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杨绛:和谁都不争,就这样淡定从容,通透优雅的老去

杨绛:和谁都不争,就这样淡定从容,通透优雅的老去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英]兰德 著(杨绛 译)

这首小诗是英国诗人兰德75岁时写下的暮年之作,这个版本是杨绛翻译的,最为传神。这也是杨绛最喜欢的一首诗,多次将它置于自己作品集的卷首。

这首小诗表现的是一种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宁静淡泊、洗尽铅华的人生境界。

这和杨绛淡泊名利、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极为相似,而她能以105岁的高龄活一生,正是她这种通透乐观的人生态度起了决定作用。

对比杨绛年轻时和年老后的照片发现,她就是那种越老越好看,越老越优雅的女人典范。

杨绛:和谁都不争,就这样淡定从容,通透优雅的老去

杨绛

懂得选择的人生不会差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或多或少的面临一些选择。成长的路上,跌跌撞撞一路前行,也少不了需要自己做决定的时刻。

杨绛在八岁那年,就面对了一次很关键的人生选择。

她的父亲杨荫杭是个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的人,当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启明女校毕业后,还留校当了老师。

接下来就该考虑三女儿和四女儿(杨绛是第四个女儿)的教育问题了。本来送去学校是没什么好犹豫的,但因为二女儿在学校读书时感染了风寒,后来竟不治身亡。这成了一家人一辈子的痛。

在众多子女中,聪明伶俐的杨绛最得父亲喜爱,他想让杨绛去学校接受正式教育,可又担心小小年纪的杨绛照顾不好自己,会再出差池。

满是纠结和挣扎的父母,最终把决定权交给了杨绛去做选择。

一个八岁的孩子,也许连是非对错的观念都还很模糊,更无法权衡利弊得失。但小小的杨绛,还是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决定——去启明女校读书。

杨绛:和谁都不争,就这样淡定从容,通透优雅的老去

杨绛一家人

这样的决定,在她的一生中遇到过多次,遇到一生挚爱钱钟书后,也面临了一次很重要的选择。

钱钟书在清华大学两年期满,通过考试,获得了一次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这个时候,他和杨绛正处在是最甜蜜的恋爱时期,他很想杨绛陪他一起出国,两人就不用受相思之苦了。

可当时杨绛在清华的学业还没有毕业,如果出国,她就必须休学,而清华读书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这就意味着为了钱钟书,她要将自己的梦想暂时搁浅。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杨绛所就读的外语部不能往外输送留学生,如果出国留学,就意味着需要自费。

父亲杨荫杭已经年老体衰,还有一家子人需要养活,杨绛很犹豫矛盾,不过爱情的魅力实在太大,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陪钱钟书一起出国。

两人出国前,先举办了婚礼,这段被传为佳话、恩爱到老的美满婚姻就此开始,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杨绛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将她的人生一步步推向了更高处。

杨绛:和谁都不争,就这样淡定从容,通透优雅的老去

杨绛和钱钟书

在乱世中练就的从容优雅

如今的我们过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生活,很难想象民国时期的那段家国动荡的岁月。在我们所读的民国作品里,都少不了描述战争带来的恐慌和危险,因为战争是那个时期的人们生活中远离不了的一部分。

杨绛自然也经历过那段动荡的岁月。她和钱钟书回国后,和钱家人住在一起,除了工作,还负责照顾钱家的一家老小。

有一天上午,钱钟书像往常一样上课去了,杨绛则留在家里。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杨绛打开门,看见两名ri本兵站在门外。

杨绛知道来者不善,但也不能不让他们进门,如果心慌意乱,处理得不当,很可能就会给一家人招来危险。

杨绛努力保持镇定从容,客气地请他们进来坐,然后借口说要去泡茶,赶紧进卧室把钱钟书的一摞《谈艺录》手稿藏了起来,然后才倒了两杯茶出去。

杨绛:和谁都不争,就这样淡定从容,通透优雅的老去

杨绛

后来才知道,两个ri本兵在找一个叫“杨绛”的人,杨绛赶紧躲到了朋友家去,可没多久,弟弟找上门来,说ri本兵在找她,如果她不出现,就把钱家人全都抓走。

片刻的慌乱过后,杨绛很快冷静了下来,她特意买了一篮子鸡蛋,回到钱家时,笑着从容地对婆婆说:“我给您买鸡蛋回来了。”

家里已经被ri本兵翻得杂乱不堪,当ri本兵怒气冲冲地质问她为什么之前不说她姓杨而说姓钱时,杨绛故意装出一副恍然大悟模样,回应道:“我嫁在钱家,当然姓钱啊!原来你们是找我呀!怎么不早说,我给婆婆买鸡蛋去了,她有胃病。”

面对ri本兵这副模样,如果换做一般的女人,早被吓得失了心神了,哪还能周旋应付?但杨绛做到了,她从容不迫,机智应对,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二天她去了宪兵司令部,被问了许多问题,都被她淡定从容的对付过去了。

虽然后来才知道,这是闹了一场乌龙,ri本兵找的只是一个跟她同名的人。但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杨绛面对危险时表现出来的临危不乱、宠辱不惊的智慧。

杨绛:和谁都不争,就这样淡定从容,通透优雅的老去

年轻时的杨绛

就像她在清华任教的时候,处理的那次来自学生的危机。

本来杨绛除了授课,其他时间基本都用来做学问,与同事、朋友都相处得极好。可就是这样从来不争的她,也会被女学生推到风口浪尖上。

有个并不是她所教的女学生,不知什么原因发表了一些激烈的言辞,说杨绛先生上课专讲谈恋爱,教导学生结了婚的女人也应当谈恋爱。

杨绛知道自己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不明白这位女学生为什么会编造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如果被人无中生有、污蔑冤枉,心里肯定会难受,会做出解释、争辩,甚至会针锋相对、反唇相讥,到头来可能问题没解决,却引发了一场口舌之争。

杨绛是怎么做的呢?她不仅没有与女学生辩驳争论,甚至就连解释一声都没有,面对周围人质疑的目光,她依然淡定从容的上课,用自己的方式过好自己的生活。

用杨绛的话说就是:“知道我的人反正知道,不知道的,随他们怎么想去吧。人生在世,冤屈总归是难免的。”

这就是淡定从容优雅的杨绛,她以自己的行为很好的诠释了“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句诗体现的一种精神。

杨绛:和谁都不争,就这样淡定从容,通透优雅的老去

好书推荐:《杨绛—淡定从容,便是优雅》

杨绛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做学问上,她花费许多心血翻译的《唐吉坷德》,几经波折,从手稿丢失到找回,再到多次修改,有些拿不准的句子,她会翻译出几个版本,再从中取与原文意思最接近的那句,力求做到将原文的意思最精准地表达出来。

她也确实做到了,她翻译的《唐吉坷德》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大加赞赏,销量也非常好,曾8次再版。

杨绛是一个对物质看得很低,对学问看得很高的人。2001年,杨绛将钱钟书和她的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清华学生。

一个不争的人,并不代表事事忍受退让,只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意义的事情上。杨绛先生一生都将精力放在自己专注的学问上,就如她说过的一段话:“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高攀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致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正是这样一种心态,让杨绛先生从容优雅的老去,当丈夫和女儿相继离她而去后,她一个人依然能在一种简单、无欲无求的生活中仰起头,从容面对生活,淡然看待人生。

被世人尊称为“先生”的杨绛,正是女性中的杰出代表,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8630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