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三伏古诗五首赏读,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

三伏古诗五首赏读,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

农历的六月中旬,小暑节气还含着另外一个古老的节日和时段,就是三伏中的初伏。

三伏并不是一天,是指的一个时段,从夏至第三个庚日算初伏,到立秋的第一个庚日算末伏,时间长达30和40天。

在古代,三伏的初伏那天是个大日子。因为从唐宋两朝的资料就可以看到,这天官方是放假的。也就等同于是个重大的节日。

实际上,从古代的文献和文学中,这是个日还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的西周,甚至更古老。

我们来看伏字,实际这个文字目前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金文上,和现在区别不大,前面是个人,后面是条狗。也就是人管理犬类,或者已经驯化的狗。

人类驯养犬类大约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

三伏古诗五首:三伏金藏暑正隆,古云伏日当早归

记录周朝礼仪的《周礼》有专门负责养狗的官员,称为犬人,不过他们的职责是养殖颜色纯正,膘肥体壮的食用犬,用作祭祀上的肉类。其中犬人,归在了“秋官”,是说明使用狗的祭祀多在丰收成熟的季节。而其中有种祭祀,叫“伏祭”,又叫“行辕祭”,就是杀狗祭祀道路,以求行路通畅。古代要致富,也先修路,牺牲的就是忠诚的犬类。

《礼记月令》说季夏六月“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说的是什么呢,农历六月,养好祭祀用的牛羊鸡犬,去供应山川四方之神,皇帝要祭祀祖先和社稷。皇帝往往六月去拜山,出行前杀狗,称为伏祭,拜神灵和祖先,都用得上狗。可怜的狗狗。

不过后来周王朝没落,这些祭祀就荒废了,直到秦国崛起。

最隆重的伏祭,是秦国秦德公在国都雍设立的,他首先问卜神灵,这个地方是否宜于建立国都,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立马举行盛大的伏祭,并确定了六月伏祭的日期,用三百头牺牲,祭祀此地山川神灵,然后,在都城的四个门,杀狗进行路祭,辟邪,表示各种瘟疫鬼魅不要靠近。

所以正是这样酷暑中伏祭的存在,一,表示国都的诞生日,二表示求得神灵保佑,三,是提醒国民在此阶段慎重小心,伏藏养生。

这就是三伏,伏天兴盛流传的源头。

三伏古诗五首:三伏金藏暑正隆,古云伏日当早归

秦朝短暂,汉朝接替了秦朝,而风俗已然养成。

所以才有了汉武帝和东方朔在伏日的趣事。初伏这天,皇帝赐肉,没准里面就有狗肉。但是到了黄昏,还有重要的官员没有来,东方朔,就自己拿着剑,割掉其中一块,跟其他人说“伏日当早归,我先走了。”结果第二天,汉武帝老着脸说,我还没有分下来,你就先拿了走,你几个意思?东方朔贫嘴,说,我昨天私自割肉,虽然无礼,可是我看起来气势赳赳,又是刀剑,又是匆忙,可是我割得不多啊,我是回家安慰老婆们她们可等了一整天啊。汉武帝笑起来,另外给了东方朔酒一石,肉百斤。

那么可以看到,在汉朝,伏日民间,就是一个节日。皇帝大热天何来这么多的肉?还是在依循古礼,做祖先和社稷的祭祀。这是祭祀完了之后的分配。

三伏古诗五首:三伏金藏暑正隆,古云伏日当早归

”轻衣不重采,飙风故不凉。

三伏何时过,许侬红粉妆。“魏晋 · 无名氏《子夜四时歌 其十九 夏歌二十首 》

这是魏晋时代的民歌,三伏已经纳入了日历,成为人们夏天的一部分。

三伏在晚夏早秋,是一年最难捱的日子。

衣裳尽量素净轻盈,连华丽的颜色,此时都令人烦躁。

就算是起了大风,忽然是暖风,这日子。

这三伏为什么如此漫长啊,什么时候三伏过去,我可以轻松打扮自己?

大汗淋漓的夏天,好颜色藏不住,当然瑕疵也藏不住,那是很多自卑女孩的噩梦苦夏时段,因为脸上不能搽粉,身上不能用服装修饰身材。

何况大暑天,往往被要求困在家中,哪里有社交机会?

