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夫妻行房为什么要称为行“周公之礼”呢?

古代夫妻行房为什么要称为行“周公之礼”呢?

“周公之礼”是指夫妻同房,行房事,是一种委婉的说法,那么古代夫妻行房为什么要称为行“周公之礼”呢?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姬姓名旦,因其封地在岐山以西的周部落,故而称为“周公”,或是“周公旦”。

周武王灭商二年后去世,而继位的周成王又年幼,作为成王皇叔的周公旦为了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便辅佐天子执政,史称“周公摄政”。

周公摄政的西周初期,由于社会风气浮薄,男女滥情,导致民间婚俗混乱不堪,只要互相看顺眼就可以钻小树林。周公认为男女结婚之前不能随便发生关系,这不合乎于理,于是亲自制礼教民,整饬民风。

为此周公从男女说亲到婚嫁成婚,共制定了七个步骤,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合称“婚义七礼”,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礼仪规定。

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得到女方家应允后,男方家再请媒人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

问名——由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用以占卜当事人之婚姻是否适宜。

纳吉——卜得吉兆后,男方家备礼通知女方家,并将男方的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带给女方,表示要缔结婚姻(订婚聘书)。

纳征——男方家送聘礼给女方家,聘礼多少取决于女方的贫富与身份,经此仪礼后双方婚约成立(订婚完成)。

请期——男方家择定婚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请期礼书),备礼告知女方家,商量迎娶日期,婚前女方送陪嫁到男方家,请人为新婚夫妻铺新床。

亲迎——新郎亲至女方家迎娶新娘,将迎书交于新娘手中(也有男方家派遣迎亲队伍去女方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家等候)。

敦伦——新婚夫妻依礼行事(同房),其仪男俯女仰、阴阳和谐、乾坤有序、子孙繁衍。

从此新婚夫妻均依据周公制定的“婚义七礼”行事,男女之间只有成婚后才可以同房,因此古代夫妻同房被称之为“周公之礼”。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公制定的婚仪逐渐废弛,孔子便重修礼典。孔子认为时过境迁,便省掉了婚义七礼中最后一个环节“敦伦”。

之后便形成了我们常说的“三书六礼”,三书为: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

看完后“涨姿势”了吗?

文/历史紫陌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967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