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晚年回到故乡的时候,听到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傩戏。打鼓的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颇有古风。沈先生听了,连声说:这是楚声,楚声。并动情地泪流满面。
说到故乡,就不能不提起沈从文。他自称乡下人,倾其一生都在遥望着湘西的山山水水,怀念和担忧着湘西人民的生活和未来。
作为现代文坛的巨匠,沈从文把对家乡独特的情感,都化为清澈悠远的汩汩泉水,流进湘西系列的小说创作里,如《边城》《湘西》《湘行散记》等作品。
其中,《边城》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沈从文和《边城》的故事。
1933年,沈从文和张兆和结婚。在爱情的滋养和丰富下,他完成了《边城》的创作。他坦言,这是一部关于爱和美的小说,为的是表达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品自出世以来,就引起深深的情感共鸣,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边城》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简单,优美而又充满忧愁的故事,以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生动描绘了湘西茶峒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化外世界。
自然世界孕育的生命意识
自然世界是文化世界的母亲,是文化世界得以生存的基础。沈从文丰富的自然世界,离不开他多姿多彩有趣玩乐的童年经历。在《我上许多课仍放不下那本大书》一文中,幼时的沈从文是个不爱读书,热衷逃课的顽童,为了看打铁卖肉和看做木工,而不惜绕道去学校。在上学期间,几乎是一头扎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和同学们比赛爬梧桐树,采摘十几种草药敷在刺破流血的手上,学钓鱼,学采笋,捕捉蚱蜢和刺猬…
可以说,沈从文是大自然的孩子,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到日光下去认识这大千世界微妙的光,希奇的色,以及万汇百物的动静。
正是欢快的童年里与美丽的大自然和谐相处,给了沈从文浪漫的想象力和优雅恬静的审美情趣,他把深深的喜爱和浓浓的思考都融入进了《边城》之中。在古朴宁静的边城世界里,处处都显示着自然之美:清澈透明的溪水,翠色逼人的修竹,伴溪而立的白塔,山水环绕的城镇,临水一面的吊脚楼…一切都是那么和谐静谧,清新幽雅,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混着水气与青草香味的甜美风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清水秀的茶峒小镇养育了善良,正直,淳朴,热情的人民,他们安然有序的生活,自得其乐。
苏雪林这样赞美过《边城》:大自然雄伟美丽的风景,和原始民族自由放纵的生活,带着无穷神秘和美,无穷抒情诗的风味。
大自然塑造了茶峒人民丰富而敦厚的民族品德,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尽情挥洒着自己原始的生命力。女主人公翠翠有着清明如水晶一样的眸子,天真活泼,俨然一个小怪兽。而且连名字都取决于大自然,住处两处多竹篁,翠色逼人。天保和傩送,两兄弟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他们身上有着不绝的生命火焰和旺盛的青春朝气,浑身上下彷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这种来自原始的生命意识,还体现在端午节的划龙舟和捉鸭子上。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只短浆,随着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热火朝天的比赛场景,驾船泛在清澈荡漾的水面上,锣鼓喧天的鼎沸,无处不透露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大河的宽广,承载着生命的欢腾和雄气,释放着无穷的力量和坚韧。他们活的自由而热烈,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健康强壮的生长。
沈从文说:一辈子不信仰一切,只信仰生命。由于他青年时代见过太多残忍的杀戮场面,因此对军阀和权利深感厌恶。在《边城》中的人民,不管是重义轻利的顺顺,古道热肠的杨马兵,还是有真性情的水手,都处处散发着淳朴热情的生命本能,保持着从没有受到现代文明所玷污的生命品质。