盼秋如同盼望春天。现代女孩依然会有这样的抱怨。

三伏古诗五首:三伏金藏暑正隆,古云伏日当早归

在唐宋,这种杀狗过夏天伏日的做法,渐渐式微,但是伏日代表秋天将来,酷暑正浓,提醒人们,像秋天一样潜伏,循序渐进度过最炎热的晚夏早秋。

所以唐宋对三伏的解释,倾向是土润金伏,夏秋换季之时,最难度过的高温阶段。

所以唐宋的三伏,是避暑的日子,当然不会天天放假,但是初伏放假,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醒避暑,

”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

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

颁冰无下位,裁扇有高名。

吏部还开瓮,殷勤二客情。“ 唐 · 包佶《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 》

唐朝官员伏日放假,但是还是有值守的。

比如这三位,就留守在中枢衙门。都是高官。

如此六月的炎热,是所谓夏至后三庚的初伏节。

白天坐着就几次衣裳被汗透,家家户户的席子枕头,恐怕此时都不凉快。

好在朝廷此时发了夏天的冰块,连最莫等的官员,都能享受。

有着部门还发了扇子给官员以及眷属,这是做官的想着下属。

最可爱的是,这两位吏部的同僚和我一起值守,不忘记带了夏天饮用的酒,来给我消暑解渴。

古代的这种夏酒,多半是米酒,度数不高,清甜发汗,反而消暑解渴。

三伏古诗五首:三伏金藏暑正隆,古云伏日当早归

”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

倦眠身似火,渴歠汗如珠。

悸乏心难定,沈烦气欲无。

何时洒微雨,因与好风俱。“ 中唐 · 权德舆《病中苦热》

三伏的天气,是季夏早秋,一年中最高温高湿的日子,人就像生活在巨大的炉火当中,无处可逃。最怕的,是中暑,因为中暑也可以死人,第二就是怕体质虚弱的人,扛不住这样的气候,加重病情。古代没有抗生素,一点小病,在这样的时段,都可以酿成大病。就算是感冒,许多人都有心得,夏天的感冒,不但让人难受,而且很容易病程延长。

可怜的权德舆,就是在三伏天里病了。

身上倦怠,而如同火烧,这是典型的发烧症状,就想喝点汤汤水水,可是还没有到口,自己已经又累又热又乏,脸上有汗,但是依然觉得自己在发烧。

心慌气短,烦闷,呼吸困难。

我盼望下点雨啊,哪怕小一点也行,我盼望来点风啊。

古人没有空调,这三伏天病得让人心惊胆战。

三伏古诗五首:三伏金藏暑正隆,古云伏日当早归

”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

禁中自有清凉地,不借麻姑避暑宫。“北宋 · 王仲修《宫词 其三十二 》

这首诗雅正明晓。

三伏天,金气深藏,暑气蒸笼。

那天上的云彩在阳光下,如同火烧,这是早晚的太阳和火烧云。

但是人间的皇宫,自然会有最清凉的地方,不用去高山避暑。

无论北宋南宋,经济都极其繁荣和发达,前朝难以下到民间的冰块,市面就有卖的。

这是因为诞生了以启冰,运冰,藏冰,卖冰,卖冰水,卖冰镇小吃的产业链。寻常百姓都可以在夏天卖到冰块,街面上各种冰饮。

作为皇宫,自周朝就有专门供给皇家的冰,因为珍贵,也赏给臣子。

但是到了宋朝,皇宫不仅仅是水榭荷花,竹林避暑,大量的冰块堆砌在堂屋卧室里,这是帝王家庭的享受。

所以不必舍近求远,去山川避暑。

三伏古诗五首:三伏金藏暑正隆,古云伏日当早归

”古云伏日当早归,况今著令许休假。

能来解带相就饮,为子扫月开风榭。“北宋 · 欧阳修《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庆历五年)》节录

欧阳修必定看过东方朔的诙谐,东方朔当时就说,伏日这段时间,民间风俗是早点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太久。

何况宋朝也将伏日,定为假期,官方休假。

但是欧阳修没有回家,很多官员在外地做官,也是以一方水土为家,安心工作。

衙门的人都放假了,他约着官场好友,一起去衙门的后院赏葡萄石榴,喝酒聊天,度过这三伏之初的假日。

伏日当归,当然是含着对于生命的重视。

但是欧阳修此时,将做官的苦化作了享受,邀约朋友,赏风月,避酷暑,也是一种难得的美好。

更何况蓁蓁后院,石榴满树,葡萄爬架,红尘中心静,又有好友,将酷暑化作了心情的风月之美。

三伏古诗五首:三伏金藏暑正隆,古云伏日当早归

回到三伏最初的起源,我倒心疼那些为了人类劳累忠贞的狗狗。

虽然传说中狗血辟邪,但是还是相当残忍。

好在,人类的文明是向前的,看着狗狗吐着舌头趴在地上,我们只是觉得这天气太热了,有心的人,也会给狗狗冲凉洗澡。

让我们和自然 生灵一起平稳度过,最炎热的三伏天时段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446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