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自然景物总能发人情思,词人寄情于山水间,受宇宙的律动及感召随笔创作。“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苏轼一生飘泊,四十余年游宦生涯,足迹所及的自然万物都成他的题材。虽宦途失意,但生性豪迈洒脱,遨游大江南北,使他忘怀所有烦恼,身处名山胜水,内心种种感情更不能自抑,于是四季中凡走过、看过的花卉便写入词。

一、 江南腊尽 , 早梅花开后 。柳分付新春与垂柳——春

春光无限,好花时节。春天,风和日丽,春色满园,花红柳绿,绿意盎然,以蓬勃的朝气滋润大众。文人在春天里的情感是多彩丰富。面对春光美景,心情感受自多。写春天繁闹并抒伤春惜春的情感。从早春初发芽苞,寻春的踪迹到繁花满枝,感受春天的生机活力,再至暮春时节落花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年华易逝、青春难再。他对春天的感怀也是别有一番韵致,有感伤春光易逝,也有赞赏迷人春景的。苏轼身处逆境,却能从山川景物中自得其乐,所以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能给人高尚、自适的人生感受,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热爱。这首《浪淘沙》于北宋熙宁五年壬子(1072)正月,时任杭州通判,至城外探春时,描写初春时节迎接春的讯息:

(一) 初春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浪淘沙‧昨日出东城》

词中作者出游探访春天,主要是描写生机无限的初春景象:“红杏暗如倾”写杏花未开,墙头红杏枝干幽暗无生气,“群芳芽未吐”的早春大地一片萧索平淡,与下片雪后天晴、梅花绽放的鲜明活力,形成反差。以红杏未开,与梅花即将盛放作对比,表达对梅花傲雪报春品格的赞叹。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二) 仲春

三月风光初觉媚,园中桃李使君家。——《木兰花令‧高平四面开雄垒》

此词应写于元佑七年壬申(1092)三月,苏轼在泗洲高平,时春光已满园,三月春光明媚,正在使君家,庭园中的桃花李花都已盛开,春意如此繁盛。

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哨遍‧睡起画堂》

园中除桃李,杏花也美得像脸上抹上一层酥,花蕊像吐出的绣线,园中红花绿叶紧相挨挤,一片繁闹景象。

指点裁成,东风满院,总是新桃李。——《永遇乐‧天末山横》

在春风的巧手下,裁剪出红红白白的桃李,春风吹来,满院桃花李花盛开,这些刚开放的桃李花,完全是东风有意剪裁成的。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点绛唇‧红杏飘香》

红杏飘来香味,而金黄柳条似含烟般,又似拖垂着金色的丝缕,万紫千红的春光景色。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三) 暮春

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雨中花慢‧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颛。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苏轼熙宁八年乙卯(1075)初到密州,遇蝗灾,斋戒累月,无法出游赏牡丹,于暮春时节,看见园中尽是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望江南‧超然台作》

词作于熙宁九年丙辰(1076)桃李花都已开尽而凋零时节,只见处处芜菁花盛开,春天已到了尾声。

柳花飞处麦摇波。——《画堂春‧寄子由》

苏轼作于熙宁九年丙辰(1076)其在密州,弟彻在济南,作此词相寄,描绘春风吹来,柳花纷飞,麦浪摇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熙宁九年丙辰(1076),苏轼被贬密州,藉春日景致反映自己在贬谪途中失意的心情。上片着重在写途中所见春景。眼前所见的红花凋残,青杏尚未成熟,燕子成群在飞翔,绿水绕着远村人家,枝头上柳絮被风吹得愈发的少。“花褪残红”与“柳绵吹少”显现花衰草茂的暮春景色。其下句表达“何处无芳草”的伤春情怀。“花褪残红”透露了词人珍惜春光的心声,“柳绵吹又少”句里特别是“又”字,进一步强调作者惜春的心情。“天涯何处无芳草”把春光将逝的感叹,更强烈地表现出来,这是失意的人在无奈心情下所发出的伤情语。这些句子宛转缠绵,清人王士祯说:“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相传朝云唱到这里,就泣不成声 ,可见此词作感人之深。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绍圣二年乙亥(1095)于惠州所写之景。细雨中榆荚翻飞,柳絮随风轻扬,可见已是春末。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柳丝搭在玉阑干。——《虞美人》

清明后的晚春,桃李花刚开残,柳丝柔弱无力地搭垂在栏杆上,一幅春意阑珊的风景。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二、 水风清 。 晚霞明 。 一朵芙蕖 ,开过尚盈盈——夏

苏轼词中写夏日花卉,主要是荷花,其次石榴花,词中展现两者在艳阳下展现娇容的景象。

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的某一天,与八十多岁的老词人张先一起共游西湖赏荷花,作了这首《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上片: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这首词是湖上记游之作。写湖上晚雨初晴的景色,在清风吹拂的湖面上,一朵绽开花瓣而尚未萎谢的荷花,在碧水红霞的照耀下,楚楚动人。“荷花盈盈”更凸显景致的清新秀丽,荷花是出淤不染,与上面清幽明丽的境界相映红。而不知那里两只白鹭,飞来点缀这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鸟的姿态神情彷佛十分倾慕娉婷美女般艳丽的荷花。

