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江子:临渊记

散文 | 江子:临渊记

在赣江以西,刘时显并不算走得最远的一个,金滩镇白石村的邓汉黻,就要比刘时显远一些——他去了广东,把家搬到了当时依然属于东莞管辖的九都桂角山下。后来,这块地方归香港管辖,名字换成了锦田。

金滩镇白石村坐落在赣江之滨,一百来户人家,单姓一个邓字,跟大多数赣江边的村庄一样,白石村资源短缺,田地面积少,且常被水淹,村里人的生活好不到哪里去。改革开放伊始,人们纷纷离开村庄出外打工。

可谁也没料到,就是这么普通的一个村庄,竟然有着整个县乃至整个吉安市最为显赫的海外关系——香港的名门望族、有三万人之多的邓氏家族,就发源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

白石村有显赫的海外关系的说法,并非白石村一厢情愿的吹嘘夸饰,而是通过香港邓氏家族主动前来攀附得到坐实。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陆与香港的关系趋于稳定,香江那边的邓氏家族,立即派出十余人组成的亲友团,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驱车来到白石村。他们说着夹着白话的普通话。因改革开放,这样的腔调已经让我们熟悉,县里的文工团演员,为表现当代经济生活,就经常在舞台上说着如此的腔调。但他们远不是我们县文工团演员表现的那样滑稽、装腔作势,而是神情郑重,举止如仪。他们见娃儿就给红包,见祠堂就拜,见乡亲就拉着叙齿序,论辈分,排字号,称叔呼伯,不亦乐乎。他们集体跪倒在几座天知道是否还有骨殖的几近荒芜的古老坟墓前,泪水滂沱,口里喃喃说,列祖列宗,不肖子孙们终于回来了!——他们跪在祖坟面前集体哭泣的样子,多像一群幡然醒悟的浪子!

他们并没有仅仅满足于完成如此礼仪。他们还与白石村的族亲们商议村庄许多重要的如祖坟、书院、祠堂、学院等设施的修建计划,详细讨论了方案,核定了预算。一到香港,他们就如数汇来了修建所需的所有称得上巨额的资金。

从关心支持白石村生产生活开始,他们逐渐成了吉水乃至整个江西的义人。他们成立了基金会,通过大陆官方的推荐,为诸多深山里的学校捐建教学楼,给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遇上水灾、冰雪灾,他们必踊跃向官方捐款捐物。他们频繁与大陆往来,与白石村所在的吉水、吉安乃至整个江西往来。有人统计,这些年来,他们捐赠的资金,多达数千万元。而他们的行为,毫无商业上的任何回报——据我所知,他们没有在江西有过任何跑马圈地的商业举动,没有借助大陆官方的关系拿一个房地产项目,建哪怕一座楼。

他们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香港社会有影响的人士,不少是产值数亿美元的大型企业的法人,也有的栖身于香港的政界、法律界和教育界。作为香港人,他们普遍有国际视野,其工作往往要与全世界打交道。他们肯定知道他们的所为意味着什么。他们的所为,肯定与他们的学识、眼界和价值观高度吻合。

作为赣江以西的后裔,我一直默默关注着他们。我渴望知道他们作为义人的逻辑。终于有一天,我遇上了香港邓氏家族的代表人物邓声华先生。

那是本世纪初,江西省政协想协同我所在的文艺创作部门,为部分境外的委员创作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下他们的创业历程及慈善义举,以慰他们对江西的乡梓之情。我接到的任务,就是采访前来参加江西政协会议的香港邓氏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声华先生。

邓先生时七十多岁,身体瘦长,穿着一件皱巴巴的白衬衫,留着平头,样子就像是小县城街头随处可见的邻家老伯,根本看不出一点雄厚实力的香港知名企业的董事长的派头。他一听我介绍说我是吉水人,立即表现出十二分的热情,和我拉起了家常,问我家在哪个乡镇,是否去过他的老家白石村。恍惚间我竟以为我和他并不存在巨大地理差异,而是两个真正的老乡坐在一起。问答之间,我知道了邓先生早年也颇多苦难,可他凭着生意人的精明,白手起家,抓住了香港的几乎所有发展机会,规避了香港经济的几乎所有风险,一步步把香港邓氏国际做成了融房地产、酒店、商业等为一体的产值以数十亿元计的大型企业。

我向邓先生表示祝贺。同时我也说出了我的疑惑。我说吉水并非他的成长之地,这些年来他与族人何以对吉水投入如此多的心血?他沉吟了一会儿,说起了他的家族的故事。

他从先祖邓汉黻开始说起。北宋开宝六年(973),赣江以西的白石村培养出的官员邓汉黻受朝廷之命来到广东任职,官当得好不好不得而知,可解职以后,他没有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而是沿途察访,寻找着自己的安身之地,最后定居在今天的香港锦田。那时锦田并无多少人居,几近荒芜之地,可邓汉黻甘之若饴,抱着耕读传家的信念,一边开垦荒地,一边教孩子读书。后来,他的曾孙乃至曾孙的曾孙,不断有人高中进士,其子孙在香港渐次繁衍开来,成为香港当地的名门望族。

从邓汉黻到1930年代左右生的邓声华,近千年时光翻过。一千年的时光,天下多次易主,河流都可改道,一条纤细的血脉,更容易在时光中稀释,可在香港,邓氏家族的人们互相支持通力合作,近千年不改,可谓其乐融融。邓声华先生告诉我说,他们之所以能保留如此强劲的凝聚之力,乃是源自邓汉黻的教诲。他给子孙后代留下的祖训,就是勿忘记自己是吉水白石的子孙——他可能认为血缘并不足以笼络子孙的心,但故乡正如圣域,不管历经多少年,依然会让子孙后代怀着单纯的朝圣之心。

邓汉黻在锦田建起祠堂,祠堂的风格,正是中国南方的风格。他给祠堂拟下对联,首句就是“吉水流芳频馨藻结”。他把吉水的习俗移植到锦田,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族人必聚到宗祠点丁灯、饮丁酒,就是凡在过去一年内添了男丁的,都燃亮花灯,悬挂于祠堂横梁之上。灯上写上诸如旨福归堂、状元及第、引儿板桂、添丁发财等用以祝福新生儿的吉祥语句,元宵当晚,添丁者以盘菜形式宴请族人饮丁酒。一桌八人,围坐共享一盘食物,象征团圆……这些与香港当地完全迥异的习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邓氏子孙他们的家在江西吉水。邓声华先生说,种种教诲,让吉水这个地名,小时候起就在他们心中扎了根。他们从小就有了一个信念,一定要代替他们的祖先争取早日组团回家看看。他的祖先一千多年前离开了吉水,就意味着这一条血脉亏欠了家乡一千多年。他们要还债,要多多的回报故土。于是,就有了他们这些年的义举。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898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