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 颜真卿《祭侄文稿》“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背后的血与泪

颜真卿《祭侄文稿》“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背后的血与泪

《祭侄文稿》通篇涂涂改改,却被誉为“天下第二大行书”,并且是颜真卿真迹传世,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作品,就是整个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作品,没有之一!

卷后题跋无数,古今称赞无数,大家都知道这件作品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颜季明所写的祭文草稿,去详细了解一下,就会发现“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背后的血与泪,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厚得多。

鲜于枢题跋

先来说说与敌人的仇恨。当年安禄山包藏祸心,起兵反唐,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一家镇守常山(今石家庄正定县),最终常山城破,侄子颜季明被斩首,颜杲卿一家三十余口人最终都被叛军杀害,准确地来说是被虐杀。

城破以后,颜杲卿誓死不肯低头,被叛军割去舌头依然吼声不绝,最后被肢解而死。两年以后,唐军收复失地,颜真卿才有机会托人寻得侄子的头骨,颜公当时,是对着装着侄子头骨的棺木,写下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之前的一句是“贼臣不救,孤城围逼”。既然是“不救”,前面的“贼臣”指的自然不是安禄山的叛军,而是当时的太原守将王承业。

安禄山起兵以后,颜真卿一家不顾生死起兵反抗,身先士卒打通了通往太原的咽喉要道。太原守将王承业却在上书的表文中,抹杀了颜杲卿一家的付出,将功劳据为己有。

颜杲卿

后来反贼围困常山,王承业有能力支援却据兵不出,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功劳事小,人命事大,颜公如何能不愤恨?所以写到“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这一段时,颜公的情绪是最激动的,其涂改的笔触也最重。

悲剧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颜真卿本人其实也是死于贼臣之手。写下祭侄文稿的25年后(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起兵反叛,攻陷汝州。当时朝内诸多大臣忌惮且嫉恨颜真卿的刚直,于是宰相卢杞挑头,上书唐德宗李适,让颜真卿只身深入叛将军中传达朝廷旨意。

颜真卿

明知此行有去无回,但是皇命不可违,颜真卿没有任何怨言。颜真卿德高望重,李希烈也曾对其软硬兼施,试图游说颜真卿,但是颜公对大唐的忠心,未曾有过半分转移。

一年以后,叛军形势急转直下,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被诛杀,李希烈怒火中烧,派人将颜公缢杀于大牢之内,颜公享年七十六岁。

颜氏一家满腔热血,若大唐需要不敢自留半分,虽九死未悔。是他们的血与泪,最终成就了《祭侄文稿》,也成就了大唐的傲骨与末世最后的尊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678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