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了解脱,准备把一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我也是,我也感到准备好把一切再过一遍。好像这巨大的愤怒清除了我精神上的痛苦,也使我失去希望。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阿尔贝·加缪
当读到“为行将就木老人守灵的默尔索对母亲的死,竟是种解脱感”。我久久不能释怀,长期被处于局外人,造成人性的扭曲与冷漠。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豆瓣分8.9分。书中成功还原了一个粗糙、漠然、无理性的世界,那是愚昧和死亡混杂的气味却又渗透在每一个细节里。
作者把生活中所有令人难以忍受的细节,通过语言的慢镜头放大和重现。我特别去查阅了这个作者,加缪是44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法国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而这个以研究和表现荒诞成名的存在主义作家的离世,有着命运的玩笑,荒诞的气息。加缪曾经说过:在我看来,没什么比死在路上更蠢了。1960年,加缪就死于车祸,结果他自己死在了路上。这是种命运的讽刺与安排吗?
对“妈妈的死,是种解脱感”的默尔索,在书中曾经自救,可惜失败了,直到人性的“死亡”,也逃不过感官的欲望,那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01、【自救到死亡】我们曾经都自救过:新生或死亡,环境影响 同化沉迷=成长圈,跳出成长圈的默尔索,是种《局外人》。
书中的默尔索是个三十来岁的未婚男人,在一家公司当职员的小人物,在无数次的尝试与努力“自救”。他失败了,成为被这个世界所疏离与自我放弃的《局外人》。
是的,他厌倦了,厌倦这个世界。这种厌倦,不是经历了大风大浪,也不是经历了巨大的情绪冲击,却只是来源于生活本质的认识。
那何为生活的本质呢?曾经做过英语老师的马云,认为中国教育中的“教”是够了,但“育”却远远不够。作为被动承受者的我们在未成年前,所有的生活认知很大程度都来源于原生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少微的思想叛逆。
但就是这少微的思想叛逆,正是日后面对生活的自我认识生活本质的思想萌芽。教育的模式总是固定的,往往孩子的额外兴趣与叛逆思想总不被接受,生活之中,我们总能看到是被打压且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我们是父母、老师的“思想传承者”,对生活的本质态度与行为,身上充满了别人的影子,带着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面对生活,我们生搬硬套过来去面对生活。
这种传统思想,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美好的,但显然它已经适用不了现代社会了。
记得刚出来社会的我们,总是迷茫甚至是颓废,因为社会的种种,和记忆中父母和老师说的出入太大。这时候我们是惊慌失措的,想要在游泳池抓到救生圈的我们就想“自救”,想要逆转困境与未来。
然而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不去讲困难的困难度,单单是内部极为不稳定,我们的自救就要遭遇种种困难:想要跳出某个固定的思维和圈子里,有父母的用心良苦劝说,居于眼前;有亲朋好友的不解,那是种叛逆。
此刻是矛盾的,我们对自救就有着两极化的态度:听话与不听话。听话的人,最终还是没能走出困境,迎向美好未来。不听话的人,经历过笑话与失败,不断的自救,最终还是能成功的。
那些听话的人,没质疑不好。但他们的“自救”失败了,思想就会随着一次次的挫败感去走向“死亡”。纵观那些生活过得越来越不如意,工作越来越负重前行的人,他们曾经也有过热血沸腾的年龄。最后他们又把“听话”的思想、逃避生活本质的样子与原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给予的思想,传递给了下一辈,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思想的“死亡”错误的传递)
人总是不甘心平凡与不屈服命运,在对困境的自救,不止一次。但是无数次尝试后,最终是认命的惰性,潜意识里是种习惯性,已经没有太多的勇气面对目前生活的本质,最终随波逐流的成长。(思想的“新生”优化的传递)
“死亡”或“新生”,我们的思想很大局限于生活与家庭环境中,它可以影响成长,但意志力并不被排斥,可以避免被“同化”。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
