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明诗《己酉元日》赏析,告诉你为何大明王朝诗学不兴

明诗《己酉元日》赏析,告诉你为何大明王朝诗学不兴

明诗《己酉元日》赏析,告诉你为何大明王朝诗学不兴

有朋友求问明代吕的诗《己酉元日》的释义。

己酉元日

三于郡国阅春正,二载龙飞戴圣明。

北极红云香篆暖,东风金水柳丝晴。

江湖卧处惊垂老,礼乐兴期问两生。

为负涓埃未归去,敝庐元有薄田耕。

明代和唐宋不同,文人因言取祸的非常多。诗歌在元朝虽然不被重视,但至少还是言论自由的,毕竟蒙古人根本不清楚这些文人诗句里卖了什么药。

政权回到汉人手中,估计朱家是对宋的灭亡于文人掌权吸取了教训,开始极其刚猛的统治,一大批文人因言获罪。

既然不能乱说话,诗文自然就凋零了。终明一代,没有什么出名的大诗人。明朝数一数二的诗人,大概是开国初期的刘伯温和高启。

但是咱们普通人有谁想起过刘伯温的诗文?

这个高启,是明朝诗歌成就最大的人,不但有作品,还有理论。可是我估计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吧。他可是明朝第一啊,可见明代诗歌人才之凋零。

明诗《己酉元日》赏析,告诉你为何大明王朝诗学不兴

诗人凋零,作品自然就异象百出。既然不让说别的,那就歌功颂德吧,从盛唐上官仪、宋之问、沈佺期等宫廷诗人发端,到宋初西昆体人才辈出,再到永乐、成化年间的解缙、三杨,专业拍皇家马屁的台阁体终于大成。

吕皞这个人没有记载,《己酉元日》倒是不难解。己酉年在明代出现了五个,因为六十年一甲子轮回一次,所以可以推出来是哪几个年份。根据诗里面的内容,这个己酉年,皇帝登基两年,这就不难推断出写这首诗的具体时间——1489年。

这一年是弘治二年,即明孝宗朱佑樘登基第二年。而“弘治”这个年号,正好在“成化”后面,所以从时间上来说,正是台阁体大行其道的时期。虽然这个时候李东阳的茶陵派已经开始崛起并攻击台阁体,但是羽翼未丰。

诗坛还是台阁体的天下。

这首诗大概率就是一首台阁体作品。

元日,就是大年初一。这个我们都学过王安石的《元日》,不必多说。

明诗《己酉元日》赏析,告诉你为何大明王朝诗学不兴

这是一首写在1489年古历大年初一的作品。作为一个朝廷命官,自然首先是要拜朝廷方向的,毕竟“天地君亲”,皇帝还在父母前头呢。

因为这首作品质量一般,诗人估计也没有什么大的背景,所以没有记录、注释。

只能自己个人解读,有错误之处,大家指正,不胜感激。

“三于郡国阅春正,二载龙飞戴圣明。”到了明朝,这个“郡国”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郡县制,在元朝就已经出现了“行省”,所以这里只是代指远离了中央朝廷的地方。很明显吕皞在朱佑樘登基前一年就被派到这个地方来了,至于为什么来,我们不知道。也许是被贬,也许是外放。

我在这个地方已经经历第三个春天的正月了,“二载龙飞”就是指朱佑樘登基两年了,这就是我们推算出这一年是1489年的依据。“戴”,感恩戴德。皇帝登基两年,真是个好皇帝啊,真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啊。看看,台阁体的味道出来了。

明诗《己酉元日》赏析,告诉你为何大明王朝诗学不兴

“北极红云香篆暖,东风金水柳丝晴。”颔联继续写四海清平,皇帝圣明的景象。“北极”就是指中央朝廷,这个我们在杜甫的《登楼》:“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就学到过。

“红云”大概是指红纱帐,也可能是指女子脸上的红晕,但是用在朝廷是不妥的,我们理解成红帘子。“香篆”就是香烟缕缕,也可能是指燃香的器具。一个“暖”字,自然是写香烟不断。“金水”是指宫殿门口的金水桥,站在金水桥上,东风习习,柳丝摇荡,天空晴朗。

所谓无事弄清平,只有天下太平,才会有这些闲心来琢磨这些玩意。这都是祥瑞。

这一联就是细致地描写庙堂之高的清平、吉祥,以证明自己对皇帝圣明的感恩戴德是对的。

明诗《己酉元日》赏析,告诉你为何大明王朝诗学不兴

“江湖卧处惊垂老,礼乐兴期问两生。”颈联“转”到自己的问题。“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所以“江湖”就是指自己现在的处境,看样子还是被派得蛮远的,远离了政权中心“北极”。“垂老”,年老将至。

“礼乐兴期问两生。”这一句里面用了典故,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於是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馀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後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汙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刘邦打了天下之后,众兄弟不懂礼仪。于是叔孙通召鲁地儒生来帮助汉朝制定礼乐仪式,有两个不肯来,被叔孙通讥讽为“不知时变”。在这里吕皞用“两生”的典故,以“鄙儒”自喻,其实也暗含了我是知书达理的儒生,如今天下清明,礼乐当兴,为什么还没有召回我呢?

哎呀,我被派到这乡下地方,到了这个春正,又虚度一年,才知道自己都要老了。如今天下昌明,礼乐当兴,为什么知书达理的我还是被抛弃在这边远之地呢?

明诗《己酉元日》赏析,告诉你为何大明王朝诗学不兴

“为负涓埃未归去,敝庐元有薄田耕。”尾联充分体现出本色,不抛弃、不放弃。“涓埃”,意思是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敝庐”,我家里。“元”,就是“原”。

我家里也有屋有田,为什么被朝廷遗忘了,我却不辞官回家务农呢?那是因为皇上是天降圣人,要让天下百姓共同富裕,我一个知礼的儒生,怎么能够还没有做出一丁点贡献就离开呢?

我还留在这里,是责任,是大义,皇上圣明,快点提拔我。今天大年初一,我拜拜您。

所以这首诗,实际上就是这么个意思。

说这是台阁体,还有些高看了。这就是个没有被朝廷重用的底层官员,希望能够早点回到中央朝廷的胸臆抒发。

诗名不显,诗人不显,是有原因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9158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