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又到栀子花肥时,栀子花开满院香

又到栀子花肥时,栀子花开满院香

又到栀子花肥

前几天早上出门,路过菜市,遇见一位挎着篮子卖栀子花的大姐,于是买了一把,带到办公室去,插进新买的玻璃花瓶中,香得周围空气都是甜的。

实在是太香,就把这香又分给同事们,她们也各自把花插在办公桌上,这么一来,半个办公室的氛围都馥郁了起来。

印象里关于栀子花最深刻的记忆,要数小时候睡在山顶老家的屋子里,屋外是热辣的阳光和喧闹的蝉鸣,迷迷糊糊间闻到栀子花味道,甜美芬芳,让人再也睡不下,只有腾地爬起来出门去找,才发现是菜地边儿的栀子花开了,心情一下子特别美妙。

窗边读诗,遇见唐代王建写了一首关于栀子的诗: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这首诗读起来挺亲切。雨中传来鸡叫声,远处有一两户人家。溪边长满绿竹,水上搭着板桥连通村里的小路。而婆媳相互呼喊着,一同去浴蚕选种,小院儿里开得正好的栀子花无人有暇观赏。

这亲切感来源于我是农民的孩子,自小在山野中长大,放眼见得多的是山水是草木。于是王建写的这首小诗,在我眼前是很有画面感的,因为我就曾住在那样的环境里。

老屋边上有绿竹如云,家里养着一群鸡,时常就能听见它们叫起来,而屋边的菜地旁正好种了一株栀子。不过没有溪,也没有蚕。但诗里的意境就那么和童年的生活融合了起来,让人觉得熟悉而又温暖。

又到栀子花肥

不过正如诗里写的那样,农家少闲月,又能有多少闲情去看那栀子花呢?上午要去给田里的秧苗撒肥料,下午要去给地里的菜除草,还要弄猪草牛草回家。所以其实,能闻到花香就够了,这花儿也就没白栽。

祖母是不许我随意摘花的,比如这栀子花。开花过后,栀子就会结出栀实,等它变得黄黄红红时,就可以用来给食物染色,比如炒米。栀实的颜色是很美的,作为植物染料,也很耐久,要是沾上了手,不太容易洗得掉,得等时间让它慢慢消掉。同时,栀实也是一味中药,常在祖父祖母喝的中药里头见到栀实,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不过中药都是苦的,栀实也就变苦了。

又到栀子花肥

如今远离故乡,身在重庆,自然是见不到老屋旁那一株单瓣栀子了,但是在城市绿化景观中,又碰见它了。不过这回,都是重瓣栀子,开得肥硕饱满,洁白如雪,惯的迷人。

住宅园林栽的栀子,是一丛丛的,低矮的生长在乔木下,但这可掩不住它的馥郁,正如汪老爷子说的——香得掸都掸不开。明代丰坊写了一首开在文士庭院里的栀子诗,和当下城市对照,我私心里还是更向往他写的那个情景。

《栀子花题画》

金鸭香消夏日长,抛书高卧北窗凉。

晚来骤雨山头过,栀子花开满院香。

看得个人心里痒痒。绵长的夏日消磨在金鸭炉的香气里,把书卷抛到一旁,于北窗高卧,享受畅快清凉。晚来一场骤雨从山头飘过,却打不湿也压不住栀子花气窜满整个院子。

又到栀子花肥

中国看书写字的人,大约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小院。丰坊便在一首题画诗里,造了这样一个院子。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那种宁静和美,叫人向往。

而城市是没有这样的一方小院的,纵然有,也是昂贵奢侈的,便也少了恬淡舒展。开在诗中小院里的栀子花,和城市住宅里的栀子花,给人的气质和感觉是不同的。

这说到底,还是人的不同。当下的我们穿行在车水马龙间,为了更好的生活忙碌奋斗,也是没办法的事。就是步伐匆匆走过某个街口,或是路过某个花台,如果闻见了栀子花香,脚步应当可以稍微缓一缓,看一眼栀子花,多闻闻那芬芳,别总是为工作把美的享受给错过了啊。

其实你看,就是唐代那时农村里的人们,哪怕没有时间赏栀子花,也会在劳累了一天后,回到自己的小院儿里,吸吸那栀子花的甜。况且,还有可能哪个爱俏的姑娘,便摘一朵栀子花,别在发间,让自己整个人都香喷喷的。

至于丰坊笔下那方满园栀子花香的小院,我仍向往;而故乡有栀子花陪伴的老屋,我也想念。一种草木,两地栽,一般开。都是美的,各美其美,摇曳生姿在天地间,在人心头。

作者:星尘姑娘,偏爱诗词,钟爱写作。略尽绵薄力,笔耕不辍中。想要写遍人间烟火里的美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7106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