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 / 贾瑞之殇:那些小人物的悲剧里,藏着曹公警世的大悲悯

贾瑞之殇:那些小人物的悲剧里,藏着曹公警世的大悲悯

比不得清清白白的红楼女儿,贾瑞这须眉浊物之死,早年,并不能引发我的同情。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再度剖析起这个人物,竟也让我唏嘘不已。

贾瑞之殇:那些小人物的悲剧里,藏着曹公警世的大悲悯

一、贾瑞其人

这是一个小人物的悲剧。

说起贾瑞的生平,要从贾代儒说起。贾代儒,看其名字,便可知是与贾代化、贾代善一辈的贾家旁系。贾代善即贾母已故的丈夫,生前袭了其父荣国公贾源的爵位,贵不可言。

而贾代儒却是个终生不仕的老儒,因不是嫡系,只得在贾府义学里做个塾师,了却残生。又兼其子夫妇早亡,他又要承担起养育孙子贾瑞的责任。贾代儒黯淡破败的人生,为贾瑞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贾瑞无父无母,只有个对他管教极严厉的爷爷,也是人生之大不幸。而经历过丧子之痛的贾代儒,又在孙子身上寄托了太多自己没有来得及实现的梦想。他对贾瑞的管教极严苛,平日里出门都要请示报备。犯了错还要责打,罚跪,罚功课。

想来贾瑞二十岁上下的年纪,竟是没有一点人身自由。而且古代男子二十弱冠,贾代儒竟也不曾提起给他娶亲之事。相比那小了他好几岁的宝玉,虽然贾母声称,宝玉命里不该早娶,可是红楼梦之初,宝玉便已经与袭人“初试云雨情”了。

也许贾代儒不急着给贾瑞张罗亲事是为了让他专心读书,考取功名。只是事与愿违,贾瑞尽管日日在学里“帮”爷爷打理事务,却并无长进,不但读书无望,更是沾染了市侩气,竟然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又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这样的贾瑞,真是有辱斯文,浊臭扑鼻,令人不忍直视。

在闹学堂那一回里,作者说他“最是图便宜没行止”的子弟,字里行间透露着不屑,毫不掩饰厌恶之意。短短几句话评说之后,便置之不理,其品行不端处却又由李贵当面指出,“不怕你老人家恼我:素日你老人家到底有些不正经,所以这些兄弟不听。就闹到太爷跟前去,连你老人家也脱不了的。还不快作主意撕掳开了罢。”

李贵是陪宝玉上学的男仆,其母是宝玉的奶母李嬷嬷,一个奴才敢当面指责本家爷们“不正经”,既表现了得脸奴才的骄矜,也折射出贾瑞之卑微。这指责,可见其“下作”,也更见其微不足道,令人轻视。

贾瑞之殇:那些小人物的悲剧里,藏着曹公警世的大悲悯

二、贾瑞的执念

小人物的悲剧留给我们感受的往往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贾代儒的生活是困窘的,这从贾瑞病入膏肓要喝独参汤却无力负担,要求助于贾府便可知一二。

贾代儒一个老儒生,依傍贾府换取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贾瑞没有成为“纨绔子弟”的资本,却长期在鱼龙混杂的贾府子弟中沉浮。

被管得死死的贾瑞,会羡慕、嫉妒那些纨绔子弟的生活,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境况,只好私底下用贾代儒之孙的“特权”去赚取一些好处——小人物的可悲可鄙里隐藏着心酸。

记得探春理家时蠲了一项银子,就是宝玉等少爷在学里一年八两银子的点心茶水钱。探春说得好:“原来上学去的是为这八两银子!”贾府的气派可想而知。不但贾府是这样,还有薛蟠这种挥金如土,手里撒漫的呆霸王呢。

金钱带来的贪欲会腐蚀人的灵魂与底线,贾瑞作为一个落魄儒生的后代,浸润在一众纨绔子弟中,怎能不对财富与金钱充满了欲望呢?

用寒窗苦读去换取荣华富贵毕竟太过虚无缥缈,远不如及时行乐来得真实。看看爷爷就知道“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尴尬与困窘了,而“一举成名天下知”又何其遥远!

