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改变一生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要看!!

改变一生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要看!!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采用哲人和青年对话的方式,一层层铺展开问题,把阿德勒错综复杂的心理学与实际相结合,通俗地表达出来。

我读这本书时,每每有拍案叫绝之感,感觉之前的人生都是白过了。一本书,两天读完,第二天一直读到深夜两点,第二天早起,仍有心灵通透的欢欣之感。

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些看问题的视角,并且展现了生命的成长路径。读起来让人感动到想哭。在这里,总结一下,继续吸收,另外分享给你们。

另,这篇文章我希望你可以细读,读完有不明白的可以读原著,也可以联系我。但我希望你能理解。

如果我能有后代,我一定把它当家谱传下去,可惜我是个gay,没法传了,就贡献给你们吧o(╥﹏╥)o

—-正文

(这本书是对阿德勒心理学和哲学的一个通俗化呈现。其中观点,皆以阿德勒的理论为基础。)

众生皆苦,现在很多人都生活在泥沼之中,多有迷茫无助之感。可阿德勒却说:“人可以改变,世界极其简单。”

这话被人听了,可能会挨骂。这世界要是这么简单,还有这么多悲苦?

所以,本书的第一章就是讲述这个问题。

我们觉得世界艰辛,但你看到的并非“世界”本身。如果你觉得世界复杂,完全是因为你把世界看得复杂了。我们不是住在客观世界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如果你的世界呈现出复杂怪异的一片混沌,你可以通过改变自身让世界恢复其简单的姿态因为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是怎样的人。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段抽象的话吧。我们知道井水都是稳定在18°C的,但是夏天时候,我们觉得井水清凉,冬天的时候觉得井水温热。井水温度并没变,变得只是我们看问题的感觉。

那究竟怎么看问题,阿德勒给我们提出了“目的论”。

与之相对应的是弗洛伊德等人的原因论。原因论强认为我们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说的简单一些,就是我们现在的不幸,都能在过去找到原因。

比如,一个内向自卑的人,或许是生于一个强势的原生家庭。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导致他现在无法对世界敞开胸怀。

原因论是冰冷的,它告诉你你为什么成为现在的自己,却没有告诉你如何解决。(当然,我阅读量有限。这个评论或许有失偏颇。)

但是阿德勒明确否认心理创伤,发展出自己独到的“目的论“。

所谓的目的论,就是我们会为了某种“目的”而创造出相对应的心理情绪。比如说,一个宅男天天宅在家里,恐惧和人接触,也不想去工作。如果从原因论的角度,你恐怕就是要去追寻他的成长环境。但是按照阿德勒的“目的论”,宅男是为了“不想出门”这个目的才把自己变成内向和恐惧之人。

就像苏格拉底所说:“没有一个人想作恶。

每一个恶人在作恶的时候,并不是想去做恶人,完全是因为作恶这件事能给他带来好处。

所以,没有人想要愤怒、恐惧、悲伤、消沉,如果他们选择了这样的生活,一定是这些负面情绪能够带给他们好处。

再回到宅男的例子:

宅男的目的是“不想出门”,出门之后需要面对困难、面对人际关系,需要努力。想到这他就害怕,还不如就变成一个内向无用的宅男,这样就能顺利成章地待在自己习惯的地方。你瞧,当一个无用的宅男是有诸多好处的。

目的论最感人的地方在于它把责任拉回了当事人身上。我们现在的所有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要归咎于别人或家庭身上。只要你愿意改,人生就可以改变。

由此可见,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我们自己选择如何生活。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改变一生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要看!!

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第一步就是接纳自己现在的状态。不要一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上。不管你现在是什么处境,不要去想着去更换,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更新。

比如,你个子不高,你就别天天想着自己能长高点。你接受自己的处境,并且看看自己有没有别的长处可以发挥,你发现其实生命可以朝不同方向延展。你一个矮子,非得做个巨人,你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么。

其次,你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状态

我们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不过是因为缺乏改变的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选择新的生活方式,会对难以预测的未来充满不安。面对这种不安,人们选择了苟且。

因此,我们要有摒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我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成为一名小说家,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有限,所以才写不出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但真是如此么?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参赛这种方式保留出一种“如果参赛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既不愿意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意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事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有环境,我也能写。”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10年,他有开始用已经不再年轻或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倘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也许能够有所成长。就算梦想破灭了,也应该去做,而不是不断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

瞧,想要做小说家的他,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而难以获得幸福。想要改变的话,只需要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说到到这里,这里大家看到,通过“目的论”分析我们做事的目的,而后着眼于现在,对生活进行重新选择。这是我们改变的一个开始。更换一下我们看问题的视角,我们就能获得继续走下去的力量。所以,阿德勒说:“人可以改变。”

改变一生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要看!!

