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诗词解读:诗僧函可雪诗两首:我心与雪何相似,雪来见我如有情

诗词解读:诗僧函可雪诗两首:我心与雪何相似,雪来见我如有情

诗僧函可雪诗两首:我心与雪何相似,雪来见我如有情

“天上纷纷雪,山中树树花。

尽道梅花胜似雪,我见雪花胜梅花。

梅花开必著梅树,雪花下来随所寓。

不择高低长短枝,有风即去无风住。

纵使风吹树尽空,在地还与在树同。

本来清白谁能污,一任飘飘无定踪。

梅花虽好能几日,开落荣枯情不一。

君不见罗浮山下梅花村,师雄卧处生荆棘。 ”明末清初 · 释函可《雪花歌 》

诗僧函可雪诗两首清赏:尽道梅花胜似雪,我见雪花胜梅花

世人都将梅花比作雪,总说梅花胜雪,但是只有诗僧函可说,我看见雪花胜过了梅花。梅花开的时候只能在梅花树上,而雪花飘下来的时候,四海为家,雪花他不管是长枝短条,都不加选择地落下,有风的时候被吹走,无风的时候就留在枝头。

就算是风将树上的雪吹干净,但是雪花留在地上,依旧洁白无悔无怨。

雪花本来就很清白,谁能将它污染,它飘来来去,来去没有痕迹。

梅花虽然好,却没有几日,有开就落,你难道不知道,罗浮山下的梅花村,那梅花仙子的地方,长满了荆棘啊。梅花仙子再也不见踪迹。

这首诗看起来很另类,也仿佛不够唯美,但是充满的一种流荡的气息,甚至隐隐还有悲郁感。

因为这是诗僧函可用生命写的诗,写的是他自己。

函可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高僧,他是一位爱国的诗僧。

诗僧函可雪诗两首清赏:尽道梅花胜似雪,我见雪花胜梅花

他本来是明朝礼部尚书韩日缵的儿子,因为父亲病故,他目睹了晚明种种黑暗动荡的现状,深受刺激,29岁出家。但是他没有想到明朝那么快就灭亡,34岁,崇祯自杀,清军入关。他以“剩人”为名,带着弟子前往南明首府南京,目睹了南明在清军的铁血下覆亡,写下了记录南明抗清《再变》记。他带着福王的信件,在出城时被清兵截获,严刑拷打之后,他被顺治帝流放到苦寒的塞外沈阳。

函可是哪里人呢?广东人,罗浮梅花山是他的故乡。

在沈阳,这里是没有梅花的,冬天里只有漫天的风雪。函可作为清朝的罪人,他是不可能返乡的,故国梅花只能在他的梦里,他冬天相伴的,只能是树树雪花。

而这首雪花诗,代表了他的真实的状态,已经不可能像梅花那样回到故土,但是做个雪花也不错,虽然随风飘荡,但是不改冰雪本色,自然清白。这个清白,不是对于清朝而讲,这个清白,是说他无愧先贤和祖国。

梅花是中国传统的爱国之花,函可这里说雪花胜梅花,并非贬低梅花,而是他已经是飘到北方极寒地区的雪花,这里梅之不存,但是雪花同样能代表他的灵魂。

而最后一句,说罗浮山,其实这里有个很惨痛的事件,就是他的族人反清,几乎全部被屠杀,函可辗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痛苦。然而更坚定了他自己像雪花一样,用无痕大道教化这里的人民,用清白圆满自己的一生。实际上函可在这里结社吟诗,留下的千山诗,都是爱国的吟咏。

诗僧函可雪诗两首清赏:尽道梅花胜似雪,我见雪花胜梅花

“山巍巍,雪霏霏。

日夕随风栖涧石,夜寒和月照岩扉。

山杳杳,雪皎皎。

雪在山头雪更高,山头有雪山逾老。

老僧爱雪兼爱山,岁岁山中自掩关。

每到冬来必见雪,每到见雪必开颜。

我心与雪何相似,长欲空山抱雪死。

纵令骨化定为冰,直至魂销应作水。

我常对雪寂无声,雪来见我如有情。

是时天地苦冥冥,山僧作歌山雪听。”明末清初 · 释函可《山雪歌 》节录

函可并不是老僧,他谢世的时候,也不过49岁,在沈阳山中度过寒苦的十二年。

诗僧函可雪诗两首清赏:尽道梅花胜似雪,我见雪花胜梅花

但在这首诗里,他以老僧自居,将冰雪山川融入了灵魂之中。在这里,生活条件肯定是不好的。顺治放了他一马,无非是做表面文章,怕杀僧人引起更大的震动和非议。

但是函可在这里,忍受了不同于南方恶劣的气候,将家国惨变的痛苦凝注成诗,他经历故国沦丧,亲人死亡,称为老僧,是心理上的沧桑。

在朋友圈里,他并不忌讳自己就是明朝的遗民,就在这风雪的山中矢志不渝。

这里没有梅花只有雪,然而已经如雪的他见雪开颜,爱的就是这样冰清玉洁。

所以这里才有了愿意空山抱雪死这样的嶙峋骨感。实际函可并非枯僧,相反他创建了“冰天诗社”,有各类诗人三十三人,大多数是因为得罪朝廷谪戌到这里的文化名流,托物咏诗,缅怀故国,互相守望。

函可精通佛教教义,开坛说法,弟子众多,声名日广,诗文流传,也算是他雪心如水,流散人间。在圆寂的时候,他说了一个临终偈:

诗僧函可雪诗两首清赏:尽道梅花胜似雪,我见雪花胜梅花

“发来一个剩人,死去一具臭骨。

不费常住柴薪,又少行人掘窟,

移向浑河波里赤骨律,只待水流石出。“

反正我是没有看到佛教玄妙的含义的,是说自己是明朝剩人,不要焚烧,不要土埋,把遗体放在小辽河里,不要任何穿戴。等待着天下清明那天,见证他一生的清白。

在我的解读里,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僧人,因为他的信仰不是虚无的极乐世界,是他的故乡,是传统的爱国,是坚贞的等待和守望。

或者他的弟子懂。

还有一个人懂,就是乾隆。这个疑心深重的皇帝,自然明白函可的所作所为。

函可死后100多年,乾隆大兴文字狱期间,函可的诗集《千山诗集》被查抄,他住过的寺庙也全部被拆毁。

不过,任乾隆怎么折腾,函可的诗还是流传了下来。

因为忠贞之骨,必然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崇敬,那是中华民族爱国的精神底色,如同山中的白雪,晶莹本色,如同水中的石头,必然水落石出。

尽道梅花胜似雪,我见雪花胜梅花。

我心与雪何相似,愿得罗浮共花开。

其实函可是终生思念故乡的梅花。

诗僧函可雪诗两首清赏:尽道梅花胜似雪,我见雪花胜梅花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8275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