当我们的意志力坚强的时候,那么环境对我们没有多大影响,在恶劣的成长环境都能逆袭;当我们的意志力薄弱的时候,那么环境对我们来说,逐渐被同化并沉迷现状。这就是种随波逐流的成长,身边的人什么样,自己就是什么样。
总结一句话:环境影响 同化沉迷=成长
但加缪又不想重复写“环境影响”被“同化沉迷”的人,所以就有了格格不入身边的环境,又不想被同化的默尔索,这就是他所认为的《局外人》。
书中的默尔索最终放弃了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只求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所作为的活下去。对思想“死亡”的他来说,活着是生命唯一的意义。
02【活着】生命“轻重”是身体与灵魂的相辅相成:能接受之重,不能承受之轻。
自救失败的默尔索得知,住在养老院的妈妈去世了,他前去奔丧,却在守灵的时候抽烟、喝咖啡,跟人聊天、昏昏欲睡。
他记不清妈妈临终时的具体岁数,拒绝了开棺看妈妈遗容的提议,葬礼的过程中没有哭,也没有在坟前默哀。葬礼结束后,竟然为自己有条件上床睡上十二个钟头而感到喜悦。
看到这里,我很是恐惧与无法理解思想的“死亡”,会带来如此的冷漠,麻木式的自我思想死亡与堕落。但最难受、无法接受与理解的是默尔索在妈妈下葬的次日,他和新结交的女友一起去游泳,看喜剧电影。
后来,我才在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找到到了答案:我们的生命能接受之重,不能承受之轻。
根据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写到“生命之重”:“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
生命的重与轻:“轻”是指没有负担,飞离大地,远离真实的生活;重是指负担沉重但生活充实,贴近大地。
生活之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负担,学生有着成绩的“优秀”负担;少年有着成长的“烦恼”负担;成年人有着家庭的“责任”负担;身为父母有着终生的“养育”负担。
我们就能从这种各种各样的负担里,能够看到自己昨天的影子,能够准确地看到自己今天的现状,甚至能够看到自己明天的样子。
昨天、今天、明天构成了我们生命的“重”,始终是在负重前行。当没有这些负担的时候,那么我们的灵魂总能感觉脱离了身体,迷茫与空洞。
拿最简单来说,我们总能抱怨上班的辛苦,辞职以后,我们一开始是开心的,内心有种解脱感。但是过去一个月,我们就很惊慌失措;第二个月,我们已经没有解脱感了,只要多少钱都不是问题,迫切能上班就好。
这时候的我们很明显感觉到生命中少了点什么,失去生命之重的“负担”带来了空洞洞的虚脱感。
是因为我们真心热爱工作吗?不是的。每天的前进动力,就需要有个负担去前进,顶着家庭与自身压力,担负起种种问题,让灵魂上获得虚无的充实感。
所以,我们的生命能接受之重,不能承受之轻。思想有着欲望,无欲无求的人,那就是看不到头的迷茫。最终身体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冷漠与无情,承受不起生命之轻,远离了真实的生活。
默尔索那个能接受之重的思想已经走向“死亡”,那他的身体是“麻木”的,已经承受不起生命之轻。他只知道他想活着,无灵魂的行尸走肉,并没有太多的感情。默尔索才会和一群行将就木的老人整夜守灵带来的疲倦与困顿,足以淹没母亲的死亡所带来的悲伤,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悲伤。在他看来,一切矫饰的感情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不想掩饰,也无所谓掩饰是他的态度。比如新交的女朋友玛丽问他,是否爱她,是否愿意与她结婚。他却回答,怎么样都行,纵使他晓得她会不高兴。但是,这就是他内心真实的回答。
显然他成功成为了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一切都与他无关的样子,活着就好。
身体的“麻木”(感官)与思想的“死亡”(欲望),构成“感官的欲望”,但它是个常人所无法回避的事实。
03、感官的欲望,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最终,默尔索不幸卷了一桩明案里,很多人包括律师为他辩解,争取无罪释放。常人都是怕死的恐慌,他却觉得自己犯了罪自然要付出代价,被判了死刑。
在广场上被斩首示众时,本是常人有惊惧、痛悔、绝望、号啕的情绪,淡定的他居然还有心思对断头台的构造浮想连翩,走完了短暂的一生。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默尔索的思想深处到底经历与对抗了什么,才那么的一心求死,也很好奇《局外人》的作者加缪本身有何故事和经历,才能写出20世纪西方文坛最具划时代的西方文坛最具有划时代意义最著名小说之一。
那作为常人的我们,如何逃离无法回避的感官的欲望,从而避免思想的“死亡”与身体的“麻木”呢?
