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郑州城事 / 郑州黄岗寺那个年代是菜区

郑州黄岗寺那个年代是菜区

曾经记忆中的菜园

郑州黄岗寺那个年代是菜区

小时候,我那个村黄岗寺还是农村,而且还是“菜区”。当然,不光是菜区,还有粮田。粮田还分内田和外田。内田在郑密路以东。外田在金水河西岸台地。最初记事的时候,村里是集体生产。农民上工听钟声。一个老大爷敲钟。这个老大爷家是在黄岗寺寨墙附近住的。敲的钟是挂在核桃树下的一段“铁轨”,用的是锤头。从菜地里摘下来的菜都装进大竹筐里。西红柿红艳、花菜雪白、黄瓜碧绿,辣椒尖尖的,茄子圆圆的。小孩子不能着手,真是吸引人呀!这些丰收果实要送往城里的。那时家里也吃菜。妈妈做饭时,做的菜叶吃起来很苦涩,原来是“洋白菜”的头一层叶子。当然,也吃其它叶子,例如洋葱叶子,白菜叶子,吃的都是最外皮。当时哥哥上中学,少年气盛,常常埋怨,摔锅打碗的。

那时候,人们送菜到城里。要用架子车。车前后有荆包,绳子揽着。当然也有用汽马车的,也是用荆包揽着。尤其到了冬天,郑密路送菜的队伍络绎不绝,就像一条条长龙,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我老爸当时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就是一边教学生,有闲余时间就干农活。老爸送菜的时候,我也吵着闹着要去,坐在架子车上面,心里可高兴了。后来听说,往城里送菜记工分。分开队以后还送,不记工分但给菜票,年底到生产队可以换钱。那时候每逢过节过庙会,生产队都会分粮,分油。那时候“社员”都排着长长的队,十分热闹。分开队以后,到了冬天,快下雪了,白菜萝卜都运回家里,床底下,桌子底下,角角落落到处都是白菜、萝卜、洋葱、土豆。老爸瞅准时机,才愿出手卖掉。老爸还有自己的客户,那个客户就是河医附近王立砦“郑州柴油机厂”的,一下子要很多,帮助老爸解决很多问题,菜票还多给。

那时候,村里也有麦田、谷地、玉米地、高粱地等等。但是种粮任务不是最重要的。我家种过小麦、玉米、黄豆、绿豆、豇豆等等。麦子熟了打过场后,装进袋子里生产队要过秤做记录。粮食要上交一部分,运到齐礼阎粮所。粮所就在齐礼阎中街十字路口东南角。只是我记事起,不怎么交公粮。那里啥情景也不怎么记得。不交公粮,家里吃不完,就拿去换本地区没有的大米来改善生活。

其实那时虽然种大田,但是种菜才是曾经郑州城南的最大特色。记忆里阎垌大姑家、老鸭寨小姑家都种菜。二姑家是路寨的,我记事以来就不种菜了。不过路寨村也有种菜的历史记忆,这一些不但在乡志,而且在村志上都有一些记载。亲戚见面交谈,常常重温曾经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郑州黄岗寺那个年代是菜区

史志上记载的菜区

《齐礼阎乡志》记载:说到蔬菜历史演变,齐礼阎乡位于郑州西南近郊,是郑州市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质好,适应多种蔬茶的生长。据《郑县志》记载的蔬茶品种就有:葱、蒜、韭、芥、萝卜、南瓜、冬瓜、芹、菘、金针……等30余种,足见古代当地蔬菜生产就有一定的基础。当时特产是红萝卜,洋葱头从解放前就装车运往广东、香港,外运东南亚一带。甚至解放后仍不断有外贸局驻扎该地收购蔬菜,运往广东香港换取外汇。

