该慢慢收心,好好迎接这一年的收尾了。
街头的景象也渐渐换了模样。便利店的热饮柜前排起了长队,捧着热豆浆的人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转瞬即逝,却暖了指尖的温度;早餐摊的蒸笼里,除了常有的包子馒头,多了热乎乎的红薯和糖炒栗子,甜香混着水汽飘得很远,勾着路人的脚步;连穿的衣服也悄悄加了层,厚外套、围巾慢慢成了标配,路上的人脚步或许快了些,却都带着对“暖”的默契追寻。
家里的氛围更是透着“安稳”。母亲早早把去年的厚棉被翻出来晾晒,阳光晒过的棉花蓬松柔软,叠好时还带着太阳的味道;阳台的角落里,腌白菜的坛子封了口,玻璃罐里的萝卜干泛着油亮的色泽,都是为了冬日里配粥的脆爽;傍晚时分,厨房飘出饺子的香气,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热乎气模糊了窗玻璃,说说笑笑间,连窗外的寒意都仿佛被隔绝在外。
从前总觉得岁末该有轰轰烈烈的仪式感,要列满清单、复盘得失,要为未完成的目标焦虑,要为过往的遗憾纠结。可越长大越明白,年末最珍贵的期许,从来不是“功成名就”的璀璨,而是“平安顺遂”这四个字的朴素——父母身体康健,能按时打电话报平安;爱人相伴左右,能一起吃顿热乎饭;孩子嬉笑打闹,眼里满是纯粹的欢喜;自己也能少些奔波,多些安稳,哪怕日子平淡,却也处处透着踏实。
想起前几日整理旧物,翻到年初写下的心愿,有些实现了,有些还在路上。搁在从前,或许会为没完成的目标失落,可如今却能笑着释怀:这一年里,没经历大的波折,没留下深的遗憾,能在春天看花开,夏天听蝉鸣,秋天赏落叶,冬天盼初雪,就已是时光最好的馈赠。那些没完成的,不妨留到明年;那些小小的遗憾,就当是为岁月添了点烟火气。
接下来的日子,开始盼一场初雪——盼雪花轻轻落在肩头,落在屋顶,把世界染成一片白,然后和家人一起堆个小雪人,或是围炉煮茶,看窗外雪景漫漫;盼能多些时间陪伴:陪父母唠唠家常,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陪孩子读几本书,看他在灯下认真的模样;盼所有未赴的约、未说的话,都能在暖融融的氛围里慢慢实现——或许是和老朋友吃顿火锅,或许是和爱人看一场晚场电影,哪怕只是安静地待着,也觉得安心。
立冬是辞秋的节点,也是岁末的序章。愿这个冬天,我们都能带着这份安稳,把日子过成暖融融的模样:有暖衣裹身,有热饭暖胃,有爱人在侧,有心事妥帖。不必追赶时间的脚步,只需慢慢感受每一个当下,让这一年的收尾,满是平安顺遂的温柔,也为新一年的开始,攒下满当当的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