①、我们不做“默尔索”,表达内心的情感,不去感伤,具备真实的勇气与清澈的勇气。
令人意外与欣喜的是,书中的最后他在满天星的晚上,终于敞开了心扉。其实他爱母亲、爱女友,之所以母亲死之时没有哭泣、在女友问他爱不爱时说大概是不爱,因为他并不屑于去表演,更忠于自己的内心,这是种“感伤”。
雅克·巴尔赞,一生只就写了一本书,85岁才创作,93岁写成的《从黎明到衰落》。其中描述了默尔索的精神状态是种“感伤”:感伤是把行动拒之门外的感情,无论是真正的还是潜在的行动。感情力量不足,不足以促使他采取行动,所以他才以悲伤为乐,沉溺于不负责任的悲伤和恋爱。
看到“感伤”描述,似乎觉得很熟悉的感觉,这不是老去的中年人90后吗?“感伤”是这代中年人成长之后的生活样子:
曾经敢爱敢恨的我们,有着一群说不完话与尽情戏耍的玩伴,曾经美好的成长圈,在陪伴中新生;然而代入家庭的担负,在彼此就变了,沉默又欲言又止,相处模式只剩下了唱歌与喝酒,用行动拒之门外了感情。那是因为生活的种种困境,没能成功突破眼前,使得内心的感情力量不足,才不足以促使采取行动,生活处处被动。所以,曾经精神奕奕的俊男美女,是沉默了,酗酒、秃头、颓废的以悲伤为乐,甚至出现了不是沉迷于不负责的悲伤。
又或是他们不向往美好吗?不是的,曾经的他们自救过,现在突破困境,走出自己想要的人生。然而,这真的是很难,一次次的打击,谁还能保持着越战越勇的勇气呢?
这么看来,我们后来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像默尔索,活成了《局外人》的姿态,并不是别人逼我们这么做,只是我们有意无意的把自己推向那个样子:把感情拒之门外,内心的感情力量不足,才沉迷以悲伤为乐、不负责的悲伤。
那如何走出感伤呢?我觉得,要具备“真实的勇气”与“清澈的勇气”。
- 真实的勇气:朋友圈里始终还有人坚持发着自己的情感与生活状态,老实说我很羡慕,因为他们比我来的真实,有着勇于面对生活的“真实勇气”。
- 清澈的勇气:所住的小城里,经历了种种岁月,但小溪的水还是很清澈。每当无法承受的时候,我就会去看这条小溪里的水。清澈的水,永不停止的奔向大海,那是种“清澈的勇气”:前方不管如何凶险,还是一如既往的前进。剩下与留下洗涤过的回忆,是曾经清澈,这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不做“默尔索”,不能逐渐活成他的样子,应勇于表达内心的情感,不去感伤:该吃就吃,该珍惜的去珍惜,人生总不能留有太多的遗憾。同时,去具备真实的勇气与清澈的勇气,生活就是真实,我们只能做着的是保持内心的清澈,并勇于面对它。
勇气有了,那就去面对那些无法回避的事实,去端正与抑制事实的样子。
②、无法回避的事实,“现量”端正感官,疼痛抑制“比量”。
关于“事实”,托尼·朱特的《事实改变之后》是这样子说到:就算我们从20世纪什么也没学到,我们也至少应该能明白,答案越完美,后果越可怕。我们可以期望最好的结果便是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不完美的改进,或许这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既然是事实,且无法改变,我们的感官总是看到、听到、想到眼前的事实样子,从而有行动的欲望,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可悲伤,可高兴。这就是种期待之后的正常人反应,也就有了“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不良情绪。