生命本身,是脱离于金钱地位和权势之外,是一种天然原始的自然产物。边城人民的勤劳质朴,热情真诚,寄托了沈从文爱与美的情怀,是他对理想生活最好的精神诠释。
爱是生命最主要的形式
面对应该怎样去生这样宏大的哲学命题,沈从文选择了用爱去填补生命的虚无和苦痛。他在边城世界里,描绘了一幅人类爱的纯美画卷,有男女之间青春无邪的情爱,有家人之间无私无怨的亲爱,有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友爱,还有陌生人之间善良热心的关爱。
他们总是带着温暖,脸上挂着笑容,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总能出现他们的身影。爱是沈从文赋予《边城》最深刻最柔软的主题,诗意般的语言,梦幻般的色彩,将每个人心中理想的社会淡淡的勾勒出来。
最动人的还是翠翠羞涩又懵懂的爱情,她内心丰富纯真,纤细而微妙。她和傩送,一个精灵一样可爱美丽,一个岳云式的秀拔出群,两人的相遇正是在划龙舟的水边,爱情的种子便悄悄发芽。他们同样都是勤劳,善良和朴实的,对于爱情和婚姻,都能坚持自我,不为外物所动,勇敢的相信彼此。
沈从文在《水云》中说道: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的故事上,才得到了排泄和弥补。
或许是跻身都市带来的内心种种痛苦和外在的世态炎凉,或许是当时四处蔓延的唯实唯利庸俗的人生观,沈从文是孤独的,是压抑的。
《圣经》里有一句话,爱情是灵魂至萃。在沈从文的灵魂深处,他坚信爱情是诗和梦幻的交织,是两个人格的重逢。为表达爱情,他在头脑中建筑一个世界,期待心与心的沟通。
他曾在《习作选集代序》里动情的说:因为我活在这世上有所爱……人类能够燃起我感情的事情太多了,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丽与智慧…..
因此,沈从文巧妙的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体验隐藏在翠翠身上,让她有一种原始生态纯粹天然的空灵之感,来去除所有的黑暗和邪恶,来展示人性本能的爱与美。
生命之中淡淡的忧郁
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余波影响,沈从文如饥似渴的阅读西方进步思想的新刊物,倡导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社会思潮,促使他对社会和人生产生全新的思考。他用进步城市的目光打量着湘西,清醒的意识到那份淳朴之中所夹带的愚昧与落后,但仍然保持着对生命对人性最本真的敬畏。
相对于现代文明的物质冲击,包含的腐朽庸俗的唯利是图的价值观,边城中还是保留了最原始的人性风情。这片土地上没有政治,没有政权,没有阶级的生存条件,船总顺顺没有镇压之气,油坊主没有欺压之势,百姓也没有趋炎附势之态,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祥和。
然而,他曾感叹,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视了。
作品中那种悲痛和忧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生命的死亡意象。翠翠父母的殉情,给迷蒙的茶峒山水蒙上一层深幽的灰色。大老得不到翠翠,却用意外溺水来证明,其实他要的是能听他唱歌又会做家务的女子,所以这种强烈的震撼,也是沈从文对人性美追寻至疯狂的地步,世俗标准在审美价值面前甘拜下风。而老船夫在大雷雨夜的死亡,则暗示着一场大变革的到来,同时也代表着老一代湘西精神的衰亡。
正如王德威所说,这部小说超越了时间与变迁的神秘乌托邦之下,敏锐地意识到了误解,延宕,不顾一切的激情和毁灭等不详的力量。
文中提到的渡船和碾坊,正是湘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撞击。而一直矗立的白塔,也随着老船夫的死亡而倒塌,也预示着民族精神的颓败。虽然后来又重新修好了,但是其象征的意义不知道还能否延续,这也是沈从文深深的忧虑。
汪曾祺评价这部小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这种悲剧感,也是沈从文面对强大的物质文明到来时,对传统文化的消逝所具有的一份令人伤感的怀旧情结。
结语
沈从文曾经对文学的社会功能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
我想,《边城》正是这样一部优秀的小说,一部诗意情怀的田园牧歌。生活在忙碌大都市的我们,不妨停下脚步,在午后悠闲的下午茶时,慢慢品味这部充满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小说。灵魂,会得到不一样的释放…
来源: 孤崖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