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列子.力命》

“管鲍之交“是一段流芳千古的交友佳话,后人经常用其来形容朋友之间纯粹的关系。但毫不客气地讲,我们的自我感觉怕是跟事实有着不小的偏差。


如果历史卡在了管仲前半生某个节点,后人多半要说鲍叔牙交友不慎。

一对好基友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姓氏名字齐全,算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贵族,从姓氏来看可能是武王弟弟管叔鲜的后人,属于“祖上曾经阔过”的那种。

前面说的都没用,管仲混的并不怎么样,父亲生平没有留下任何记载,想来是寂寂无名之辈。在拼爹的年代无爹可拼,他就跟泰坦尼克号的ROSE一样,除了一个贵族名号之外他啥都没捞着,没有土地和世袭官职,姑且称之为士吧,这是一个进步很难退步却易如反掌的阶级,再落魄下去就要跟庶民们打成一片了。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很恰当的配图

鲍叔牙,姒姓,鲍氏,名叔牙。“姒”是夏朝后裔的姓,从来后来被齐僖公聘请为家庭教师的经历来看,他应当受过高等教育,那也称之为士吧。他的经济条件明显强过管仲,尚且没有阶级下行的隐忧。

史书并未交代二人风云际会的过程,身为同乡,他们也许从小玩到大,管仲为兄,鲍叔称弟,而当这对“好基友”携手走出颖上老家的时候,未曾料想他们的交情会成为流芳千古的典范。

巨坑的管仲和大心脏的鲍叔牙

倘若管仲最后没当上齐国宰相,鲍叔牙也许会痛心疾首,旁人却一定会替他痛骂这个命中注定的扫把星很长一段时间。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落魄如此尚有美酒在手,凌凌漆却有管子的风范

揭不开锅的管仲和略有薄财的鲍叔牙选择了创业,他们首先在南阳经商,其实就是在集市里摆个小摊(负贩于南阳)。二人“士”的身份可谓光彩照人,北大才子卖猪肉的画面的确感人,但这丝毫不会提升他们的生意,相反只会带来无穷尽的麻烦。二人在鱼龙混杂的市场打了不少没赢的架,被排挤得一塌糊涂,甚至被人再三羞辱而不敢还手(三辱于市)。

二人毕竟聪明,生意逐渐上路也就赚到了钱,分钱的时候鲍叔牙却发现管仲每次都要总是总会找点借口多拿一些,这就有点不上道了,可鲍叔牙每次都同意了不合理的分红方案,甚至面对旁人质疑时还替好友圆场:他家里穷,还有个老母要养。

经商的经历颇像一种扶贫式的合伙,对于这对志向远大的基友而言,做生意只是权宜之计,很快他们想到“功名只向马上取”的捷径,当兵去了。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五十步笑百步,管仲怕是还不止

二人“士”的身份是春秋军队重点招募的对象,彼时的齐国雄心勃勃,新兵管仲却表现得像个老兵油子,史载“三战三走”,痛打落水狗时尚且冲上去捞点油水,一旦战事不利就掉头就跑,比兔子还快… …鲍叔牙能够活着回来,想来也是个奇迹。

看来当兵也没什么前途了,二人随即去当官,两个落魄的“士”显然很难得到国君的青睐,只能投身大夫门下从事一些类似于“弼马温”之类的不入流小官,以管大爷的脾气自然也做不久,估计一不高兴就掀了桌子,于是有了“三仕三逐”的典故,数次被雇佣方扫地出门。

从上述“三辱于市”、“三战三走”和“三仕三逐”,跟“三”杠上的管仲当年颇有一种干啥干不行,吃啥啥不剩的气质,属于骗去搞传销能让组织崩盘的那种货色。这样的废物点心还不如出点钱养起来省事,可是为了照顾管仲身为“士”的自尊心,鲍叔牙陪着一起胡闹不说,还到处擦屁股。至此,不得不佩服他的大心脏和够义气。

我怎么就没个这么靠谱的朋友呢?

从囚徒到宰相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世间的苦头和白眼,未来的千古一相可是一点都没落下。不过还好,在跟“三”划清界限之后,管仲总算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给公子纠当家庭教师。

当然,这并非一份特别有前途的工作,春秋时期嫡庶有别,教育方式也完全不同,以齐僖公颇为失败的子女教育记录来看,想来也是随便请个人应应景而已。齐桓公险些折在了管仲手里

管仲倒是上了心,他准确洞悉到暴躁而单纯齐襄公诸儿必然干不长久,进而将公子纠视作潜力股悉心教导并带到鲁国避难。嗯,他还做通了鲍叔牙的工作,去担任公子小白的老师,给自己多买了一份保险。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这一箭险些改变了历史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耳熟能详,齐襄公因为跟亲妹妹谈恋爱而被大夫刺杀,一场内乱之后齐侯成了临时性的虚位以待。是时候踏上星辰和大海了,千算万算的管夷吾却喝了姜小白的洗脚水,他超水平发挥的一箭只射中了小白腰间的带钩,后者抄近路先行一步回到了齐国,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管仲连带着奇货可居的公子纠一下子成了鲁国的负资产,但他一点也不着急,我兄弟不还是现任齐候的老师吗?

鲍叔牙的确是个君子,身为老师和臣子,帮助小白回国时不遗余力,是为忠;作为管仲的朋友,深知对方能力而极力引荐,是为义。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西虹市首富》里相互认可的庄强和大聪明,莫名的喜感和相似之处

在巧妙地运作之后,管仲终于回到了齐国,并被封为相国、仲父,还给了一大笔钱,至此,这对难兄难弟在实现团聚的同时终于苦尽甘来了。


至此,当收起开玩笑的笔调,严肃认真地说说管鲍之交的不可复制性了。

鲍叔牙到底图个啥?

