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潘阆,北宋初期的著名诗人,为人疏狂,行事乖张,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奇人。

早年离开了家乡,只身来到汴京闯荡。弱冠之年,就已经诗名远扬,与当时文坛大家和政界要人王禹偁、柳开、寇准、魏野等人都有过来往,并有诗唱和。

同乡好友宋白很推崇他,作诗称赞:“宋朝归圣主,潘阆是诗人。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和大多数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读书人一样,潘阆也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渴望跻身仕途,建功立业。

但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第了,不得已做了隐士。

南宋词人刘克庄批评他:

魏野五言云:长怜李斯首,不及严光足,真处士语也。潘阆云:白日升天易,清朝取士难。野聘召而不至,阆叫呼而求用,味其诗与张元、姚嗣宗何异?

魏野无欲无求、心态平和,皇帝想让他出山做官,他都拒绝了,这样的人才是真隐士。而潘阆热衷功名,挤破脑袋都想走入仕途,算哪门子隐士?

后来宋朝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诗谜,据说是王安石所写: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走入帐中寻不见,任他风水满江湖。

最后一句指的就是潘阆,水满江湖,波浪翻滚,虽是隐士,却闹得满城风雨,别看他现在名气不大,在当时那可是名头响当当的人物。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两次遭捕

由于仕途不顺,迫于现实生计,潘阆一边摆摊卖药,一边想方设法攀交权贵,希望可以通过走捷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潘阆的命运实在是太戏剧化了,好不容易结交到了权贵大佬,却两次卷入宫廷权力斗争中,被通缉追捕,四处流亡。

据释文莹《湘山野录》记载: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宰相卢多逊和秦王赵廷美图谋篡位,潘阆当时是赵廷美的记室参军,负责文书起草等重要工作。

后来密谋被人告发,事情败露,赵廷美被削去一切官职,举家迁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卢多逊流放到了崖州,潘阆则被认为是同党,遭到了朝廷的拘捕。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幸运的是,他逃脱了,辗转流浪到了杭州、会稽等地继续卖药,在此期间饱览余杭秀美的山水风光。后来根据回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入了十首《酒泉子》词。

等到风声过去之后,潘阆又重振旗鼓,回到汴京,在讲堂巷开了一间药铺,重操旧业。

至道元年(995年),机缘巧合之下,潘阆结识了内侍王继恩

王继恩是何许人也?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宋史上有一桩疑案:斧声烛影,史书对此事记载不一,争论颇多,不少人都认为宋太宗有谋杀篡位的嫌疑。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却没想王继恩早已被收买,带着诏书去见了晋王赵光义。

赵光义入宫后,直接去了太祖的寝殿,“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又听见太祖柱斧戳地之声,并大声说道:“好为之”。

当天夜里,赵匡胤便驾崩了,第二天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王继恩拥戴有功,成了宋太宗面前的大红人。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与潘阆交好后,王继恩向宋太宗举荐了他,赵光义召见了潘阆后,觉得他的文采确实不俗,便赐进士及第,同时授国子四门助教。

好景不长,宋太宗觉得他太狂妄,又收回成命了,真是空欢喜一场。

谁能想到,被逐出朝廷没多久,潘阆就犯了大事。

至道三年(997年),王继恩、副相李昌龄、枢密赵镕、知制诰胡旦等谋立太祖之孙惟吉为帝,但没有成功。

宋真宗继位后,就对他们一一进行清剿,潘阆也被牵连了进去。

五月,王继恩被贬,潘阆被缉捕。

上天还是眷顾他的,潘阆再一次逃脱了,逃到了舒州(今安徽潜山市)潜山寺。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潘阆的进取心,让他不甘心就这样过着流亡的生活。咸平初(998年),他回到了汴京,立即被京兆尹逮捕入狱。

好在事过境迁,宋真宗也不再追究,赦免了他,还给了他一个闲职:滁州参军

赴任途中,潘阆写下了一首《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感激真宗的不杀之恩:

微躯不杀谢天恩,容养疏慵世未闻

昔日已为闲助教,今朝又作散参军。

高吟瘦马冲残雪,远看孤鸿入断云。

到任也应无别事,愿将清俸买香焚。

后来又断断续续地做了几任闲散的参军,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潘阆卒于泗州参军任上,不久后,道士冯德之将他的遗骨葬在了杭州。

狂放不羁

潘阆的行事作风,在当时颇惹人非议。

都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是皇帝做的决定,更不会轻易反悔。潘阆到底任性放肆到了何种程度,以至于宋太宗要收回成命呢?

宋代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的关于潘阆的一则故事,或许能略说明一二。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端拱(988-989)年间,潘阆的莫逆之交柳开,出知全州,途径扬州的时候,潘阆为他接风。

驿馆里有一间门窗紧闭,幽深诡秘的房间,数十年无人居住,小吏说住在这间房里会让人心神不宁,难以自安。

柳开不信这个邪,就要住这间屋子。并说道:吾文章可以惊鬼神,胆气可以慑夷夏,何畏哉!

