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内容

小说:风过留声

雨竹叶枫3周前 (10-08)文学

image_1759910059330.jpg

整理书房时,和风的指尖蹭过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纸页间掉出张便签,上面是他多年前的字迹:“风是铃的骨,铃是风的魂——致风铃”。窗外的风铃叮当作响,他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只存在于屏幕另一端的姑娘。


他们是在一个诗歌论坛认识的。和风爱写风,写它掠过麦田的弧度,写它掀动窗帘的温柔;而网名叫“风铃”的姑娘,总在他的诗下留言,说“你写的风里,有我听过的最好听的声音”。一来二去,他们加了好友,从诗歌聊到生活,从深夜的星光聊到清晨的豆浆。


风铃说她住在南方小城,窗外有棵老槐树,挂着一串奶奶留下的铜铃,风一吹,整间屋子都软下来。和风便开始为她写专属的诗,每一首都带着“风”与“铃”的意象:“我要把风揉成棉线,为你串起满院的铃,让每个清晨,你一睁眼就听见我的心意”“若你是檐下铃,我便做永不离去的风,日日夜夜,守着你摇出春天”。


风铃总说:“和风,你知道吗?风铃因为有风才会摇动,才会发出好听的铃声。没有风的铃,只是一串沉默的铜片。”那时和风以为,他们会是彼此永远的风与铃,直到那一天。


那天晚上,风铃的消息来得格外晚,只有短短一句:“和风,我们分手吧。风铃已经不需要风的扰动了,它想安安静静的。”


和风慌了,发了无数条消息,打电话也无人接听。他翻遍了他们的聊天记录,想找出自己哪里错了,可满屏都是从前的温柔——她分享的槐花落满窗台的照片,他读诗给她听的语音,他们约好等春天一起去看油菜花的约定。最后,他只等到她拉黑好友的提示,像一阵风突然停了,只留下一串再也摇不响的铃。


日子总要继续。三年里,和风遇到了现在的妻子,有了可爱的女儿,家里的阳台也挂了串风铃,是妻子选的,浅蓝色的玻璃铃,风一吹,清脆得像孩子的笑。他很少再想起那个叫“风铃”的姑娘,只把那本诗集和便签,悄悄收在书房最里面的抽屉。


直到这天下午,他整理邮箱,一封标注“定时发送”的邮件跳了出来,发件人是那个他以为再也不会出现的名字——风铃。发送时间是三年前的今天,主题栏写着:“和风,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大概已经不在了。”


和风的手猛地顿住,心脏像被什么攥住,他点开邮件,一字一句地读:


“和风,对不起,用这样的方式跟你告别。其实我早就查出了重病,医生说我撑不过半年。认识你的时候,我刚做完一次化疗,疼得睡不着,是你的诗陪我熬过了那些夜晚。我太贪心了,明明知道自己没有未来,还是忍不住靠近你,想多感受一点你的‘风’。


我怕你知道真相会难过,更怕我走后,你会一直陷在回忆里。所以我只能假装冷漠,跟你说分手,让你以为我只是不爱了。这样你或许能早点放下,去遇见真正能陪你很久的人。


你写的那些诗,我都打印出来,放在枕头边。每次疼得厉害的时候,读一句,就好像能感觉到风来了,很温柔。我没见过真正的油菜花,但我想象过,你说的那种金黄,一定像阳光落在地上。


现在知道你结婚了,还有了孩子,我很开心。你终于有了安稳的生活,有了能陪你看春天的人。以后阳台的风铃响起来的时候,你不用想起我,只当是风在跟你说,今天天气很好。


别难过,我只是变成了另一种风,说不定哪天,还会轻轻碰一下你家的铃呢。”


邮件的末尾,附了一张照片:老槐树下,一串铜铃挂在枝头,阳光透过叶子,在铃身上洒下细碎的光。照片的日期,是他们认识的那天。


和风靠在椅背上,眼泪无声地落下来。他走到阳台,浅蓝色的玻璃铃在风里轻轻摇晃,发出好听的声音。原来当年那句“风铃不需要风的扰动”,不是不爱,而是她用尽全身力气,为他铺的路——让他能毫无负担地,走向没有她的未来。


女儿跑过来,拉着他的手问:“爸爸,风铃为什么会响呀?”


和风蹲下来,摸了摸女儿的头,声音很轻,却很温柔:“因为风在呀。风会一直陪着铃,不管在哪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读书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dushu263.com/post/31.html

分享给朋友:

“小说:风过留声” 的相关文章

小说《梧桐巷的第三个人》

小说《梧桐巷的第三个人》

林晚第一次带陈默来梧桐巷时,苏晓正趴在窗台剥橘子,橙黄的瓣儿刚递到嘴边,就看见巷口那两个并肩的身影——林晚穿着她去年送的米白风衣,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而她身边的陈默,白衬衫袖口卷到小臂,手里拎着林晚常提的帆布包,指尖还沾着点面包屑,是林晚最爱的那家全麦吐司的痕迹。“这是苏晓,我最好的朋友。”林晚推...

夏末的纸飞机

夏末的纸飞机

高三(2)班的后窗总飘着香樟叶的影子,张云鸿的视线总越过三排课桌,落在林雨薇的马尾上。她写题时会咬笔尾,阳光落在她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把步骤里的辅助线染成暖金色。 张云鸿的笔袋里藏着张便签,是上周捡的——林雨薇写漏的物理公式,字迹清瘦。他每天翻笔袋时都要摸一摸,像揣着颗不会化的糖。 梁洁...

洛水惊鸿,千古怅惘:《洛神赋》里的美与遗憾

洛水惊鸿,千古怅惘:《洛神赋》里的美与遗憾

曹植的《洛神赋》从不是一篇简单的“艳情赋”。他以洛水为幕,以笔墨为绣,将一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从神话里唤醒,却又在“恨人神之道殊兮”的叹息里,让这场相遇归于怅惘。这篇辞赋,藏着中国文学里最极致的“美”,也藏着最绵长的“遗憾”,让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仍会为那抹洛水之上的身影心动,为那份求而不得...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月照春江,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里的时空与深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不是一首普通的乐府诗。它以春江为纸、月色为墨,将自然之壮阔、人间之柔情、宇宙之哲思揉成一汪澄澈的月光,漫过千年时光仍未褪色——那句“孤篇盖全唐”的赞誉,赞的不只是辞藻的清丽,更是它把“景、情、理”织成一张网,让每个读它的人,都能在月色里看见自己的悲欢与追问。它最动人的,是把“...

组诗:中秋组章

组诗:中秋组章

## 1. 窗台上的月亮 月光没敲门 就溜进阳台 落在多肉的叶片上 积成小水珠—— 像谁没擦干净的 去年的月光 晾衣绳上的衬衫晃了晃 是风在扯 还是月光想 借件人间的衣裳 贴贴烟火气 我把手机放在窗台 屏幕亮着时 它也想凑成圆 和天上的那轮 碰个响 ##...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与世界温柔相待: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柔软

清晨推开窗时,第一缕阳光正落在窗台的薄荷草上。叶片上的露珠还没来得及滚落,被光染成了细碎的银粒,风一吹,便顺着叶脉轻轻晃,像怕惊扰了刚睡醒的晨光。我忽然想起去年深秋,这株薄荷差点被冻枯,我裹着厚外套把它挪到暖气旁,每天用温水浇半杯,后来竟从枯茎旁冒出了新芽。原来温柔从不是轰轰烈烈的举动,是在寒夜里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