是富于情趣又令人神往的画面。描写荷花、白鸟相衬的还有: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写于元丰六年癸亥(1803)六月,夏日池塘不时有白鸟翻飞天空,满池荷花映照着水面,散发出淡淡清香。飞翔白鸟,粉红荷花,色彩如此清雅,景象如此迷人,呈现出夏日的明亮及清凉。

除了鸟与荷花,水中的鱼和荷花,一样显得悠闲,而荷花的色与香,圆荷上的露珠也展现了姿彩: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永遇乐‧徐州夜梦觉,此登燕子楼作。》

此词作于元丰元年戊午(1078),深夜小园中有曲港里鱼跳声,有圆荷上露水滴落的声音,这是以动衬静,更显出小园的寂静。正因小园寂静才可听到荷叶上露水滴下的声音。

夏天水边不时传来荷花淡淡香气,照映水的荷花总能吸引人的目光:

霞苞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荷花媚‧霞苞霓荷碧》

荷苞与荷花艳丽耀眼有如碧玉一般,自有它不同凡俗的风韵神采。在层层绿叶中,荷花千娇百媚照映在水面上,红白的色彩多好看。那“风流标格”是其他花朵难以模仿的,同时是词人欣赏及向慕的。

苏轼在与人对答的话语中,曾以想象的方式,将涟水县地区比喻成吴兴,形容绕郭的水中荷花非常迷人: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

词写于元丰八年乙丑(1085)十月,苏轼过涟水重遇赵晦之,赠此词,词中以吴兴比涟水,并非十月见荷花开。此写涟水县绕城的荷花盛开,是绝佳美景胜地。池塘中圆圆荷叶围绕着初开的荷花,尽是初夏风情画。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这阕词写于元丰四年辛酉(1081)端午,以赠徐君猷,句中“卷”字很有动态感,又圆又大的荷叶,弧度优美地卷绕着荷花,绿叶衬着红花。荷叶滴水,无限清凉,以水洒在荷花上,又是另一种夏季消暑的清凉方式:

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这是元佑七年壬申(1092)五月二十四日苏轼于晁补之(无咎)处随斋时,写白芙蓉,即白荷花。主人以井水洒在白荷花上,清凉如冰雪,好似散落在佳人的雪白肌肤上,透过视觉上的享受消除了坐客的暑意。苏轼夏日咏荷词作是多于石榴花,但咏石榴的作品都堪称佳作。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这词系在杭州通判任内,约熙宁五、六年之间所作。此处把石榴花拟人化,石榴花只开一半,像红巾皱缩没有全展,是因它不与浮花浪蕊争艳盛开,等到庸俗浮浪的花朵都凋尽才开放,陪伴你幽栖孤独。花蕊被层层地里束,似少女无法自在吐露心事。词中以石榴花象征坚贞的佳人。下面这首《南歌子‧紫陌寻春去》也是咏石榴花:

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绿阴青子莫相催。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

石榴花开,花朵繁密艳丽,因此引发作者希望绿叶慢慢成荫,树上逐渐结成青色果子,藉此让夏日久留,花朵就可以久开,表现出对石榴花的怜爱之情。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下阕是描写淡雅清新之景和日常生活情趣的词作:

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这是写初夏自然景致,绿槐、高柳、新蝉、微雨、小荷、榴花,都是清新美丽的。“新蝉”点出初夏的季节,暖风中,“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微雨过后院中池塘里的小荷出落分外精神,在风中摇曳翻舞。池塘边艳红的石榴花经微雨滋润,开得格外茂盛,那苍翠绿叶里的红榴花,好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这都是从视觉来显示动态之美,用小荷、榴花展现出大自然生机蓬勃、清新自然的美景。

春天芳菲消歇,烈日高照的夏季来临,大自然色彩似乎单调许多,然而实际上还有许多花不畏艳阳,迎接烈日,开得更艳丽多姿。苏轼词取材于夏季的花卉,有春夏之交的芍药,与盛开盛夏最具夏日特色的荷花及石榴,但春夏之际仍有美丽的花朵在争奇斗艳,好不热闹:

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浣溪沙‧芍药樱桃两斗新》

元佑七年壬申(1092)颍州西湖成,和赵令畤赏芍药、樱桃,名园饮酒的盛会中度过芳菲的春光时节,春天刚逝,夏天代之而起,芍药花开、樱桃正红地在初夏的庭园互相争艳。春光虽消逝,夏天展现另一番艳丽景象,此词为苏轼唯一描绘芍药的词作。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三、 秋色渐摧颓 。杯 满院黄英映酒杯——秋

