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诗词解读:诗僧函可残菊四首:一枝残菊夕阳西

诗词解读:诗僧函可残菊四首:一枝残菊夕阳西

诗僧函可残菊四首:一枝残菊夕阳西

菊花是秋花,盛花期在晚秋,这种草本植物在深秋里迎着霜露开放,早在上古,就成了重要的是要两种的植物,其中大部分菊花野生开黄花,黄色的菊花成为季节的象征。所谓秋菊。

开花之后的菊花面临冬天的风霜雨雪,很快就会枯萎。但是人们喜爱菊花发现了它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花朵枯萎却不凋谢,依旧守护着果实,像一棵棵倔强在风雪中的头颅,直到枝干完全枯萎风化。而有菊花的地方,来年的春秋会茁生更多的花朵,生生不息。

但是正是菊花顽强的生命力和强悍广谱的药用价值,人们对菊花的审美延伸到枯菊残菊,超出了花朵本身,而是对这种植物由衷的赞美,是加入了人生情怀的深沉的精神审美。

比如宋朝郑思肖 的《寒菊》名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来写菊花那种抱花开落的自我坚守。

诗僧函可残菊四首赏读:不向篱间死,徘徊冰雪里

诗僧函可,明末清初人。他祖籍广东,父亲曾是明末高官。函可24岁出家原因不详,但是他一个方外之人却牵扯进了清朝文字狱第一案。原因是他带着是个徒弟从已经被清军攻占的南京准备出城回广东时,被搜出了包裹里有记录南京被破的见闻实录《再变记》以及南明皇帝的手书。

函可经历严刑拷打,只说是自己所为,朝廷查不出反清的实际证据,于是将他流放关外沈阳。这里荒寒,且永无回到南方家乡和寺庙的可能。他在这里生活了12年,创建冰山诗社,49岁谢世。

那么函可的诗是禅诗吗?不是,他一方面是高僧,在这个冰天雪地的关外拥有众多的爱戴者,听他讲解佛法,解脱穷苦之地人民的人生的苦恼,另外一方,他是有情感情灵魂的真实的爱国者,这种怀乡爱国的坚贞情怀从他的诗里分明饱满地透露出来。

可以这样说,函可当年带着《再变记》和皇帝手书出城,他一定是有目的。那就是告诉南方的人们亡国是怎样的惨烈,唤起人民的抗清。从他在关外也可以收到来自家乡抗清的信,以及家人惨死的消息,函可从来就不是一个四大皆空的僧人,僧人是他的职业身份,他是一个爱国者。

诗僧函可残菊四首赏读:不向篱间死,徘徊冰雪里

”残菊深秋里,无人雪一堆。

莫嫌憔悴甚,曾见十分开。“明朝·释函可《残菊二首·其一》

北方的晚秋,已经是浓浓冬天的寒意,这里冰雪早临,菊花开得短暂,枯萎得迅速。

晚秋在江南正是赏菊花的好日子,但是这里菊花已经开残,冰雪覆盖。

且这里荒寒,很少有人烟。

不要嫌弃菊花的憔悴,我曾经看见过它盛开的样子啊,何其鲜明傲然。

单独从这首诗来看,这首诗有着佛家的慈悲,万物平等,枯荣都是平等的,菊花虽然开败,也曾经有过辉煌。这是种爱惜生命的情怀。

从函可个人的角度,被流放在这冰天雪地的关外,从世俗的角度,也是一种别人眼中心理上的悲剧吧。但是这首诗有着隐隐的风雷气质,憔悴的是外表,不是菊花的精神,不是他的精神。

诗僧函可残菊四首赏读:不向篱间死,徘徊冰雪里

”世情偏爱菊,吾意独怜残。

暂收无限泪,权作片时看。“明朝·释函可《残菊二首·其二》

世上的人都喜欢菊花开的时候,风姿美丽,但是我却爱惜它的枯萎。

暂时收起无限的眼泪,让我对着这残菊花,好好观赏。

函可不是僧人吗?他为什么会掉泪?而且是无限的眼泪?是为自己悲伤吗?

