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视 /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引子:青春,就是时而欢声笑语,时而乌云密布。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于2020年9月24日起在欢喜首映和B站联合首播的青春剧《风犬少年的天空》自播出以来就备受关注,本文以该剧在B站连载期间青年观众的接受方式为讨论背景,试图寻找青年流行文化在影视艺术作品接受过程中二者逐渐融合的新趋势。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青春题材连续剧《风犬少年的天空》改编自里则林在2017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导演张一白将原著中位于封闭海岛的学校搬到了重庆市中心,时间背景则是被设定到千禧年初。

故事以大兴村四兄弟(狗哥、大力娇、咪咪、大嘴)和转校生马田、李安然的日常生活为主要线索,不仅展现了学校生活的青春气息,也包含着青春期面对社会问题以及家庭变故的无奈。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本剧作为B站入局影视剧行业后的首个“独播剧”作品,其青年文化内核与B站自身的平台气质有着高度契合。

从产业层面来看,这种契合是B站大举挺进影视剧行业的经营策略;

从受众研究层面来看,B站对《风犬》的引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青年流行文化的绝佳范例,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首先B站的弹幕文化可以更加直观,更加快速地帮助研究者了解青年观众对于剧中某一情节或是某种现象的解读;其次,通过对于弹幕中观众情绪的了解,能够帮助创作者更好地把握青年文化的动向,从而生产出能够紧跟时代脉搏,受到青年群体认可的影视艺术作品。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脆弱的“第四面墙”

“第四面墙”来源于西方戏剧术语,它讲的是传统镜框式舞台上有三面实体墙,面向观众的一面被虚拟为第四面墙,象征着观众与演员之间存在的虚拟界限。

在电影史中有许多经典作品都通过打破第四面墙使观众获得了与银幕中演员交流的情感体验。

例如《盗亦有道》和《沉默的羔羊》中演员直视镜头的独白;抑或是《杀手之吻》中由银幕内物体与摄影机接触所导致的画面抖动;再或是《安妮·霍尔》中导演完全无视第四面墙开始脱离剧情与观众倾诉的“死侍”行为。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在《风犬少年的天空》第一集开始五分钟就出现了大兴村四兄弟共同望向天空,喊出“毕竟我们是个青春片嗦”的桥段,之后的几集里也出现了娇娇父母之间类似于“你不要每集都问我同样的问题”的对白,如果说这种依靠对白将第四面墙推倒的方式与此前提到的电影无太大差异的话,那么发生在第五集咪咪和大嘴两个主要配角之间的对话则在某种程度上扩展了打破第四面墙的语义,对话简短不妨摘录如下:

咪咪“那我的遗憾是啥子嘛?”

大嘴“还没到嘛你个死配角。”

咪咪“那我没有参与感哦。”

大嘴“双男主,双女主,没算上我们很正常噻。”

咪咪“配角还是可以有高光时刻啊。”

大嘴“还没到的嘛。”

咪咪“好久到的嘛?”

大嘴“至少要第六集。”

咪咪“你啷个晓得嘛?”

大嘴“你没看剧本啊。”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在该剧连载的过程中,此处对于第四面墙的打破直接充当了预告的作用。不知道是否是出于特殊安排,剧中也出现了导演对自己的调侃,例如导演张一白在自己的剧中拍电影,以及演员对白中出现“青春就是要有遗憾,导演说这样拍才高级”。

这种做法恰恰对应了原著小说中作者里则林借演员之口对自己的夸赞,也算是《风犬少年/疯犬少年》的老传统了。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弹幕文化的构建

虽然传统电影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观众无法及时回应这种来自银幕内的交流,这样的限制也为银幕内外的情感交流再度制造了壁垒。

B站允许观众在观看视频同时发送弹幕,这样的观影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影视剧反馈单向的问题,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即时的反馈方案,还将观众发送的弹幕以滚动播放的方式进行整合,最终在不同的视频中形成类似即时论坛式的讨论社区。

这样以来“弹幕”作为观影的冗余物就可以实现对视频文本意义的再生产。而再生产的文化指向一定与观众群体的年龄、认知习惯、文化水平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在《风犬少年的天空》中,每集开头都会有“op”,即片头曲,追剧的观众对于这个环节一般都是直接跳过,但反复点击以及拖拽都会给观影过程带来不好的体验,因此有的平台推出了“跳过片头”选项。

B站针对这种的情况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弹幕里添加类似超链接的协议,能够在点击指定弹幕后跳到指定时间。这种弹幕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指挥部”,而观众们对这些指挥部的感谢莫过于在跳到op结束时留下“小手一抖,op没有”或者是“空降成功,反手炸掉指挥部”这样的弹幕。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除了官方弹幕以外,B站网友对于既有语句意义的再生产也是一大传统艺能,《风犬》中狗哥(全名涂俊)与马田二人都为情所困,二人由于爱而不得有了不少共同语言,网友适时地在弹幕区留下“老马识涂 ”这样的字眼,在既有成语基础上进行文字改动使其在一定话语空间内产生了新的语义,这种不拘泥于以往语义的再生产,是青年文化独有的一道风景线,而B站的弹幕功能则为这种调侃提供了一片沃土。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风犬》中类似的案例还有当演员的对白没能被正确理解时弹幕中出现的“企业级理解”不仅充满了年轻人对于当前社会中企业条框限制的调侃,也暗含着几分叛逆的意味;剧情前期狗哥为了讨安然开心带她去找自己的大哥刘闻钦,但却并不知道二人曾经是情侣关系,弹幕中的字体颜色会被调整成绿色,代表着网友们对狗哥遭遇的同情。

用词新奇同时又充满叛逆的弹幕墙或许在其他年龄人群看来是一种认知壁垒,但在流行文化盛行的B站却成为青年群体展示自我的一面涂鸦墙。

《风犬少年的天空》|弹幕构建起的青年文化认同

结语

移动平台影视剧中的弹幕不仅在观影过程中为观众提供了感情发泄的出口,更是在逐渐形成规模后跳脱出了原本的文字语义,与剧集一起构成了可以被观看的视觉元素。弹幕与剧集一起,共同提供了一个解读青年文化的绝佳案例。

《风犬少年的天空》作为原文本,注定在弹幕的加持下,一跃进入今年青春剧一阵之中。《风犬》在B站的成功给业内带来的启发不仅有创作经验上的,更多的是对于受众群体的重视。这点看起来虽然很老套,但细究起来绝不仅是视觉元素、方言、播出时间等老生常谈的因素,而是真正对一个群体生活方式,认知模式的理解。这一点张一白做到了,《风犬》做到了,B站也做到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35395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