在管仲落魄之时,鲍叔牙往往扮演者一个后援团和安慰者的角色,穷困时“不以我为愚”,被炒鱿鱼时“不以我为不肖”,战场当逃兵时“不以我怯”,被囚禁鲁国时“不以我为无耻”,反而“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人生得一知己如此,夫复何求?

其实鲍叔的心思并没有现代人这么多弯弯道道,二人也绝非“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讨价还价般的交情,他就是单纯地看好管仲,认定了管仲,作为朋友必须让这位大才找到发光发热的机会,仅此而已。

鲍叔牙眼中的管夷吾,是一个“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的真豪杰,如此人物,作为朋友帮衬一下又有何妨呢?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齐国的霸业,一半要算在管仲头上

还好,管仲终究证明了自己是也只是一块干大事的料。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论人品,管仲吝啬、贪财、也未能为公子纠死节,这样的人物与当年的普世价值观并不匹配,按说入不了孔子的法眼,而孔子写《春秋》向来惜墨如金,能得到一个字的表扬已属不易,却刻意通过对话给管仲留下一整篇用以“洗白”的文字,为此差点跟子贡翻脸。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这有一段足矣,笔者就不再赘述这位千古一相的能耐了。

常人所不懂的管鲍

后世的俗人经常将鲍叔牙超乎常理的大度视作一次成功的投资,何其谬矣?

笔者从未听说过这样的“投资人”:不管是经商、当兵还是当官,凭借鲍叔牙的人品和能力想来都能胜任,他却非要带着管仲这个拖油瓶东奔西走,倾家荡产不说,性命都几乎不保。

那鲍叔牙最终得到了什么呢?

宰相之位?不好意思,那是我让出去的。

万贯家财?从来就没有,也从来没稀罕过。

青史留名?我甚至都不知道跟着管仲这个混蛋,能挺到哪一天。

升降揖逊,进退闲习,辨辞之刚柔,臣不如隰朋,请立为大司行;垦草莱,辟土地… …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为大谏之官。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矣。–《东周列国志》

管仲拜相之后推荐了五个人才,可是我们的鲍叔呢?他并没有被遗忘,管仲也只是在履行宰相举荐人才的责任,这跟友谊和回报没有半点关系。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管仲的回国拜相来自鲍叔牙的坚持

对于齐桓公的信任,管仲的回报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对于鲍叔牙的友谊,则是报以两个字–知己。

他们都太了解对方了,既然鲍叔牙不想要,管仲又何必非要给呢?

鲍叔牙是幸福的,政务有管仲和一群能人在忙活,他只需凭借人品和威望扮演一个“直臣”的角色,日常工作也只是提醒一下满脑子好色撒欢的齐桓公“勿忘在莒”而已。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这就是盾鱼

相传鲍叔牙后来说起人生的两大快事:“一为食盾鱼,二为饮玲珑。”盾鱼就是鲍鱼,大概因为鲍叔牙爱吃且带动大家一起吃到涨价,后人干脆将盾鱼改名为鲍鱼。玲珑也不是酒,而是枸杞,想来其养生观念还是挺先进的。


后世著名的交情中,伯牙子期知音之交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廉颇相如的刎颈之交有同事间相互尊重的成分,刘备、张飞和关羽的生死之交出自共同的人生目标,而角哀伯桃的舍命之交甚至都说不清前者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世间之友谊多有冷暖,的确很难达到管鲍之交这样的纯粹而伟大。

曲终人散的最后相知

管鲍二人仕齐国四十多年,曾经的老伙计们都死的死、老的老,终于管仲也要撑不住了。

管仲寝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可讳也。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将安移之?”管仲未对。桓公曰:“鲍叔之为人何如?”管子对曰:“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也,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管子》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管仲依然没有推荐鲍叔牙继任相国之位,他太了解这位品德高尚的老朋友了,所谓“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这种嫉恶如仇的性格的确很难跟一肚子花花肠子的齐桓公搞好关系。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果然,由于继任者隰朋先行一步,鲍叔牙不得已成为了相国,没了管仲的管教之后,撒欢的姜小白很快召回了三奸–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鲍叔也因此郁郁而终。

管鲍二人的相继离去也终结了齐国最美好的时代,他们的友谊也随之成为历史的绝响。

结语:管仲时常有,鲍叔牙难寻

在这份友谊中鲍叔牙扮演了追随者的角色,处处替管仲着想,时刻以朋友为先。但这并非跪舔,相反他有着极为严苛和固执的道德观,在看似呆板的背后,鲍叔牙能理解管仲的每一个想法和观念。

而管仲的大大咧咧也绝非来自脸皮厚,聪明如他甚至对方的秉性,唯一能作为回报就是用成就来告诉世人,看吧,鲍叔牙才是真正懂我的人!

管鲍之交,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纯粹而伟大的友谊?

可见这一声“知己”,岂是随便能叫的?古人称“管鲍善交”,可谓宜哉!笔者翻遍脑海,唯一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了,而这也是在马克思逝世多年之后的《宣言》发表之日方为世人所知。

回到先前的问题,之所以很难找到一个鲍叔牙这样的朋友,因为我们都把自己当成了管仲。一旦如此,就会掺杂私心,友谊也就没那么纯粹了,更何况,刻意寻找的鲍叔牙还会是那个真诚忠信的正人君子吗?

最后借用杜甫的《贫交行》来祭奠一下这段不可重现的友谊吧!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1002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