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为何116年的西泠印社常缺社长,目前仍无一人能扛起大旗?

为何116年的西泠印社常缺社长,目前仍无一人能扛起大旗?

中国自古有着古训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无论是小到家庭,还是大到国家都需要有人领导才能同心协力。

但在中国却有这样一个享誉海内外的知名篆刻社团,社长缺席是他们的常态,这就是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自1904年创设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更是跨过了一个世纪,可在这样长的时间跨度里,西泠印社只有七位社长,每次选举时,社长的宝座总是空着。

这背后的原因不免让人多了几分想探求真相的欲望。那我们就要从西泠印社的历史看起。

为何116年的西泠印社常缺社长,目前仍无一人能扛起大旗?

罕见西泠印社合影

百年西泠

西泠印社在1904年,也就是清光绪三十年由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人建立。

在清末的背景下,金石篆刻艺术有着空前的发展,为了能弘扬国粹、探讨印学,众多有识之士在孤山南麓西泠桥畔结社,“人以社集,社以地名。”故此命名西泠印社。

在1913年,西泠印社举办建社十周年纪念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正式命名为西泠印社。第二件是创立社约,让这个民间社团有了基本的规矩。第三件是选立社长。这社长并非出自创社的四位大家,而是由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吴老来担任社长一职。

1923年,西泠印社举办了建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这时的西泠印社已经是“罗列金石家书画千余幅于社,张挂四壁,一时文采风流,声闻远布 。

为何116年的西泠印社常缺社长,目前仍无一人能扛起大旗?

在1927年,首任社长吴昌硕离世,由著名金石鉴赏家、金石考古学家马衡接任社长。

1937年,由于抗战爆发,西泠印社不得不暂时停社,这一停便是九年。

直到1946年才慢慢恢复社团活动。1947年,西泠印社补办了创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

两年之后的1949年,因为新中国成立事宜诸多、百废待兴,西泠印社又一次停止了活动。

1951年,对于西泠印社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由浙、沪两地的社员们讨论决定将西泠印社的房产土地捐献政府,社内诸多文物也交由政府管理保护。

1955年,第二任社长马衡离世,西泠印社的社长就空了出来,没有人能够接任。而这一空就是八年。

1957年以后,西泠印社在政府的帮扶与社员的奔走下逐渐恢复原本的活动,政府也一点点地重视起西泠印社的发展与所遇到的困难。

1963年,西泠印社召开建社六十周年纪念大会,这次大会众匠云集,海内外诸多金石篆刻大师悉数到来,并且在这次大会上选举出西泠印社第三位社长,张宗祥。

这次大会后西泠印社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高峰,大会通过了全新的《西泠印社章程》,并且恢复了以往西泠印社的诸多活动。可惜的是三年之后,张宗祥先生逝世,西泠印社社长之位又一次空了下来。

为何116年的西泠印社常缺社长,目前仍无一人能扛起大旗?

西泠印社一角

1966年,受到“特殊时期”影响,西泠印社园区内的旧址被损毁一小部分,不得已之下暂停了社内活动。直到1978年之后,西泠印社再一次恢复了活动。

1979年,召开了西泠印社创社七十五周年纪念大会,这次大会推举了沙孟海为新一任社长。在此之后,西泠印社逐步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无论是学术上还是对外交流、人才培养上,都有着空前的发展,西泠印社达到了从未有过的辉煌。

1992年,沙孟海逝世,享年93岁,社长一位再一次空了出来。不过这次仅时隔一年,就选举出了新的会长赵朴初。

2000年时,第五任社长赵朴初逝世。两年之后的2002年,西泠印社第六届五次理事会在杭州召开,这次会议上将启功先生选举为西泠印社的第六任社长。

2005年,启功先生逝世。西泠印社社长之位再一次空缺下来。直到2011年,在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推举饶宗颐为社长。

2018年,饶宗颐先生离世,社长之位空缺至今。

纵观西泠印社百年的发展历史,有起有落,印社活动更是迫于压力而几度停止,但风雨过后,西泠印社仍旧骄傲地立在西泠桥畔。

为何116年的西泠印社常缺社长,目前仍无一人能扛起大旗?

启功大师

宁缺毋滥的社长之位

在西泠印社建社百年的时间里,社长之位的空缺时间竟有几十年之多,不由得让人感叹。西泠印社从来不缺人才,它的社员大多都在文学与艺术上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仍旧不能被选做社长。

而想要探究这问题的原因,除去他坎坷的历史,还要从历代社长入手。

在1904年建社之初,所有人都以为创社四英即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中会有一人选为社长,可这四人却无一人有这样的想法。

创社的筚路蓝缕使得他们无暇分身参与这样的话题,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等,等一个能配得上社长二字的人。那时的西泠印社还名气尚浅,他们知道这位社长必须要既是学术大家,能代表一代文人的气节,又要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与凝聚力,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印学、书画爱好聚集于此。

为何116年的西泠印社常缺社长,目前仍无一人能扛起大旗?

