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时候,感到无聊,盼望着长大。长大后又向往返回童年。我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己的健康。我们焦虑地憧憬着未来,忘记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为了现在,也不是为了未来。我们活得似乎永遠不會死,我们死得好像从来没活过。——————多丽丝·莱辛《幸存者回忆录》
之前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懂多丽丝·莱辛这句话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能读到这本书时候年龄太早的关系,感觉没不知所云,也不明白作者有如何矛盾的人生观,不明白可以成为畅销书。
时隔几年之后,偶然又在图书馆又看到这本书,终于读懂了这本书,也读懂了多丽丝·莱辛所认为的这段话背后所想要表达的双重人生。
01、【双重人生】“幼稚”的不屈或“中年”的屈服:多丽丝·莱辛的两个分身,“我”和艾米莉,各自两种人生态度,预示我们的会遭遇的两个阶段人生。
老实说《幸运者回忆录》是本很难读的书籍,绵密的意象、飘忽的文字、漂在水面之上的句子。最为重要的是所谓翻译出来的原本,读起来更是枯燥无味,很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很容易就让人放弃阅读的欲望。
故事设定为一座城市经历灾难后,失去了整个世界原有的秩序和人们所遵守的准则。没有政府、没有国家、甚至没有家庭,水源被污染,得不到食物,支离破碎的环境。人们选择离开了这座城市,只剩下寥寥无几的人。
书中,多丽丝·莱辛以“我”为第一人称,用中年的“我”视角,从窗外冷漠观望城市中的一切,如同公寓对面的那片菜园里生长着的卷心菜一样,对这座城市习以为常。本以为生活,就是那样平平淡淡的过去。
然而有一天,有人带来了12岁的叛逆女孩艾米莉,并不容拒绝地之后便离开了,就这样子艾米莉离奇地来到“我”的身边,生活有了一丝微微的变化。
看到这里,对比下了女孩艾米莉与中年的“我”,仿佛是作者莱辛的两个分身,很矛盾的双重人生,却预示人生中的必然遇到的两个阶段。
艾米莉外向,“我”内省,却有着鲜明的对比:
艾米莉选择挣扎并逃离,命运既定的安排,在反叛之中一点点长大成人;而“我”却已渐渐步入人生的暮年,始终在冷漠、敏感地旁观着世事的进程。
这就是种“屈服”与“不屈”的两个人生阶段。生命的阶段,存在着反抗的意义。前段时间重看的《哪咤之魔童降世》,很是喜欢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壮语,甘心承受或不甘反抗。
我回想一下刚毕业时候的场景,除了先天条件以外,大多数的人都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但却有着不一样的命运。
然而读书好并不能代表命运是个残酷的事实,我们往往都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读书好的,过得是庸庸碌碌:而读书不好的往往都混得不错。这时候,是否会去羡慕那些读书的不好那些人呢?我想说的是,我很羡慕。
是读书不好吗?不是的,我们不能质疑书籍带来的伟大力量,只是优异与糟糕存在两个最大的区别:“内省”保守优点与“外向”发挥缺点。
- “内省”保守优点:总以保守稳重的姿态,一步步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就犹如读书那会,中规中矩。然而只是他们的态度,眼里只有“对”,却没有太多勇气与行为去面对社会中的“错”。原生家庭与学校教育,总是提倡与放大化“对”的优点,却很少引导面对“错”的态度端正与行为措施。就好像读书那会,我们无法明白为何成绩优异的人,总能被理解,这就是无形中灌输了这种“对”的理想。所以他们的抗打现实的程度很低,最终“甘心承受”。反观成绩差的人总被动承受,却无形中助长他们的精神世界,勇于面对“错”。
- “外向”发挥缺点:批评总是伴随着成绩差的人,是种精神成长的助长,不断打压他们的内心容忍度。出来社会后的他们,总是很明白自己的“错”,并有勇气去面对与成长,这也是来自原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批评。他们很清楚明白只有发挥“错”下去,才能找到“对”的方向,他们“不甘反抗”。
这就是书中的“我”和艾米莉两个相反性格:屈与不屈。可能书中并没有描写到“我”年轻时候或许也是不屈服,但随着城市的法则消失,还能几个人坚守原则呢?那些冷漠、敏感也正是当代中年人的精神状态,内心已经缺少“不甘反抗”。
“初生牛犊不怕虎”与“人到中年不如狗”这两句话,必然是很多人的生活写照。因为
年轻,无所畏惧,曾经想不甘反抗,但因为各种外来元素的压力,让曾经的无所畏惧慢慢演变成“不如狗”的生活压力感,最终沦为“甘心承受”。
甘与不甘,那也是会走的两个人生阶段,过程漫长也可短暂。
女孩艾米莉与中年的“我”,仿佛是莱辛的两个分身,两个自我交织纠缠,两条线交替进行。中年的“我”失衡的人格,隐藏在主线的艾米莉成长故事之下,成长的背后是精神上的寄托,谁的人生甘于屈服呢?
