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朝代,它西与西夏、蒙古等国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它共传了十代帝王、享国119年,它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的朝代,然而,在我们从小就熟背的“唐宋元明清”的朝代表中,却并没有它的位置,它就是疆域辽阔、曾经鼎盛一时的“女真国”——大金王朝。
历史上的金朝,虽然只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却是“大三国”时代中,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在宋、辽、金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历史的走向之中,金朝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金朝从最开始成立之时的“女真国”,仅仅用了八年的时间,便攻克了辽国四京,更是直取燕京,曾经在中国北方称雄了两百多年的辽国成为明日黄花;而一向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北宋,在“文艺青年”宋徽宗的带领下,则是将“娱乐至死”贯彻到底,燕云十六州难以收回,并且沦为了自秦朝之后,版图最小的国家,风光不再。
纵使曾经这样辉煌,大金王朝的历史却是少有人提的,它似乎总是在以一个“配角”的形式出现于世人眼前。我们读《明朝那些事儿》,看《大唐荣耀》、《大汉天子》,每个王朝几乎都被后世后代进行过诸多的阐述和演绎,却鲜少有一本书籍或者一个影视作品,是以大金为中心,写一写这大金王朝的兴衰荣辱。
用“大历史观”书写中华民族的英雄故事
大金每每被提起,不是穿插于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爱过故事之中,就是写进《射雕英雄传》郭靖黄蓉坚守襄阳数十年的传奇之中,多是以蛮夷的形象出现,也鲜少有人知道,著名的卢沟桥其实都是金国修建的。
然而却有那么一个人,花了十四年的时间,20余次踏访金国故地,在大金遗址上行走了3万公里,翻阅了300余册史料而铸造了这一部《大金王朝》,他就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鸿篇历史巨著《张居正》的作者——熊召政。
熊召政说,公元二世纪的中国曾有过一个魏、蜀、吴鼎立的“小三国”,千年之后的公元十一世纪,中国的国土上又出现了一个“大三国”——辽、宋、金,这三个国家再加上西夏等地,整个版图面积足有1350万平方公里,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讲中华民族大多说的是汉民族的历史和故事,就像岳飞抗金会被称为民族英雄,而女真人就是异族的入侵。
如同《二十四史》中曾说,民族是不可分割的,熊召政正是用这些带着厚重感的文字来表达历史的价值观是也不应分裂的。所以,熊召政想要通过《大金王朝》的创作、通过辽宋金来反映整个大中华,以此来寻找历史演变的规律,勾勒民族融合的历史,他想要用《大金王朝》来反应一种大历史观。
然而对于熊召政来说,《大金王朝》的写作过程比《张居正》要难得多,那是因为写《张居正》只要注意明朝的汉文史料,而《大金王朝》因为涉及到宋辽金三个国家,就必须得考虑三类不同的行事、说话风格,三个不同的政治文化形态。也正因为如此,这部书可以说写的非常慢,慢就慢在光是史料阅读、古战场实地踏勘就耗费了熊召政七八年的时间,甚至在冬天的阿什河上实地考察时,留下了腿上的那道伤疤。
如此,他才得以将那段宋辽金争霸的大三国时代再次还原重现,让我们得以一睹千年之前这些人物的风采,也更为深入地了解了三国之间的政权更迭与变迁的缘由,《大金王朝》的字里行间之中,既有游牧民族特有的铿锵豪迈,又满是风情万种,熊召政将这段历史用小说的方式娓娓道来,精彩迭生。
如梦令——醉生梦死,终娱乐至死
《大金王朝》中,对于北宋的衰亡,熊召政有感于社会的过度娱乐化,想到了历史中的的相似事件,并且提出了“娱乐至死”的观点。
熊召政认为,农耕文明被游牧文明击败、政权更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社会过度娱乐化,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宋王朝曾经鼎盛一时,北宋当时的GPD在全世界甚至都是无与伦比的,占了一多还要半,却在“娱乐至死”的风气大肆蔓延之下,逐渐丧失了忧患意识和为民族思考及承担的能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宋徽宗赵佶是一个造诣极高的书画艺术家,他不仅发明了山水画的艺术门类、瘦金体,甚至还发明了热水瓶。但也不能否认,宋徽宗被冠以“青楼天子”的名号,也绝非冤枉了他,当真“昏君才子两相宜,不要江山要画词”,《宋史》中就曾这样评价:“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当时的北宋朝廷在宋徽宗的带领之下,奢侈淫靡,上至天子皇族下至官员百姓,大多空有聪明头脑却沉湎于生活享受。更是有被合称为“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横行于世,粉墨登场。
《大金王朝》对于北宋朝廷的奢靡从很多细节中体现出来,譬如太师蔡京家中的婢女的分工都极其细致明确,甚至连“切葱丝”都是有专人来做的,这并非是熊召政的戏说杜撰,在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就曾这样写道:“士大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焉能作包子哉!’”