函可作为僧人写下无限泪,是个奇葩事。是为自己的境遇悲伤?我想不是。

僧人本来修行就是解脱生死,可是当你见证过末世的惨烈,是菩萨也会落泪,何况函可心肠软,但骨头硬,他落泪的是故国江山,牵挂的是那些家乡的亲人。和尚虽然在道理上是四海为家,但并不是和世间隔断一切联系,相反慈悲之人,有愿意先入地狱的禅理。

只是函可他并没有神力,甚至挽救不了自己被困的命运,

这种无限类的背后是深沉的佛教情怀和爱国情怀。

但是枯菊之美,却让他安宁,却让他暂时安宁。这是因为什么呢?

诗僧函可残菊四首赏读:不向篱间死,徘徊冰雪里

”菊开人尽赏,菊残人尽弃。

我昔赏无心,今看有深意。

严霜摧其根,寒风吹不已。

岂独恋深秋,不向篱间死。

前芳恨莫留,后芳犹未至。

耐此朝暮心,徘徊冰雪里。“明朝·释函可《残菊·》

在这首诗里,他郑重表达了对枯萎残菊的喜欢。

菊花开始人们喜欢欣赏,菊花落了人们都嫌弃。我从前也没有将心思用在赏菊花开上,但是看见残菊,却觉得大有深沉的启迪。

严酷的霜冻摧折菊花的根,寒冷的北风来回吹动。

菊花这样枯槁站在风中,不肯完全枯死,并不是因为留念往事,想着昔日的繁华心有不甘。

开过的花已经开过,但是未开的花还在时间的路上。

正是这样盼望坚守的心思,让菊花忍受冬天的霜寒,徘徊在冰雪里。

这就是函可的答案。

他喜欢残菊,因为菊花残,但是它们在风中的盼望和坚持,是要用忍耐等待春天,是带着期望的等待,无悔无怨。

从个人的角度,在有清一朝,永无回归南方寺庙和家园的可能,从他二十四岁出家,他少年的辉煌早已经过去,甚至在出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他的佛教事业也是不错的,至少弟子众多,还算有相当自由,末世中他可以以方外人游走山川和城市,显然这些都失去了。

但是他对着枯菊有着宁静和理想,这个理想到底是什么?

支撑他最现实的理想,莫过于南方一波波家乡的反清起义,就像菊花开落连绵不绝。那是复国的希望,是爱国精神的传承。

他在这里平静等待,徘徊冰雪。

虽然清朝用铁血的方式镇压了他家乡的族人,但是有情一朝,这种反清斗争一直都在持续,他没有等到,但是一直用灵魂在守望。

诗僧函可残菊四首赏读:不向篱间死,徘徊冰雪里

登高过后冷凄凄,独向平原望眼迷。

已是不禁愁又见,一枝残菊夕阳西。”明朝·释函可《残菊·》

在沈阳关外,函可常常独立山头,向南眺望。他眼中是山下的平原,他心中是地图上的江山家国,望眼所到,远处烟雾迷离,但是在心中,他的愿望和希望寄托在那里。

他是望乡,也是望国。最温暖的春风应该是从南方的海面扬起,然后渐次绿遍大江南北,吹过塞外高原。

他就像一枝残菊在西风斜阳里等待。等待那一天。

从他通晓儒释两道,在太平时代,应该长寿。但是经过残酷的拷打又被送往寒冷的关外,函可的生命停止在49岁。

他是一位高僧,但在内心更是一位爱国者。

函可死后声名鹊起,小气的乾隆皇帝却非常震怒,凡是函可居住过的地方,有关于他的碑文一律毁掉,将函可的诗列为禁诗,想抹杀这位爱国僧人在人间的痕迹。

然而函可的诗像冰雪里的菊花一样,如同他的灵魂精神和理想,却压抑不住地流传下来。

诗僧函可残菊四首赏读:不向篱间死,徘徊冰雪里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7571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