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聊斋志异》乔女:为答知己,300年前以超越性别的胆识诠释仗义

《聊斋志异》乔女:为答知己,300年前以超越性别的胆识诠释仗义

人间奇女子 毫不逊狐仙

“喜人谈鬼、雅爱搜神”的清初文学家蒲松龄,文学生涯用玄幻之笔塑造出了无数奇女子。她们大多以狐鬼的姿态出现,貌美如花,敢爱敢恨,行常人所不能行,言常人所不能言。

《聊斋志异》乔女:为答知己,300年前以超越性别的胆识诠释仗义

蒲松龄画像

在凝聚了蒲松龄大半生心血的《聊斋志异》中,有一位难得的“人间奇女子”,算得上是蒲松龄笔下的“异类”:她没有骄人的美貌却从不托他人之状,命运坎坷却“义”字当头,300年前以她超乎性别与阶层的胆识诠释着“仗义节烈”的含义,用无言的行动践行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品德”,报答着她感念一生的知遇之恩。

她的名字叫“乔女”。

《聊斋志异》乔女:为答知己,300年前以超越性别的胆识诠释仗义

《聊斋志异》

一以贯之的世界观

“丑女”的命运在任何时代都会比常人多几分坎坷,乔女也不例外。黑皮肤、豁鼻子,一只腿还瘸着,乔女自出生起就从未受到过上苍的眷顾。到了25岁该成家的年纪,也没有人上门提亲。好不容易有人帮她介绍夫婿,条件却一言难尽:已过中年、家徒四壁,还是一位旁的姑娘避之不及的鳏夫。

不想再给母家添麻烦的乔女嫁入了穆生家里,三年后他们有了儿子。生活刚刚有点起色,命运再次给乔女当头一棒:没过多久,穆生就死了。被穷困逼到绝境的乔女,无奈之下祈求母亲的帮助,得到的却是不耐烦的拒绝。

也许厄运总能让人更加坚强,乔女发誓,从此以后自力更生,她想到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织布手艺,以此换得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正如丁玲所言,女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时光飞逝,命运终于对乔女展现出了温柔的一面:孟生妻子早逝,儿子刚满周岁,好在他家境殷实,急切盼望着能有一位新的妻子帮他操持家业、抚养幼子。尽管说亲的人络绎不绝,孟生却独独对偶然间见过一面的乔女倾心。

再三思量,乔女却回绝了孟生:她一生最骄傲的便是自己的品德,如今为了温饱另嫁他人,实在有违自己的初心。乔女的母亲舍不得放走心中的“金龟婿”,提议将乔女的妹妹嫁给孟生,孟生却拒绝了。

《聊斋志异》乔女:为答知己,300年前以超越性别的胆识诠释仗义

对乔女而言,孟生不只是一个良婿的人选,更是她的知己:他懂她的坚持,尊重她的选择,更以决绝的姿态彰显了乔女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位置。当孟生抱病猝然离世的消息传来,乔女却不顾外人的眼光,到孟生灵前放声恸哭。这哭声里有知音难寻的慨叹,也有着惺惺相惜的悲鸣。

命运的跌宕起伏总能在女子身上留下最深的印记。面对厄运,比乔女晚200年出现的祥林嫂还只能重复“我真傻,真的”的碎碎念,通过“捐门槛”的方式妄求来世的幸福。而乔女却如同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以自己独有的航道高傲地飞翔。

即使在当代社会,失去家族依靠的单身母亲也是寸步难行的。逆境时,乔女咬牙坚持,用双手创造价值,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一个辛苦劳作的母亲单薄的身影;当机遇降临,乔女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冷静与理性,她不忘关照自己的初心,将“品德”置于利弊之前,秉承一以贯之的价值观行走在这人世间。