事实上,书中的“我”又在期盼着什么,所以有了一堵墙,期盼着公寓背后的那堵墙。
02、【期待】寄托于希望的公寓里那堵墙:成长是种“勇气”,但其背后错留着幼稚的一面,但终究会完成自我认知。
公寓里那道颇具魔幻意味的“墙”是幻想世界的入口,也是作者莱辛两个自我的交接。与荒凉的城市不一样的是,墙的背后是书中的“我”的幻想。那是个阳光普照,开满了美丽花草的世界,恰恰映照出城市现实的苍白与无力。
我特别喜欢宫崎骏的一句话,有关于“成长”:
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我们的成长总是种“勇气”,勇于面对甘与不甘,但是其背后的代价是童真与洁白。有时候,在街头看到笑得天真无邪的孩童就忍不住停止下来,曾经自己也是那样子过;有时候,看到未婚的少男少女,总是很是怀念曾经的自由自在的追求。
所以,尽管我们看着已经成长起来了,但成长的背后总是留着“幼稚”的一面,是错留呢?还是无意中的存留呢?其实,我也说不清,但我看过不少成熟之人的那面“幼稚。”
记得工作那会,作为职场新人被前辈带入行。带了一段时间,感觉她很成熟与严肃,工作的态度非常严格与挑剔,尽管和我差不多的年龄,但是感觉她很有父辈的成熟感。有次,刚好下班,就一起去吃饭了。
然而,她换下了自己的工作服,竟然换了一身青春靓丽的衣服。过于严肃关系,我对她有种怕怕的感觉,但是她一路上话唠不已,吃吃喝喝,跟个小女孩似的,还会卖萌撒娇。这和她上班的样子,有着巨大落差,让人惊讶不已。她似乎觉察出了我的惊讶,说道:
“我一直都是这样子的性格,只是出来社会的成长让我收敛了,工作就是工作,不努力的话早晚就被淘汰了。显然你看到现在的我,不适合竞争激烈的社会。这就是种成长,负重前行的成长。”
没踏入社会之前的我们,也曾“错误”是美好与理想的。然而,却折射出不一样的样子,这时候就需要逼迫自己去成长起来,因为自己所需与社会所遇。
白天的我们,都是一副浑然天成的“成熟”姿态,不断面对着每天所遇到的困难;当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总能想起点曾经的回忆,那些不断丢失的朋友们与有意无意被遗忘的事。
就好像公寓里那道颇具魔幻意味的“墙”,是种期待与寄托。成长的背后,总能内心有着一丝丝的幻想世界,它也是我们的两个自我的交接。与逼迫成长的残酷社会不一样的是,我们所幻想的世界里阳光普照,开满了美丽的花草。夜深人静时候的“幻想”,总能那疲倦的心灵,短暂性的逃离这座为之奋斗的城市现实、苍白与无力。
尽管成长总是痛苦的,镜像中童年的艾米莉与现实的莱辛终究离奇的相遇了,与之不同的是现实中遍身鳞伤的女孩艾米莉,终于在幻境中得到宁静,而“我”看到女孩,总能想起与怀念。最终是两个分身的统一与弥合,那是自我认知的完成。
自我认知,从心理学来说,是
指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
这是种全面的蜕变,当我们不再幻想与错留幼稚时候,坦然接受成长之后的自己,并相信这是最美好的样子,那么就是“幻想”与“现实”的统一与弥合,完成了自我认知,也有了足够勇气去痛苦成长起来了。
相信这是最美好的样子,比勇气更需要勇气的事,那伴随理想与幻想的冲击时候,书中的那堵墙突然开启了…
03、那堵墙的力量——信仰,最伟大的力量。
最终,当那扇或许存在又或许不存在的墙自动开启时,于是,“我”带领艾米莉等年轻的一代,经历艰难的自我转变,最终摆脱现实的禁锢,进入内心宁静的真境,成为“幸存者”。这就是《幸存者回忆录》最终的“结局”,但不少人存在争议,很多人对墙里与墙外的世界很大不解,那是个无法改变的外部世界与内心所向往的墙内世界。
在《幸存者回忆录》中,面对无法改变的外部世界(无法则、支离破碎的城市),那么所剩下的人只有改变思维方式,在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中寻找平衡,进入澄明之境。
“我”看见的并不是艾米莉、雨果和杰拉尔德进入了那团光芒,看见的是世界上永远存在的爱、责任和希望,然后走进了那堵墙背后的全新未知的世界。
威廉·詹姆斯说过:
信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众多的力量之一,若是没有它,便意味着崩溃。
爱、责任和希望,都是构成有爱世界的核心基础,只有它们的存在,人性的法则才不会崩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众多的力量之一。
那如何培养最重要的信仰呢?
