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白纸坊,城南造纸集散地,因纸而名,因纸而兴

白纸坊,城南造纸集散地,因纸而名,因纸而兴

白纸坊,白纸坊,因纸而名,因纸而兴。

白纸坊,城南造纸集散地,因纸而名,因纸而兴

白纸坊胡同

说到白纸坊,我们就不得不提一家始建于清末,至今闻名遐迩的百年老企业——北京印钞有限公司(北京印钞厂),代号五四一厂。它是今天白纸坊街道辖区内一家著名的老字号,位于白纸坊街23号,始建于1908年(原清工部火药局旧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采用雕刻钢版凹印工艺印制纸币的官办印钞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印制邮票的企业。原名“度支部印刷局”,1928年6月,更名为财政部北平印刷局。1938年1月26日,改称北京印刷局。1945年8月,改组为中央印制厂北平厂。

白纸坊,城南造纸集散地,因纸而名,因纸而兴

北京印钞厂南门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参与了第一至五套人民币和中银港钞、澳钞的设计与印制,为1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制了货币。设计、印制了人民币第一张塑料钞票——迎接新世纪纪念钞,以及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人民币纪念钞、澳门币纪念钞。如今,北京印钞有限公司成为具有设计和印制货币、增值税专用发票、支票等有价证券及油墨制作、票证号码机制造、安全印务等综合生产能力的国家大型骨干印钞企业。

北京印钞厂的南门躲在右安门内西街西侧,大观园的北侧胡同里。门前的小广场,宽阔,安静,停着很多职工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因为是周末,少有人来,铁栅栏门里绿树成荫,一派夏日风光。

厂子成立至今,始终有不少“热血青年”有去厂里学点技术,回来自己单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给政府添麻烦的想法。一来,怕厂子不答应;二来,怕公安不答应。大部分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符合辩证法。

白纸坊,城南造纸集散地,因纸而名,因纸而兴

北京印钞厂南大门

从为皇家造纸张,到民间纸作坊,再到国家印钞厂,白纸坊以不同的方式保留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令人赞叹。如今,街道专门辟出一块园地,成立了纸文化博物馆,诉说着白纸坊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白纸坊最有名气的地名,当然首选白纸坊胡同。它曾名纸房胡同,来源于元代礼部的官署名和造纸作坊名,附近居民元代以来主要以造纸为业,周边自然形成了以“白纸坊”为名的胡同群。《日下旧闻考》称“白纸坊居民今尚以造纸为业,此坊所由名也。”

白纸坊胡同西边原来还有一条造纸胡同,隔白纸坊西路与白纸坊街南北相望。日本人多田贞一在1944年出版的《北京地名志》中写道:“白纸坊,在外城财政部印刷局的正北侧。明《胡同集》(此处指明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也有白纸坊之名,乃据元旧称。今天,该地居民还是有半数以上以手工制纸为业。北京市内的所谓豆儿纸,就是此地产的。又,西南有黑纸坊。广渠门内残留有抄纸坊的地名。”这是日本人在侵华占领北平(北京)期间,追溯地名产生的文化历史,同时记录了该地在民国时期的经济活动。

白纸坊,城南造纸集散地,因纸而名,因纸而兴

中胜巷的胡同标牌

在白纸坊胡同东侧,还有东西向并排的三条小巷,由北至南,分别是中禾巷、中福巷、中胜巷。原来,解放前有朱中孚、朱中和兄弟二人,在菜市口经营中鼎和酱菜园,在此处买地建宅,形成两条胡同,取名为中和里、中孚里。当初均为死胡同,20世纪30年代末期,将东口打通。1965年改为中和巷、中孚巷。1981年改现名。中胜巷应该晚一些。同时期的应该还有中兴巷,南起中胜巷,北至中禾巷,是个与白纸坊胡同并列的小胡同。

白纸坊,城南造纸集散地,因纸而名,因纸而兴

中兴巷的胡同标牌

这一片地区正在棚改,大片的拆除着,都在围挡里面。偶尔的缝隙,可看见绿色的幕布遮盖在裸露的地面上,防止起尘。

白纸坊,城南造纸集散地,因纸而名,因纸而兴

中兴巷

解放前,崇效寺前尚有几家造纸小作坊,每逢农历三月十七日蔡伦诞辰,纸坊工人就聚集在祖师庙内举行庆典活动,香火鼎盛,热闹非凡。祖师庙位于造纸胡同内,为当时造纸公会所在地。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个地方还有晒豆儿纸的小手工作坊。

位于胡同南侧的白纸坊东西大街,是解放后修建的。《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显示,1958年曾一度称这条街为白纸坊东路、西路,现今是白纸坊街道重要的东西主干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0905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