义字当头的行动派

孟生去世后,家里仅留下老母亲与幼子乌头,当乔女得知孟家受人欺凌时,她再次展现出性格中行侠仗义的一面。她向孟生生前的好友林生求助,请求他们替孤儿寡母告官。维权之路充满坎坷,见林生受歹人恐吓不敢出门,乔女便亲自到衙门击鼓伸冤,到乡绅家里哭诉。

当孟家的财产被悉数讨回,她像自己从前说的那样抚养孟生的幼子,赡养孟生的母亲。即使守着巨额财产,她也不沾分毫便宜,默默锁上孟家的房门,让孟母与幼子乌头同自己住在一起。凡是乌头日常所需,乔女都是和孟母一同去孟家打开房门拿出粮食,替乌头置办。

《聊斋志异》乔女:为答知己,300年前以超越性别的胆识诠释仗义

乔女与儿子过着清贫的日子,就连孟母提出让乔女的儿子与乌头一同念书,乔女也不肯:我耗人之财以教己子,此心何以自明?操持大半生,她所求的不过是让自己的心里过得去而已。

念书、盖房、娶妻,乔女替年幼的乌头一一打点停当。虽然连继母的名份都没有,乔女却义无反顾的照顾着孟家的遗孤。期间乌头多次哭求乔女与自己同住,乔女才依从,可她依然织布度日,让儿子如用人一般照料孟家的庄稼。“我母子坐食,心何安矣?”她说,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她的心里不安。

面对阴暗的恶势力,即使男儿也会畏惧三分,孤军奋战的乔女却勇往直前、足智多谋,化身“复仇女神”,用精神独立和经济自主的形象扛起了两个家庭的重任。正如苏轼所说,古之女性,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乔女的可贵之处,不只在于她的理念,更在于她的行动。所谓“行侠仗义”并非激愤时的一呼,而是砥砺前行的坚持,蒲松龄没有细写乔女在替孟家维权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委屈、处处不公,我们却能想见,一介弱女子如何抵御凶煞的恶霸,如何说服县官乡绅,在夺回孟家财产时又是怎样的百感交集。

功成身退的急先锋

年老重病之时,乔女多次要求返回家中,孝顺的乌头没有答应,她便嘱托乌头,一定要将自己与前夫穆生葬在一起。乔女去世后,乌头感念乔女数十年的照顾,想到她曾因身世而不能与父亲孟生在一起,因此买通了穆生的儿子,想让乔女与孟生葬在一起。

到了下葬那天,乔女的棺沉到30个人都抬不动,穆生的儿子忽然倒地,七窍流血之时说道:不孝的儿子怎么能卖掉自己的母亲!乌头顿悟自己并没有领会乔女的本意,急忙磕头祷告,穆生的儿子才得以脱险。

《聊斋志异》乔女:为答知己,300年前以超越性别的胆识诠释仗义

电视剧《聊斋志异 乔女》

乔女的晚年颇有种“功成身退”的气概,这几乎是超出乔女所在时代环境与性别局限的胆识。自古“功成身退”的人大多为了明哲保身,而乔女并没有这样的顾虑。她的“退”只是出于报恩完成的心安,她不贪恋财富,不留恋安逸,甚至没有得失之心。

结语:

在小说的最后,蒲松龄感叹,“士为知己者死”本是忠义节烈的男子才能做出的事,乔女一生的作为,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聊斋志异》乔女:为答知己,300年前以超越性别的胆识诠释仗义

蒲松龄

很多人觉得,乔女如此义烈的举动是出于封建观念的束缚,他们却忘了,乔女即使没有与孟生成亲,却也依然在得知孟生的死讯后前去祭拜、痛哭,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何等的力排众议,是何等的特立独行。

王尔德曾说,善胜过丑。乔女一生的执着与坚韧,不是为了老有所养,不是为了知恩图报,不是为了进入谁的家谱宗祠,只是因为有一位仅有一面之缘的知音,成全了她的初心,听从了她的倔强,对她有知遇之恩。

还有,在她的心里,这么做是对的,如此才能心安。

www.dushu263.com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27987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