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8.2《人间值得》:人间值得与否没有答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天

8.2《人间值得》:人间值得与否没有答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天

8.2《人间值得》:人间值得与否没有答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天

这个世间有“人间不值得”,自然也就有人认为“人间值得”。

但是,当了70年心理医生91岁的中村恒子奶奶和53岁的奥田弘美医生合著的这本书《心に折り合いをつけて うまいことやる習慣》书名翻译过来怎么也不应该是《人间值得》啊?

“人间值得”无疑是美好的,会让我们对未来有所期盼,觉得这个世界和生活都是闪闪发光的,值得我们为之珍惜,为之努力。但是原书名“心に折り合いをつけて うまいことやる習慣”,百度告诉我:和心协力做得好的习惯;谷歌告诉我:用头脑去做善事的习惯;有道告诉我:妥协于心,善于做事的习惯;我学日语的朋友告诉我:字面翻译是“让心妥协,养成做好事的习惯”,意译可以为“如何发自内心地养成好的习惯”。

估计得有人说我叫真,不过我也能理解,书名决定了读者的眼缘,毕竟我也是被书名所吸引才想看一看的,当然这个较真这并不妨碍我读书。

8.2《人间值得》:人间值得与否没有答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天

中村恒子

《人间值得》主要是中村恒子分享她的人生观、工作观、生活观等等,她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曾遇到过各种麻烦的事情,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她的处世之道帮助她解决了很多问题,也带来了很多益处,所以哪怕已经活了快一个世纪了,也依然还在工作,认真生活。

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位长辈在回忆过去的同时,给你说点人生经验。而我们能够看得下去,并且觉得戳中心坎,一是因为我们不认识她,我们对陌生人总是怀抱善意,愿意聆听,二是因为这位奶奶的核心本质和“佛系”微微像,但是又有点正能量,所以我们愿意接受也能接受。

简单来说,奶奶的重点就是:人怎么都是孤独的,和他人保持距离,过好每一天即可。

01 从没说过“喜欢工作”的奶奶为什么工作了70年?

中村恒子生于1929年1月1日出生于广岛,毕业于大阪女子医专(现关西医科大学),是日本最年长的心理医生。

年少时的她家境不好,不过父母比较重视教育,因为当医生的叔叔提出:“谁愿意学医,我就资助其学费。”恒子就听从家人的建议去学医了,没有什么青春的叛逆,因为她自己也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求学的过程中,她乘坐过因为空袭警报而不得不暂停的火车,死亡尽在咫尺;也在毫无保障、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一边跑来跑去卖力实习,一边准备考试;也需要前往禁闭室寻找危险的精神患者,工作十分辛苦。

8.2《人间值得》:人间值得与否没有答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天

中村恒子

面对工作,恒子没有野心,她的态度只是“为了养活自己,为了养活家人而工作,我认为这是工作的首要目的”,她虽然从医,但一开始并没有高大上的想法,只是顺应潮流。

所以当我们不得不工作,抱着“上坟”的心情去上班的时候,还是多想想钱包和贷款吧,告诉自己:工作就是为了挣钱。

那么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每当想到这个问题都觉得头疼,因为看看自己手里的工作,完全没有意义啊!和朋友讨论来讨论去的结果也仅仅是不能多想,我们只是被万恶的资本主义剥削的劳动人民?

恒子给出的建议则是:“不要把自我价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带着‘为身边的人略尽绵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许会更好。”

或许我们的很多问题都是杨绛先生说的那样:读书不多而想太多。恒子给出的这个角度虽然很细微,但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角度,毕竟日本人非常重视情感的回应和交流。恒子之所以超长工作这么久,也仅仅是因为想要照亮某个角落,为那些病患多分担一点点。

不过话虽这样说,但我觉得实践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在工作中真的非常容易生气和暴躁,只希望其他人能够尽量别来找自己。对此,恒子奶奶说:一在非工作时间尽量不要考虑工作上的事,二如果工作让你一直做出巨大的牺牲,那一定要果断离开,毫不犹豫。

之前关于996也有过很多讨论,其实,任何工作都不值得我们牺牲健康去完成。恒子也“公司不过是’别人赚钱的工具’”,我们没有必要培养自己的狼性,熬夜拼命。

8.2《人间值得》:人间值得与否没有答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天

02 哪怕结婚了依旧孤独的奶奶为什么最后没离婚?

恒子结婚之后才发现丈夫是个酒鬼,完全不照顾家里,恒子也曾拿离婚协议书威胁他,但是丈夫会道歉,收敛一阵,之后又去喝酒了。于是恒子开始思考如何在不改变丈夫的前提下,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

恒子有了孩子之后更加辛苦,她既要努力工作支撑家庭开支,也要承担过重的工作,父母好心前来帮忙,但恒子还要调剂父母和丈夫的关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0年。不得不说,恒子奶奶确实是一位非常坚韧的女性了。

每个人对于亲密关系总是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期望,希望能收获爱和呵护,但是恒子告诉我们,人的本质都是孤独的,一个人来去,不要太多期待。

虽然听上去有点像毒鸡汤,但完全在理啊。不过首先要解决的一点是关于孤独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孤独是负面的,意味着形单影只、寂寞空虚,但有的人则不这么认为。

阿多尼斯说:孤独的是一座花园。

箱崎总一在《论孤独》写道:真正的自由只能在孤独中诞生。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孤独和寂寞不同,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大叔村上春树则说:年纪越大,人越孤独,某种程度上,生活无非就是在慢慢地让我们习惯于孤独,既然如此,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再说,你跟谁去抱怨?