那第二章中,我们要讨论“为何世界很简单”了。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个世界为什么让我们痛苦。阿德勒又一个很革新、很基本的概念就是:“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个人的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都和他人有关。

举个例子,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自卑问题”。

在德语中,“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一个人觉得自己有价值,他就会自信。他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自卑感就来了。但是”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上,必须在人际关系中寻求。

要是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肯定不会自卑。但是有了其他人,就有了人际参考系,你就会在别人身上获得种种开心与悲伤。

既然问题都来自人际关系,那么反推回去,想要世界变简单,就是要把人际关系搞好了。

阿德勒把人际关系分成三大类:

1、工作课题(同事关系)

2、交友课题(朋友关系)

3、爱的课题(亲密关系、亲子关系)

那么如何把这三类关系搞好。阿德勒提出了一个直指核心问题的解决方式。

一、课题分离。

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要分清楚这件事是谁的事。对于别人的事不加干涉,着眼于自己的事情,这就是课题分离。

举个例子,A的父母对他的工作不满意,即使父亲大发雷霆,母亲痛哭流涕,他也不需要在意。因为,怎么看待他的工作是父母的课题,他没必要去管,也管不了。

在这个世界上,非常常见的一种违背课题分离的现象就是“追求别人的认可”。

你做了什么事,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无论他们是喜欢还是讨厌,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你不用去管。

课题分离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自由。

我们在生活中想要自由,想要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事,就一定要付出代价。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当你被别人讨厌时,恰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你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当然,不是自私和放纵)

课题分离,让我们明白,别人的情绪是别人的事,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就有理智去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平等和自由。

由此可见,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学会课题分离能让我们有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姿态。

在做到课题分离之中,我们要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共同体感觉”。

改变一生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要看!!

二、共同体感觉。

而所谓的共同体,可以是伴侣、家庭、学校、公司、国家…大到宇宙…可以有各个层面的共同体。

所谓的共同体感觉,就是把别人当伙伴,并在这个共同体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阿德勒认为: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时才会获得勇气。而价值只能在共同体之中才得以体现。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不是考虑“别人能给我什么”,而是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当你能为你所在的共同体创造价值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归属感和改变自己的勇气。

那么如何营造共同体感觉,有三步走。

第一步:培养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的核心是“课题分离”。它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做不到就诚实接受,然后尽力去做,不对自己撒谎。

自我接纳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你不能接纳自我,很容易在人际相处中越界或者被越界。人际正常交往的土壤就被破坏掉了。

举个例子吧,一个不能接纳自我的人总是强求人际关系。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无法与别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第二步:他者信赖

刚才说了,自我接纳是人际交往的前提,这个前提有了,只有我们无条件地信赖别人,才能构建更深的人际关系。

他者信赖要求我们无条件信赖别人,即便被背叛也要无条件地相信。

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想象一下,如果你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怀疑之上,你怀疑他人、怀疑朋友,那你的生活中就处处充满怀疑。带着怀疑的角度去看别人,如何建立更深的关系?

但是有人问了,那我信任别人,最后被背叛了怎么办。

答案就是上一步的“自我接纳”。只要你能接受真实的自己,看清自己能做什么,自己不能做什么,也就理解背叛是别人的课题,你管不着。你只需要做的就是信赖。

就算真正被背叛了,那你就尽管生气和悲伤得了。有时候,正是因为我们想逃避痛苦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深厚的关系。只有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强和别人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喜悦才能增加,人生的喜悦也才会增加。

做到前面两步,我们就能把别人当做真真正正的伙伴。如果能把别人看做伙伴,我们就能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找到了“我在这里”的归属感。

有了归属感之后,我们就要进行第三步—他者贡献

改变一生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要看!!

第三步: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很简单,就是对伙伴给予影响,做出贡献。

我们之前说了,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时才会获得勇气。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两步让我们找到了在共同体的位置,他者贡献则让我们继续在共同体中发挥价值。

但是这里要特别区分“他者贡献”和“自我牺牲”。

他者贡献是自由的,是可选择的。在他者贡献的过程中,并不是要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而是为了能体会到“我“在共同体中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但自我牺牲是被动的、无法选择的、不情愿的。但是如果你做好了前两步,他者贡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阿德勒说:“感受到对他人有用,就能获得幸福感。”

通过以上三步,我们通过“自我接纳”发展自立意识,通过他者信赖找到了自己在共同体中的位置,通过他者贡献对共同体有所贡献,因为有价值,所以我们获取了幸福感,并加强了我们的自我接纳。

这就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正循环。

如下图:

改变一生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要看!!

人际关系的问题解决了,人生的烦恼也就没有多少了,那么世界是不是也很简单了。

那么,人生很简单,世界也很简单,我们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呢?

改变一生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要看!!

生命是一场舞蹈

人生不是一条线,人生是连续的一个个刹那。我们只能生活在此时此刻。人生不存在目的地,过好每一个当下就可以。我们应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你既能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活在生命模糊而微弱的光里。

就像跳舞一样,认真对待每一个刹那,既不着眼于过去,不需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达到某一个地方。

好了,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还是不懂,记住下面一段话即可以。

就像旅人依靠北极星旅行一样,人生也需要“引导星“,只需要不迷失,不断朝着这个指针走,就能获得幸福。这颗星就是:他者贡献。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生活,无论有多少人讨厌你,只要你没有忘记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你的力量无穷大。如果你改变,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你来改变。

文毕。

看好记得给赞,有问题我提供在线解答服务。么么哒。

原文始发于:改变一生的《被讨厌的勇气》,一定要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70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