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李煜晖丨百家说故事:《红楼梦》的对联

李煜晖丨百家说故事:《红楼梦》的对联

《红楼梦》的对联

……

文丨李煜晖

《红楼梦》集传统文化之大成,服饰饮食、车马器物、园林建筑、诗词歌赋、对联酒令、灯谜游戏,都能在书中找到。就拿对联来说,全书共有一百五十多副, 这些对联不仅对仗工整、意义丰厚,还发挥了重要的文学功能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第一种文学功能是表达主旨,点化读者。例如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说宫殿前有一座石牌,正中有“太虚幻境”四字,旁边是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红楼梦》最有名的对联,为强调它的重要,作者在前五回就写了两次,一次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从甄士隐眼中看到;第二次就是这回,从宝玉眼里看到。作者通过这副对联告诉读者两点:第一,真假有无相反相成,沧海桑田变化万端,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终归要回到太虚之境,我们可不要执迷于眼前的万象啊,这是作者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反映。第二,告诉读者应该怎么读这本书,那就是不要在真假有无上较真儿。作者开篇说,我特意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全书朝代年纪皆不可考,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你非要研究哪件事是真的、哪件事是假的,历史上有没有哪个人物原型,那就走错路了。因为看书要抓重点,重点不在真假,在于“事体情理”。过了这个石牌,就是太虚幻境宫门了,宫门上的匾额是“孽海情天”,两旁也有一副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这幅对联说的是本书的主要内容,那就是“大旨言情”,特别是男女风月之情。宝玉从宫门进来,过了二门,看到很多配殿,里面装着天下所有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他无意中来到“薄命司”,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这两句包含着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的命运,那就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如果我们注意到上面三副对联,对全书主旨就有整体把握了。

(清)孙温 《全本〈红楼梦〉图》

第二种文学功能是刻画人物,通过吟诗作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红楼梦》里有很多文化人,文化人有感情波动,就要写诗、作对联。比如贾雨村,这个人人品不怎么样,但文化水平很高。他出场的时候,要上京赶考,可惜没路费,但他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早晚能发达。有一年中秋赏月,他便口占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椟”是盛东西的盒子。子贡跟孔子有过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现在有美玉在盒子里装着,我们卖不卖呢?意思是说,我们有这么大的抱负、这么高的水平,要不要出去做官啊?孔子说,卖呀,卖呀,我正等着好价钱呢。贾雨村说“玉在椟中求善价”,就用了这个典故。“奁”是装东西的箱子,传说神女把钗放在奁内,时机一到,就化成燕子飞走了。贾雨村姓贾名化,字“时飞”,号“雨村”,“待时飞”待的是谁呢?就是待他自己啊。上下两联合在一起,就把贾雨村那种自负之情和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写出来了。甄士隐听见他吟诵这副对联,觉得他有飞腾之兆,于是爽快地资助他赶考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副对联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清)孙温 绘全本《红楼梦》

第三种文学功能是装点环境,体现家族气派或个人情趣先说家族气派。古时候堂屋园林、亭台楼阁都有对联,不同地方有不同讲究。比如荣国府正堂“荣禧堂”,这地方非常重要,所以世袭东安郡王穆莳专门手书了一副对联,贾府就挂在这里。上联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就是宾客佩戴的美玉焕发光彩,可与日月同辉;下联“堂前黼黻焕烟霞”,黼黻是一种官服,像烟霞一样色彩明丽。这副对联就配得上贾府这种世代官宦、钟鸣鼎食之家的客厅。再如元春省亲时,她也给大观园正殿题了对联。上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下联“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横批“顾恩思义”。这副对联端庄大气,写出了对皇恩浩荡的赞美和感激。因为大观园是为省亲而建,而省亲是经过皇上特殊批准的,所以“颂圣”这层意思必须着重表达出来。贾府还有一个重要所在,就是贾氏宗祠,上联是“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下联“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这对联是前翰林掌院王希献写给贾府的,意思是贾氏一门深感皇恩浩荡,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正因如此,贾府功名代代相传,永远兴旺发达。这样既奉承了皇帝,也寄托了对后代的美好祝愿。再说个人情趣,主要体现在卧室、厅堂的对联上。比如秦可卿的闺房,对联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这是秦少游的诗句,很小资,很女性化,与秦可卿艳丽多情的特点很匹配。到了探春的秋爽斋就不一样了,上联是“烟霞闲骨格”,下联是“泉石野生涯”,中间还挂着一幅米芾的《烟雨图》。这副对联闲静而有风骨,清高而不失趣味,与探春大方爽利的性格非常匹配,我们看到的仿佛不再是娇柔的女生,而是风度翩翩的少年公子。

(清)孙温 绘全本《红楼梦》

第四种文学功能是“随文起兴”,作者写着写着,自己配上一副对联,相当于跳出来和读者对话。第二十六回,黛玉夜探怡红院,去找贾宝玉,宝玉手下丫头闹脾气不给开门。她们不是针对林黛玉,但林黛玉心思重,就在门外悲悲戚戚、呜呜咽咽哭起来。这时作者写道: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等于用这副对联再现此刻的场景。到第二十八回,黛玉和宝玉闹别扭,悲悲切切,吟了一曲《葬花吟》,宝玉躲在山石后面,听得痛哭流涕,这时作者仿佛也被感动了,写道: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就是说这场面太感人,已经让黛玉和宝玉沉醉其中。为了整体性地描摹此情此景,作者加上这么一副随文对,这就好比《琵琶行》里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把所有难以言说的情感体验,都蕴含在联句之中了。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冯可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72013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