秋天是商意浓烈的季节,草木枯黄,万物瑟缩,大地一片寂寥。自然秋花每能赢得人们赞赏。秋天的花卉,一定先想到菊花,菊花经霜怒放,在寒霜中展现傲人的姿态。苏轼以菊花展现秋季风情的词作并不多,只有三首出现以花卉点出秋意:

北宋时期秋天的黄菊处处可见,可秋天已是如此萧瑟,又要面对别离,更是情何以堪:

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

这写于熙宁七年甲寅(1074)九月,秋意萧瑟中,却要送别,席上劝李常酒,满院盛开的菊花映着别离的酒杯,花也染上离别惆怅的色彩,更添心中的落寞。秋意渐深,菊花也凋残了:

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球。——《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此词应作于绍圣元年甲戌(1094),秋天枫叶转红,明亮耀眼,枫叶经霜愈红艳,而渐浓的霜气,使得成团的菊花也凋谢而暗然无色,更显秋意。

黄菊篱边无怅望。——《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这是苏轼在秋日抒发行乐的兴致。在篱边赏玩菊花,心情也随之闲适,对人生也就无憾,更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四、 雪花浮动万家春 。新 醉归江路野梅新——冬

冬季严寒,只有梅花展颜。梅花是冬天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也是最受诗人墨客钟爱的花卉。那优雅的姿态、淡淡的清香、不凡的气质,受到世人极高的推崇。范成大《梅谱‧序》即说:“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 真是推崇备至。

程兆熊在《论中国观赏树木》中也说:

在树木中,梅的线条的美,是最为独特的。梅的枝干,具备的都是直线, 可是梅却在无数的直线上,显露其曲线的美。

梅花高雅的韵致,更显现独具一格的精神境界。苏轼于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至惠州,十月十三日与友人侯晋叔、谭汲游大云寺,野餐松树下,他们喝松黄汤 ,饮万家春酒 ,以诗词相唱酬,这首《浣溪沙》词就是在这次野游后写成的:

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 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浣溪沙‧绍圣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与程乡令侯晋叔、归善簿谭汲同游大云寺,野饮松下,仍设松黄汤。作此阕。余近酿酒,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此阕写作者自己如世外仙人般超然的心境暨自得其乐的态度。“携壶藉草”席地而坐,无穷乐趣。而“醉归江路野梅新”为整首词意境,增添清丽氛围,词中在“藉草”的绿、“玉粉”的粉、“轻黄”的黄、“雪花”的白,这绿粉黄白淡雅的色彩,再加之与野梅娇红的红,增添视觉色彩感。“十月先开岭上梅” 是阴历十月中旬,野梅开得正美,词人醉眼朦胧中,于归途看到刚绽放的梅花,心中十分惬意。苏轼无论在何种境遇中,皆可发现生活的美,自不被惆怅所打倒,依旧保持豪放乐观心境。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菩萨蛮‧回文》

这是阕回文词,写山南江水浅处梅花刚开,花形尚小,初开梅色浅红,梅花从稀疏的篱笆窥看人,春天显露在这篱笆的梅花中。随着时光的流逝,眼看季节又要轮替,梅花逐渐凋零,凋谢后进入第二年的初春,旅居在外的人又将添一岁,见花落不由自伤衰老。这首词中的红梅初放时花还小,直至梅花凋谢,有着无限惜时伤时之意。

陆机的《文赋》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也说: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人心与外物的感应是如此微妙自然。四季更迭中人们每因季节的替换变化,引发各种情思,自然界足以感人情志的事物颇多,花卉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花样面貌。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苏轼咏花词中,其藉花卉以描写四季的词,以春季为最多,不论初春、盛春、暮春美景都尽收其眼底,写于作品中,其次夏、秋、冬。若以描绘四季景致内容排序,则是春、夏、冬、秋。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在秋季纯粹藉花写景者不多,集中于饮宴时咏花叹秋意,尤其重阳最多。这与宋代重视二十四节令有关,宋词中写“秋”的种类很多,从大处着眼,重阳与中秋占首。宋词在描写四季作品,以春最多,尤其南北宋相比,北宋写春词更多,写夏、冬的作品数量较少,因此四时之词实际上主要在描写春与秋的作品。这与苏轼咏花词描写四时之词作品的数量是符合的。

料想春光先到处,英吹绽梅英——苏轼咏花词中四季时序的描绘

咏花词中的苏轼是多情善感、温柔友善、乐于与他人分享、善解人意,有不时和朋友相互邀约游山玩水,欣赏自然,生活多采多姿,他更是懂得体察民情,写出各类民间习俗,农家生活,创作多样。现实生活的磨难,激发出苏轼壮美的文学风采。苏轼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仍高居宋代词研究排行榜第一名 的宋代文学巨擘。他以新奇的创思,丰富的情感,用最适切的写作艺术,创作大量词作,无论内容、形式、风格都有重大的拓展与创新,使他的创作艺术登峰造极,落墨提笔中吐故纳新创造出文学艺术的另一片灿烂天空,在词史发展上极具关键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377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