以小见大,从做包子都要分工到“切葱丝”这样的小事当中,就可以反应当时北宋的奢华风气。宋徽宗不仅自己爱玩,更是带着满朝上下一起玩,管它什么祸国殃民的北宋“六贼”,怕它什么“青楼天子”、“行幸局”的臭名昭著,爱好艺术本无可厚非,但他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是皇帝,终是以娱乐至死、葬送了国家。
以古鉴今,历史的教训该去吸取,更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意难平——“海东青”的翱翔与陨落
同为游牧民族的大辽,也是马背上打天下,在辽国鼎盛时期,它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了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然而在辽天祚帝在位期间,信用佞臣,一味游猎,生活荒淫奢侈,又不理国政,在另外一个领域演绎了“娱乐至死”,宋徽宗是沉湎于个人享乐及书画艺术,而天祚帝耶律延禧则是喜欢携带猛禽骑马打猎。
《大金王朝》中提到过一段故事,就是天祚帝在被金兵追击的逃亡途中,丢下了自己的皇后萧莫谛于不顾,却不忘带着自己的“宠物”海东青。
海东青就是矛隼,是一种大型猛禽,它们体格健壮,飞的又快又高,有着像铁钩一样硬的喙爪,能捕获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飞禽走兽,有着“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的说法,《本草纲目·禽部》中也有这样的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
在辽国贵族之中有着用海东青捕猎的喜好,可是这一喜好对于天祚帝来说则更是来的狂热,甚至逃亡途中士兵饥饿至死,而天祚帝还在用马肉来喂哺海东青。
说来有些讽刺,“天祚”本意上天赐福,然而期望自己能够福运连连的天祚帝,却最终带着这个国家走向灭亡,他的荒淫无度、懒理朝政,也致使了宗室贵族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人民起义更是此伏彼起,整个大辽国政治腐败、人心涣散。
对于天祚帝因沉迷游猎、奢靡享乐而荒废朝政,清代文人沈兆曾用一首诗,借“海东青”讽刺了他的“娱乐至死”:“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盛世珍禽原不贵,每罗纯白献天庭。”
而曾为辽的世族大家、后投靠了宋朝的赵良嗣更是做出这样的评价:“天祚皇帝,耽酒嗜音,禽色俱荒。斥逐忠良,任用群小。远近生灵,悉被苛政。”
定风波——长白巍峨下的金戈铁马
寒风凛冽,冰天雪地。
暖炉之旁,当40岁的宋徽宗和李师师一起聊着诗词和茶艺、当47岁的天祚帝拿着马肉喂食海东青的时候,已经54岁的完颜阿骨打却在大雪纷飞之中啃着硬邦邦的、早已冻成冰坨子的麻薯子,攻占居庸关。
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英雄,他身强力壮,能一个人猎杀一直公牛;他励精图治,不惧环境的艰辛;他意气雄豪,是草原上翱翔的雄鹰。
《金史》中对金世祖完颜阿骨打也是赞叹不已:“太祖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金有天下百十有九年,太祖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传之子孙。”
在这样一位宽厚仁义、智勇双全的领袖带领下,大金将士在对抗北宋和大辽的几次战斗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女真人战斗力强大,更是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在辽国黄龙府被攻占之后,天祚帝率领70万大军倾巢而出,阿骨打以2万人去对抗,在护步答冈之战中英勇冲杀,死战不退,终使辽军溃败而退。
太原之战中,宋朝以最精锐的西军十八万投入解围的战斗,却惨败于完颜宗翰率领的区区三万金军的磨盘战术之下,几乎被尽数被歼。
还有汴京守卫战、富平之战……甚至到了最后,北宋的两位皇帝都成了金人俘虏,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更成了后世口中的“靖康之耻”。
如此强悍的一个民族,在《大金国志》都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女真人“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甚至在金国建立之前,就有一句话叫“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其实,大金得以逐渐发展壮大,与辽、北宋、西夏同载华夏历史,不仅仅因为他们强悍的战斗力,更因为其坚韧不拔,不耽于享乐的作风和意识,他们虽粗犷尚勇,却古朴豁达,兼容并蓄。
固然,大金王朝的建立对巩固和拓展东北边疆、进一步加强北方各民族的第二次大融合作出的不可磨灭贡献,同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我们身处于太平盛世之中更应去深刻思考的问题,玩物丧志终会“娱乐至死”,《清明上河图》中那繁华不可一世的泱泱大国却毁于当时被认为是“尚未开化的游牧民族”、“蛮夷之地”的大金,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于“娱乐至死”产生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