贾瑞的内心深处,未必没有一个“梦想”,只是那“梦想”一定不是一朝争夕。就像一个庸碌之人的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一般,若不是一念疯魔,也许随着时光的推移消磨,随着平凡岁月的消逝,贾瑞这个白日梦也会逐渐消散开来,随风逝去。

幸运的话,他或者也能在岁月的侵蚀中庸庸碌碌度过此生,然后这世间不过是多了一个为宝玉不屑的“浊臭逼人”的男子罢了。可是偏偏贾瑞竟然打起了凤姐的主意,痴子愚情,最终命丧黄泉。

贾瑞之殇:那些小人物的悲剧里,藏着曹公警世的大悲悯

三、贾瑞之死

贾瑞之死,少时读来不过叹一句“自作孽”,便丢开手。

想那凤姐其人,骄矜自傲,最是目中无人的。且不说那贾瑞一个三无的大龄剩男,便是贾琏,王熙凤也要将“把我王家的缝子扫一扫够你贾家过一辈子了”的话挂在嘴边。

少时很是不解:贾瑞何以对自己有着迷之自信?又为何对凤姐耍他的话深信不疑?受了李贵的指责他都无言以对,怎么敢在凤姐面前放肆?读书不成也罢了,他怎么连人伦天理也忘了呢?平儿一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骂得痛快!

“没人伦的混账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这话,也是平儿说的。平儿是最平和善良的女子,由她骂出这样的话,实在是作者借了平儿之口的肺腑之言。“这个念头”细思极恐,这是一个青年道德底线的沦丧,也是其灵魂堕落的明证。

或许他本也没有灵魂:残缺的家庭,畸形的教育,贾府哪怕是学堂里的污浊空气,所有这一切都没有使他习得良好的品性德行。当他被凤姐的美色所吸引时,那种贪婪引发的欲望使他“奋不顾身”,哪里还能分辨真伪?于是,“不得好死”便一语成谶。

与少时不同的是,人到中年的我,再看贾瑞的“起淫心”与凤姐的“毒设相思局”,都有了不忍卒读的意味。他闭目塞听,她步步为营;他丑态毕露,她暗设圈套。在他,直到无常索命,他依旧是执迷不悟,还要将风月宝鉴拿了再走。如此地愚妄不化,冥顽不灵,岂止是“邪思妄动”可尽述的?

而她,我也不曾看到一丝悲悯的情怀。如果说无故遭到这种“癞蛤蟆”的觊觎,难免心中恼怒,便是给他个教训也都说得通,唯独贾瑞将死之时要喝“独参汤”,往贾府里求助,凤姐的阳奉阴违令我意难平。

是的,她从来不信阴司报应,不信因果,她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这样的霸道与骄纵!那时的她怎么可能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呢!她又如何听得进去王夫人“救人一命”的训诫呢?她不去替他寻救命的人参,却只包了渣末泡须去搪塞。他诚然不是个好人,可毕竟是一个生命。她漠视生命的本质在这场相思局中也可谓“毒”矣。

而他,便是真有二两人参,又救得了命吗?别忘了,他临死还要拿了镜子再走。几度受骗上钩,他死性不改,虽心知肚明自己被戏耍玩弄,却又无法自拔,自甘沉溺。他是想要活命的,如若不然,不会“无药不吃”,不会向跛足道人求救。可是当性命与欲望相左时,他依然毫不犹豫地倒向了欲望的天平——多么贪婪,多么愚蠢。

自欺欺人,自我催眠,最终走向自我毁灭。贾瑞这个凡夫俗子身上有多少人类的劣根性!庸碌的他,不甘于庸碌,在白日梦中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深渊。风月宝鉴虽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可是到底救不了贾瑞的命,那“千万不可照正面”的严正警告究竟成了耳旁风。

他不肯照风月宝鉴的反面,那里是令人生畏的白骨骷髅;他照正面,正面是他朝思暮想却不能得手的红粉佳人。他陷入心魔,欲海沉沦,他飞蛾扑火般在在虚妄的幻境中一次次堕落,心满意足。

如此看来,贾瑞之死,竟是一部《警世通言》。

作者:杜若,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9782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