①、思考人生而建立的“信仰”
苏珊•福沃德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作家,她在《原生家庭》说道:保持你情感的完整性,忠于你内心的真实想法。
“保持情感的完整性”和“忠于真实想法”,对于这两点,我觉得很难,大多数时候的我们总是经受诱惑与来自外界的人言。但,能做到这两点的人,总是有着很好的思考人生的能力。
- 首先有着“自我界定”,保持情感的完整性,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界定出自我标准的信仰。我们要明白每个人活着的信仰都不太一样,有信仰事业、信仰爱情,各种不一,但它们的核心内容就是爱、责任、希望等等美好品德;
- 然后是不再自我惩罚,我们的思想和语言总能受到一些人言的批判和质疑,这时候内心所建立起那薄弱的信仰总是很容易受到冲击,甚至是冲垮。当心中的信仰被成功击碎,除了会把责任推卸,还有就是自我惩罚:堕落、买醉、颓废…拥有坚定的信仰,只会坚定不移的去追求心中所向往的,困难和人言总是有的,自我惩罚只是带给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否定和伤害。所以,请停止自我惩罚,好好思考人生;
- 最后是打破传统的自我思想,原生家庭、学校教育两个最主要的思想途径,它们带来了多而杂的传统思想。但有对错之分,所以需要打破传统的自我思想,演变出适合自己当前位置与样子的思想。
自我界定、不再自我惩罚、打破传统的自我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加独立的思考人生能力,从而有了自己的信仰,才能坚定不移的去追求自己心中想要的幻想世界。现实很残酷,但最大的希望,还是可以用心中的幻想世界逐渐取代于目前的世界样子。那么,建立起来的信仰就需要实践与检验信仰的正确度。
②、实践与检验信仰的正确度。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说过:大多数的疲劳现象来源于精神或情绪状态。
实践与检验信仰的正确度,看起来简单明了,就是进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考与判断其独立性。但中间就会有“疲劳现象期”,单调地坚持总是很难,它类似于“自律”的核心,取决于精神状态与情绪状态,建立于大脑的两大模块,分别是“理智模块”与“情绪模块”上。
精神状态:当外界或自我的否认与质疑自身的信仰,并怀疑其正确度,也不顾独立思考建立起来信仰的艰难度。这时候,大脑的“理智模块”,就会对否认与质疑判断出正常的现象,反反复复的精神状态不稳定,最后放弃或是彻底否认。
情绪状态:情绪是行动上的按钮,有着很长过程的累计、自我的发酵、自然而然裂变,具备了一定条件与忍受点,最终是爆发,这才是最具杀伤力的。疲劳现象最大的坎就是情绪状态,日积月累的情绪挤压。
这两个状态,
很大的阻碍实践与检验信仰的正确度,类似于“自律”的核心,只有坚定不移的付出行动,才能核实信仰的正确度,才能得知适不适用于自己。适用自己的信仰,才是最正确的信仰。那么,建立起信仰,核实了其正确度,那么就剩的是更新与淘汰信仰。
③、更新与淘汰信仰。
说件趣事,有个同事的笔记本在办公前一秒坏了,打电话要叫人来维修,维修人员说道是系统坏了,在得知需要上门服务费又加上看都没看就断定系统坏了,她固执地不信,气呼呼的挂了电话,并说道是奸商。后面有个懂点电脑知识的同事帮她修好了电脑,确实是系统版本太久导致开机不了,她尴尬不已…
我们的潜意识里是需要被肯定与执着的,当坚守自己的观点时候很不容易被改变,那么信仰也是一样的。与信仰正确度无关,随着时间递增、经历、自我思想突破等外来元素,有时候我们所追求的信仰就需要不断去更新,并淘汰旧的信仰。
比如读书那时,我们追求优秀的成绩与表扬;出来社会的我们,追求事业与财富;到了成家的年龄,我们追求真挚的爱情;老了的时候,我们以前所有的信仰都不重要了,只求子女和自己的健康与平安。
所以,当
目前的信仰已经达不到我们的需求,就要考虑更新与淘汰旧的信仰,它已经达不到我们内心幻想世界的要求了。这时候,也别太固执,无需在意别人的眼神,做好自己当前的样子。
创作于1974年的《幸存者回忆录》,被列为莱辛最重要的“内心空间”小说之一。
那么作者以德黑兰育婴院的经历为背景,父母为原型,用梦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看着很是矛盾,存在着幻想与现实。
但是不管生活如何残酷,就不应该放弃自己所信仰的,可以是任何人或事。
不屈,是建立在认为“对”的基础上,才能坚信不移,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是人不懈为之完成幻想与现实世界的统一与弥合,从而完成自我认知。
我们“矛盾”的双重人生,终究需要信仰。那么去信仰吧。它给予了人以目标和激励。不断去战胜各种现实困难,勇往直前为“幻想世界”取得胜利,过自己所想象之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