潘阆见状就想捉弄他,到了晚上,便“以黛涂身,衣豹文犊鼻,吐兽牙。”手拿金棰,披头散发,故意变声,装神弄鬼去吓唬他,把柳开吓得半死,对着潘阆再三跪拜。

看着战战兢兢,痛哭流涕的好友,潘阆哈哈大笑,柳开脸上顿时红一阵白一阵的,气急败坏地上前就要暴打他一顿,潘阆赶忙跑走,连夜逃之夭夭了。

故事虽说有可能是杜撰的,却把潘阆玩世不恭,狡黠顽皮的性情刻画地入木三分。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潘阆在山中为僧的时候,曾在钟楼上题了一句诗:“散拽禅师来蹴鞠,乱拖游女上秋千。”拽着禅师踢蹴鞠,拖着游女上秋千,这行径一般人确实难以接受。

但导致宋太宗将潘阆驱逐出朝廷的导火索,还是因为他大剌剌地写了一首《扫市舞》词:

出砒霜,价钱可,赢得拨灰兼弄火。畅杀我。

赤裸裸地表现了对金钱的欲望,与当时文人轻物质重精神的价值观严重不符,带有挑衅意味,为士大夫所不齿,更惹恼了宋太宗,直接下令:潘阆终生,不得录用。

潘阆狂放的行事作风,虽然让他遭受了不少攻击,但也不乏欣赏推崇,并与他交好的文人名士。

好友魏野,当时的著名隐士,给他写过一首《赠潘阆》诗,是这么说的:

昔贤放志多狂怪,若比今来总未如。

从此华山图籍上,又添潘阆倒骑驴。

夸他有名士风范,不拘泥于世俗。毕竟名士的言行举止,气质谈吐和寻常人总是不一样的。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说到倒骑驴,除了张果老,潘阆也让后世文人印象深刻。

金朝诗人密璹(shú)《题潘阆夜归图》诗咏赞道:“风姿便认王摩诘,蕴藉还疑李谪仙。驴背倒骑莲岳下,牛腰稳跨竹林前。”

直接将潘阆比作李白、王维式的人物,评价不可谓不高。

与潘阆同时期的苏州才子许洞,恃才傲物,经常不把僧人、隐士放在眼里,却偏偏和他非常要好,在《赠潘阆》一诗中写道:

潘逍遥,平生才气如天高。仰天大笑无所惧,天公嗔尔口呶呶。

罚教临老投补衲,归中条。我愿中条山神镇长在,驱雷叱电依前赶出这老怪

潘阆的诗才,许洞是服气的,并且还戏称他为“老怪”,可见潘阆平日里得有多么不正经。

开创词风

北宋初期的词坛还在发展摸索阶段,一度遭到文人士大夫的冷遇,比较萧条。

词在当时被视为“小道”、“小技”,又被称作“诗余”。

意思是在诗中不能,不想,不屑于说的,就退而求其次,写在词里。没有把词当做一种独立的文体,认为它只是拿来娱乐消遣的工具。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因此,五十余年间,词人仅有16位,存词48首

钱惟演说自己是:“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欲阅小词。”

平日里读经史子集,上厕所的这一点时间才拿来读小词,可见词的地位之卑下。

潘阆不拘泥于世俗眼光,他认为诗歌创作在唐朝已经达到顶峰,很难超越。要想比肩前人,垂名后世,只有另辟蹊径。

他亲自研究实践,从这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入手,用作诗的思维方式来填词,提出“用意欲深 ,放情须远 。

若或水榭高歌、松轩静唱,盘泊之意, 缥缈之情 ,亦尽见于兹矣。

认为词的意境不应该只局限于歌筵酒席,深闺红楼,思妇美人等狭窄范围里。应该和诗一样,具有雄浑开阔,高远博大的境界,抒发自己的意志。他那十首直抒胸臆《酒泉子》就是如此。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从而使词从“抒情”走向“言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词的繁荣,提高了词的地位,开了词的诗化先河,苏轼后来“以诗为词”就是受了他的影响。

潘阆的词以纪实和叙事为主,每首词都是一篇简短的游记和回忆录。

这首《酒泉子·长忆观潮》便是他在回忆宏伟壮观的钱塘江潮时所作: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当年观潮的情形可谓是万人空巷,人们倾城而出,蜂拥涌至钱塘江边,争相朝江面望去。

潮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整个沧海的水似乎都堆积到了岸边,声势之浩大犹如万面金鼓在耳边一齐捶响,震得人心发颤。

场面惊心动魄,身手不凡的弄潮儿却毫无惧色,他们手持红旗,站在波涛浪尖,乘风破浪,无畏前行,尽展雄威。

就像词人自己,即使现实中困难重重,也要修身立名,兼济天下。但梦醒之后,想到弄潮儿随时有可能被海水淹没的危险处境,不觉心惊胆战。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就像他在淳化二年(991)写给孙何、丁谓的《阙下留别孙丁二学士归旧山》诗中所说:红尘三尺深,中有是非波。

两次卷入宫廷斗争,亲身经历了官场的险恶,加上现实的不如意,让潘阆时不时就有归隐的念头。如他在《酒泉子·长忆西湖》里所描写的一样: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西湖上三三两两的渔船,淡远清幽的岛屿,芦花荡里悠扬的笛声,惊飞而起的成群白鹤,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优美画卷。

闲暇的时候,回想着西湖美丽的秋色,不由得开始整理鱼竿,思绪慢慢飘远,仿佛远离了尘世喧嚣,隐没在了水天一色的西湖中,正在怡然垂钓。

北宋奇人潘阆:卖药为生的隐士,放浪形骸的诗人,开词的诗化先河

虽然自号逍遥子,却在出仕与归隐之间苦苦挣扎,无法真正遁入山林,不问世事。看似洒脱不羁,放浪形骸,实则难以挣脱尘网的束缚。

因此,潘阆的不合时宜既体现了这种矛盾的内心世界,也暗含了他对现实深深的无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113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