反过来思考,既然感官与欲望能带来期望的落差,何不利用它们去反客为主呢?用“现量”端正感官,疼痛抑制“现量”。
- “现量”指的是所看到的实相。我们总能在看到事或人时,拥有第一印象,并做好脑子还没及时做出的反应。比如碰到开水,就立马松手,又或是被扎到的时候,一瞬间就感觉到疼痛。
- 端正行为,最好的方法是记住疼痛,下次的行为基于那疼痛回忆。就拿上班时候的我们来说,总是被罚款后才能很大程度的避免下次的犯错。人性的自觉性,是很难的,总能有意无意的再次犯错。只有感官记住了疼痛,那么就算是做出脑子都来不及判断的行为,但大多数还是正确的。
- “比量”指的是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判断,还未做出行为,但存在正确度。这时候的感官记住疼痛,那疼痛的记忆深度越深,很好的抑制欲望的滋生,痛过一次让头脑面对同样的错误,显得更加的理性。那么,时间久了,对事或人,都很有理智。因为他们的内心有个刻骨铭心的疼痛,让他们看着比常人更加的成熟与理智。
适当的疼痛,对“现量”与“比量”才有更好的判断与理智,玉不琢不成器,早期的我们总是要经历起困难的疼痛,才能在未来的日子,不被生命的“轻重”所打败,不惧负担也不怕空洞感。生活就是如此,只有记住疼痛,下次才能做得更好,而不是一振不撅的同化。
那么,最后我们只需要对生命做的是,可进也可退。
③、对内消除傲慢,对外消除偏见的自我修行:可进可退的生命演变。
有个朋友,活得很有意思。初中时候的她,出了名的倔强,只要一说她的名字,就很多人知道;出去社会的她,再次见面,整个人都收敛了,不争不取很是沉默;再后来的相遇,她似乎又变成了初中时候的样子:个性鲜明,眉间充满了斗志。
她是这样子说到她的变化:
初中那时候的我,觉得是种生命的前进,才很倔强的坚持;后来出来社会磕磕碰碰多了,觉得要收敛,这是与我初中时候的性格是种相反,也就是种后退;最后我在这两个前进与后退的状态里有了自己真正的样子,这才是目前的最真实的样子。未来的日子,也有可能不断去变化。
这时候,我才知道这是种“可进可退的生命演变”。不管是局外人或是局内人,都无法逃避无法回避的事实,我们的感官与欲望还是有的,且不断在递增。那么,只能进或退,退后也是种谦让的成长。
我们都知道“学如逆水,不进则退”,这说明只有不断进步才不被淘汰。然而,拔河比赛却是众人奋力拼搏的退后,才有取得胜利。
我们的生命可以很长,因为我们不断演变活着的方式,有个精彩的过程,基于近或退的演变;但又可以很短,因为我们固定模式的活着,纹丝不动,岁月显然就是匆匆而过。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直线,那么我们只能不断去演变,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心点,做个真实的合适的自己。
所以,生活最好的态度是对内消除傲慢,对外消除偏见,尊重内心的想法,清楚与过好自己的样子。不去局限生活的模式,只要是对的,那退一步就是种海阔天空。执着眼前的我们,总是会有得失,反反复复的进退,经历了种种的失去,终究有生命中最重要的得到。
《局外人》,自救到死亡,感官的欲望,我们终究要面对与无法回避的事实。
只有不断努力与争取,才能成功自救。
那个生命的“轻重”,每个人都是在负重前行,别人并不比我们过得好。
赋予自己,真实的勇气与清澈的勇气,去正视疼痛。
那么,真正的“局外人”就是个不断成长起来的局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