当时路寨距离城关较近,经常有村民挑菜进城买卖。菜王村种的白菜很大,而且村子因为种菜得名。《路砦村志》还记载了抗战时期,日本兵在在路寨开过蔬菜株式会社(股份公司的意思),专门抓附近乡民为他们无偿劳动。有的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北伐与郑州碧沙岗》中记载,碧沙岗守园任葛绍武曾经被迫给日本兵送菜,遭到殴打,吓得以后不敢抗战时期再种菜。我手中的《大岗刘乡志》对菜区也有相当大篇幅的描述。这些描述写的是解放后的历史。菜农们科学种田,采用温室、阳畦、地膜覆盖、架设小中大型弓棚和太阳能温室等科学栽培技术。这些技术成果我当然亲眼目睹。我的叔叔就是当年的种菜高手。他家阳畦、温室、大棚、大中小弓棚都有。叔叔和婶婶每天都很辛苦劳作。当时黄岗寺村里的种菜成果还上过《郑州晚报》,也上过郑州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张魏寨东南地还建立了科学蔬菜研究所,专门服务菜农。邻村王胡寨种菜更是有名,甚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南也门总统在农业部长沙风的陪同下前来参观考察。在当时,参观王胡寨大队的还有其他代表团,多达600多次!始终有日本、美国、法国、英国、苏联、荷兰、加拿大、朝鲜,南也门等国。南也门共和国总统鲁巴依的到来,欢迎仪式最为隆重!《齐礼阎乡志》这样记载:“手持鲜花、彩带、载歌载舞,热烈地欢迎来自非洲的远方客人,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真挚、深切的友谊!”当时的王胡寨是“一面红旗”,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实现了“大地田园化”。

承包到户的菜园

郑州黄岗寺那个年代是菜区

在我的记忆里到处是菜园。陇海路西头和嵩山路南头,粮食学院家属院以北以西,除了村庄,都是菜园。也就是说农行大厦、报业大厦都是农田。甚至,连郑州市政府北边都是农业实验田。整天见到喷洒水浇农田。至于小李庄、张魏寨、高寨、佛岗、东耿河、齐礼阎、黄岗寺、荆胡、后河芦等等更不用说了,全都是菜园。往南刘砦、袁砦,甚至贾寨都是菜区。黄岗寺西南罗沟、王庄等地属于“南乡侯寨”,只种粮种果不种菜。他们交的是公粮。学生农忙还放假。

包产到户后,菜农种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那时,我家的菜园种过黄瓜、西红柿、长豆角、短豆角、西葫芦、冬瓜、南瓜、包菜、萝卜、白菜、茄子、辣椒、花菜等等。老爸为了提高收益,专门种植青菜,生熟周期短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能市场买卖。才开始时候,菜农们的积极性很高,就连小孩子也不住气往菜园里跑。除了给大人们送饭,就是到了菜园里可以生吃黄瓜和番茄。大人们也不怎么管,主要管的是“外人”。为此,在地头还搭起高高的“天棚”,用来“瞭望”防“贼”。天棚里还搭着“蚊帐”,晚上还要值夜。我叔叔的菜园和我家的相邻,后来他用临近中原窑厂的地和我家互换,他改了温室、大棚,大中小工棚。农忙的时候,亲戚朋友都给他家帮忙。他家的菜园产生很好的效益。

那时候买菜的地方很多,黄岗寺南边的集市、中原窑厂的农贸市场。我爷爷年过八十,还在黄岗寺集市、中原窑厂卖菜。当然也去城里。我是初中生的时候就去城里卖菜。我的姐姐,我的堂姐都卖过菜。到兴华北街,当时兴华北街绿城广场东边还不是城市街道,是土路。到桃源路卖菜,那时候鼓励农民贸易。中原路集贸市场、碧沙岗公园门前都买过菜。我老爸卖菜跑的地方更多,河医附近的柴油机厂,郑纺机都去过。农民得积极性十分高涨。只是,让人尴尬的是,黄岗寺村人卖菜不能真实回答自己哪里的,顾客听了,会表情奇怪,然后一言不发走开,从而产生交易失败。

郑州黄岗寺那个年代是菜区

尾声

如今,黄岗寺城中村已经改造多年,现在村民住进大厦新居,吃粮吃菜也要和广大市民一样要购买。但是曾经的岁月至今让人难忘,村民回忆起来,就像才发生在昨天。

郑州黄岗寺那个年代是菜区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9522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