8.2《人间值得》:人间值得与否没有答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天

中村恒子

恒子也觉得孤独是一件好事,她不会因为害怕孤独而迎合他人,也不会为了摆脱孤独而向他人妥协,那样只会让自己痛苦。也没有人有义务一定要为我们提供帮助和爱护,我们也不会受到过多的关注,只是安静在地球的小角落里静静生活,想着自己如何更快乐,照料自己的人生,这是美妙的。

这一点或许一些习惯默默生活、不想被过多关注的人非常能够了解,这一想法也能够让我们释怀一些对他人的执着,降低期望,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会变成惊喜。

看开了人生本质的恒子虽然依旧会在病人面前吐槽自己的丈夫,但她已经将自己解脱出来了,她忙着工作,忙着照顾孩子,为了能够在两个孩子的婚礼上和丈夫一起并肩致辞而忍受着。

但等到孩子们都结婚了,丈夫也因为年纪大了,性格开始变好,况且离婚太麻烦了,恒子也就随它去了。

03 享受孤独的同时,也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活在世上,因为工作和生活,所以必然还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中有一种说法是:关系就是麻烦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富兰克林效应”:富兰克林想和一位平时比较冷淡的议员合作,就向议员借了一本他家里的藏书,议员答应了,再见面时,议员对待富兰克林就没那么冷淡了,两个人聊着聊着就熟络了起来,最后富兰克林也成功和议员合作了。即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所以在互相麻烦、互相帮忙的过程中,感情会逐渐建立,关系会逐渐加深。

但对于信奉“社交就是麻烦”的人来说,这个效应并不会起到什么帮助,我们依然只会选择尽量避免麻烦别人,还是自己更加强大,能够应付比较好。

关于人际交往,恒子给出的建议是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平等待人,互相尊重,不要逾越界线。

和对方谈得来,关系亲密,就要小心产生过多执着和期待,以免失望失落,对方也许也会希望保留自己的空间;如果讨厌、反感对方,久而久之自己的情绪也会很容易表现在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里,对方一定会感受到,关系就可能会越来越紧张。所以哪怕自己的孩子就住在同一小区,恒子也依然和他们保持距离。

在保持距离的同时,也应当心怀感激。人都是孤独的,是凭借自己的力量生存于世的,所以当面对他人小小的善意之时,应当怀有感恩之心。

这里的感恩不仅仅是要意识到对方帮助了自己,还要懂得感谢对方、信任对方,同时也会记得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谢,并且在未来也会愿意为对方提供帮助。这种珍惜之情,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带来积极的心态,产生满足感,也有利于我们与他人的相处。

8.2《人间值得》:人间值得与否没有答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天

04 未来真的很重要吗?奶奶说过好每一天

现代人焦虑的原因之一就是担忧未来,害怕未来无法保障,也被各种励志言论勾起不断反思、尝试,想要设立远大的目标。但是恒子承认自己没有什么野心,生活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变得懒散的话,那就先过好今天,决定今天怎样做,生活就会张弛有度了。

我们都想平静地过上简单的生活,却总是鸡飞狗跳、疲于奔命。

所以还是不要想太多了,只要想清楚今天如何过,重视眼前的人和事,因为担心未来而搅乱了现在的生活,只是杞人忧天,认真过好现在的每一天,也就够了。

而这个认真的程度,恒子说也不用太努力,只要抱着今天这样做基本就可以了的态度。每天都拿出100%努力去对待,是很累的,不能够长久,每天70%的努力,60%也行,让自己不那么疲惫,反而更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况且也很有可能会遇上不得不拼尽全力的时候,到那时,再燃烧吧。

我们都知道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起起落落,所以在接受逆境存在的同时,也应当知道:它们终将会过去,只要不停下脚步,想想办法,我们总会走过糟糕和黑暗,迎来顺利和光明的时候,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坚持认真走下去。

8.2《人间值得》:人间值得与否没有答案,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天

罗曼·罗兰曾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适用于那些真的觉得人间值得、乐观主义的人,现在更多的则是另一种悲观主义者: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人生的本质,于是不奢望不奢求,而是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这样便不会受到伤害,也能够平静地生活下去。恒子大概属于不太悲观的后者。

恒子几乎不追求基本生活以外的任何东西。“每天努力的生活,拼命做好眼前的工作。至于出人头地,享受奢侈人生之类的,完全没有时间考虑。”她这样自嘲地回顾自己的人生。

罗素说:“人可以是快乐的悲观主义者,也可以是抑郁的乐观主义者。”

人生,总归是自己选择。看你选择相信“人间值得”,还是“发自内心养成好习惯”,去面对这个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5286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