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银蟾与丹桂,齐语任闲评:同样是秋天的月亮,中秋拜月和秋分祭月,到底有何不同?

银蟾与丹桂,齐语任闲评:同样是秋天的月亮,中秋拜月和秋分祭月,到底有何不同?

同样是秋天的月亮,中秋拜月和秋分祭月,到底有何不同?

中秋节和秋分节气,都是月亮的盛典,你知道区别吗?

“少采当秋仲,禋宗重夜明。九经循白道,万物荷西成。

朔魄将临望,亏轮本是盈。银蟾与丹桂,齐语任闲评。” 《乾隆十三年御制八月朔日秋分夕月诗》

一首乾隆的祭月诗,区分了秋分祭月中秋拜月,皇家和民俗的不同

先来看一首乾隆皇帝的诗。虽然很多人诟病乾隆皇帝的诗作多而没有较高的文学水平,但是不可否认,他的诗可以作为第一首的宫廷资料,宛如皇帝的自白。

那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看看标题,就会把你绕糊涂。

乾隆十三年,这没有问题,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38岁,登基13年,已经是资深皇帝。

御制,也没问题,是皇帝自己写的诗。乾隆皇帝酷爱作诗,且这一首就在他自己的诗作里,被人代笔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这个皇帝非常自负,只有他瞧不起别人的。所以他的诗自己操刀,好不好,都不允许别人置喙。

八月朔日,这是什么指的农历八月一日。

八月朔日秋分,是指这年的秋分,在农历八月一日。

秋分,是中国农历上重要的节气,就是太阳从北到南运行,直射赤道的节点,从这个点开始的十五天,都叫秋分节气。而秋分到来的这个节点至关重要,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个支撑点。因为此时昼夜平分。 秋分日又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所以叫做“秋分”

秋分夕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是指秋分这天晚上祭祀月神。

有人说,祭祀月亮不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吗?也对,也不对。

一首乾隆的祭月诗,区分了秋分祭月中秋拜月,皇家和民俗的不同

说对,中秋节祭祀月神,是千百年来民间的风俗。

说不对,国家和皇家的祭祀月神,正儿八经是在秋分。其源头,是上古流传下来的秋分祭月传统在民间的流变,但是自周朝到清朝,皇家皇帝是祭月,是以秋分为重要的时间段。这是国家礼仪。

乾隆皇帝是这样写的:

“仲秋月我穿着黑白两色郑重的礼服,来到月坛。

自古祭祀天神祖先,都看重祭祀月神,我也看重。

这世上所有的轨迹,不能忽略月亮的运行,因为有了秋月,才有了万物的丰收。

初一的月亮,马上就要看见了,这不满的月亮本来就是征兆着圆满,代表着丰盈。

那民间传说的月宫蟾蜍和桂花,只是传说,就让世人去评论吧。”

这首诗,写了一个帝王的郑重和清醒。他的祭祀,不关于蟾蜍桂花这些神仙传说,神话故事,而是有更高的准则和依据,因为秋分代表着日月的轨迹,是人间历法和社会活动建立的一个重要支撑框架点,而他作为皇帝,必须维护这一古老而郑重的秩序,这是皇帝的权力来源也是职责。

其中也谈了秋天月亮的运行,代表着丰收秋天的来临,祝祷秋天的丰收。

这是皇帝皇家秋分祭月的核心。

一首乾隆的祭月诗,区分了秋分祭月中秋拜月,皇家和民俗的不同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看起来简单十几个字,但是却非常郑重,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礼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北西南四个方向。而北京西面的月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秋分祭月的场所。

以皇帝为主要祭祀主持人的秋分祭祀活动,分外隆重,具体每个朝代细节会有所变化,但是越往后走,越繁复。比如北魏,用白羊做牺牲,明朝祭祀月神的祭品祭器祭服都是白色。

乾隆皇帝既然亲自祭祀月神,盛世青年君主,全套的仪仗自然是不能少的,浩浩荡荡前往月坛。

秋分祭月,在秋分日的亥时(大约在21点到23点),朝日迎神四拜,饮福受胙两拜,送神四拜;夕月迎神饮福受胙送神皆再拜。

然后完成仪式,浩浩荡荡回宫。

一首乾隆的祭月诗,区分了秋分祭月中秋拜月,皇家和民俗的不同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八月初一的月亮并不圆啊,但是那又如何?明朝皇家祭祀月神,考虑到皇帝也比较劳累,采取三年一大祭的形式,就是每三年,皇帝得亲自出马,平常年份则由文官代为祭祀,但是该有的郑重和排场,除了皇帝的仪仗,一样不能少。

很多年份的秋分和八月十五相隔不远。

“银蟾与丹桂,齐语任闲评。”这里也可以看到乾隆皇帝清醒知道民间风俗和国家祭祀间的不同。

这一次的秋分节在农历八月初一,但是更多年份的秋分节在八月十五左右,很多人也会认为皇帝去月坛,是祭祀八月十五的嫦娥和月神。乾隆皇帝知道,但他更知道是一种不同。

那么民间八月十五的祭月,是从秋分的祭祀流变而来,其中重要的祭祀月神和祖先,是古老秋分祭祀的演变,因为时间段比较靠近,所以中秋节祭月,涵盖了秋分的内容,比如祭祀先祖。

对着一轮最美的中秋明月,更有实在和虔诚感。如果皇帝在秋分是感恩天道有规律的运行,带来稳定的统治,老百姓在八月十五更感恩月神带来的丰收,团圆,喜庆。

一首乾隆的祭月诗,区分了秋分祭月中秋拜月,皇家和民俗的不同

西安:月上角楼

实际上,乾隆也欣然享受中秋节宫廷流行的祭月和拜月,并再次亲自行礼。

比如乾隆四十三年的中秋节,在盛京,也就是沈阳行宫,八月十五日酉初,就有拜月的供台摆开,其中有月光码两边(月神画),供子母藕一对,供桌后桌边上供黄豆角两把,这是专门给兔子神的。还有瓜果香炉。

乾隆至供前拈香行礼,与上奠茶、酒,送焚化。毕,随撤供一桌。大月饼(十斤重)遵例收贮,除夕共进。随将三斤重月饼两个呈送。切一个,托一个,用金龙盒盛,送上进。毕,赏随营妃嫔等位。

不过这次中秋节拜月神,和民间的风俗是相当接近的。这个肯定和秋分的祭月是两个概念。

乾隆此时已经六十八岁,他的生日也在中秋节之前的八月十三日,这带着浓浓家庭味道的中秋拜月,不是一个皇帝的身份,是一个家庭长者,愿意相信一切圆满,愿意相信大家都说的有那么一个太阴星君冥冥中的存在,保佑他的家庭家族吧。

民间八月十五的祭月和赏月,则更热闹和欢快。

拜祭月神,祭祀祖先,合家吃月饼团圆饭,然后出门赏月。有朋友一起的兴致飞扬,沐浴在月光下,有情人这天也分外甜蜜,因为月圆人更圆。

远离家乡或者孤独的人,到底中秋的月亮是绝好的安慰,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代表我的心。孤独酿就绝美的相思恋乡情怀。

就算是有风有雨,也不打紧,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六,十七的圆,实在没有,总有一轮明月在心里。

一首乾隆的祭月诗,区分了秋分祭月中秋拜月,皇家和民俗的不同

中秋节和秋分节气,都在仲秋当中,都是月亮的盛典,其实算起来,农历八月,每天都是好日子,不拘哪一天的月,都是最好的明月,都可以让你寄托祝福,表达心愿。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5059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