大师丁辅之字画

直到1913年,吴昌硕先生被公推为首任社长。在学术上,吴老的诗书画印自成一家,被称为“四绝”。还被誉为“近代最后一位艺术大师”,足以见得吴老的艺术功底之深厚。

于右任称其“诗书画而外复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而除去自身的优秀,吴老还对后来的一众艺术大师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齐白石、王一亭、沙孟海等人都受到过吴老的影响与提携。

在个人品格上,吴老也有着寻常文人少有的一份谦卑,那时多是文人相轻,大家彼此之间都有着对自我的高度认可和对他人的轻视。

可在吴老这样一位大家身上,却看不到半点这样的痕迹,与他的交流就如同一汪清泉缓缓流进心里,使人倍觉舒爽。也是这样的性格使得吴老有着寻常人没有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样的一个人,正是西泠印社社长的不二人选。

西泠印社第二社长由马衡出任。马衡原是宁波人,家中有五兄弟,皆为学术大家,当时的人称他们为“五马行空”。

马衡本人是金石篆刻与考古学的大家。而除此之外,他还有一重头衔,那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在九一八事变后,他为了保护故宫的文物不受战火荼毒,将故宫里的许多文物进行的“南迁”,后又进行“西运”。正是在他的保护之下,才让许多国宝完好无损的被存留下来,留得后世仰慕。

西泠印社的第三位社长是张宗祥先生。说来也奇,在西泠印社的无数文人印章中,竟找不到一枚张宗祥先生亲手冶制的印章,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张宗祥先生的刻章技艺并不十分高超。

可是一个以金石篆刻为主的社团,为何要推举并不十分擅长篆刻的张宗祥来任社长呢?原因只有两点,第一点是他在学术上的造诣。

为何116年的西泠印社常缺社长,目前仍无一人能扛起大旗?

张宗祥

张宗祥先生擅长古书的抄写与校对,经他手而得以存世的孤本、善本的古籍数不胜数。

第二点是在建国后,是他带领一众社员不断倡议、四处奔走,西泠印社才得以复社并发展至今。

然而张宗祥先生仅在位三年就驾鹤西去。下一任社长在多年后由沙孟海担任。沙孟海被誉为“当代书坛巨匠”,他儿时起便学习书法篆刻,成年后又有幸结识诸多艺术大师,使得他的篆刻与书法融贯古今,自成风格。

沙孟海先生去世后,由赵朴初担任西泠印社社长。赵朴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学者、佛教活动家,还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他担任社长期间,组织建立了中国印学博物馆。

2000年时,赵朴初先生离世,两年后由启功先生接任社长,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书画家、教育家。只可惜启功先生接任时,身体状况不佳,甚至无法出席西泠印社建社一百周年的活动,只能写下“百年名社、千秋印学”这八个字来缅怀先人,鼓励后人。

启功先生之后,是饶宗颐先生出任社长。饶宗先生是一代国学大师,学贯古今。学术界称其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可惜的是2018年,饶先生去世,享年101岁。然而直至今天,西泠印社的社长一职都还空缺着。

为何116年的西泠印社常缺社长,目前仍无一人能扛起大旗?

西泠印社一角

社长背后,更有中国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社长二字,落在纸上,不过短短十一画,可这两字背后所承载的,却是中国一代代文人用心学习、努力钻研的精神。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读书写字、绘画篆刻,把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延续到今天。

西泠印社的七位社长在登上这个位子时,都是中年或老年,他们虽然青春不在,但却有着被岁月与历史缓缓滋润的知识与文化。

更重要的是在这知识与文化里,他们所凝练出的一种精神,无论是吴老的谦卑还是马衡为了保护国宝冒着战火“南迁”的这份爱国之情,亦或是张宗祥先生为了印社恢复而八方奔走的这份苦心。

这都是中国文人无法被磨灭的品格,虽是读书人,却有着被文字所富裕的特殊力量。

西泠印社选择社长的标准就是没有统一标准。它不像一道数学题,有着非一即零的答案,它更像是一道哲学主观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情况下,有着不一样的合适人选。

但在他们身上有一样东西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在为西泠印社的发展与延续做着努力,也在用自己的事迹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人与艺术家的风骨与气节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8018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