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民族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永不凋谢的花

民族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永不凋谢的花

民族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永不凋谢的花

作者:范伟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沧海桑田,世事多舛,华夏文明弱而复强,衰而复兴。一大批胸怀天下、心忧苍生的士大夫,铁骨铮铮,凛然大气,捍守河山,严守操行。浑身透着的,不是忠勇,不是孝悌,而是气节。

气节,正是这浓缩二字,撑起了硬朗的历史天空,谱写着令人跪服的赞歌!

民族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永不凋谢的花

苏武:牧羊十九载

这不,在外整整十九年的苏武归来了。夕阳下,苏武白发苍苍,使节上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风吹来,须发尽动。一句:皇上,臣回来了!让年轻的汉昭帝顿时泪洒朝堂。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及没,去了从此辞。

四十不惑的中郎将苏武,奉汉武帝刘彻之命,写罢《留别妻》,作别老小,踏上了出使匈奴的漫漫长途。苏武明知征程凶险,仍一往无前,只求“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汉书》记载:单于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苏武在匈奴受尽磨难,始终不肯屈服。

“匈奴以为神,乃徒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无计可施的单于将苏武送到冰天雪地的贝加尔湖,然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期间,多次严辞拒绝李陵等人劝降。纵使九死一生,苏武始终心存祖国,保持着汉臣子的不屈气节。

苏武牧羊,矢志十九年,心系大汉,留胡节不辱,深深地渗入历史的血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民族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永不凋谢的花

文天祥:丹心照汗青

李陵罪在偷生日,苏武功在未死时。当文天祥以《忠节图》写罢苏武时,元朝大军已经撞开南宋京城大门了。

风潇潇兮易水寒,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家国殊死一搏,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河山凋零时,没有一兵一骑入卫京师,只有文弱书生文天祥散尽家财,勇敢扛起了保家卫国的大旗。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坚持数年后,独木难支,最终敌不过蒙古铁蹄。

战败被俘的文天祥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元兵用尽劝降手段,文天祥本着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毫不所动,决不投降。一袭白衣、器宇轩昂的文天祥拍拍身上的灰尘,迎风含笑走向刑场。家国永远在他心中。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首《过零丁洋》让文天祥流芳百世,连毛主席都评价他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头颅可断,鲜血可流,志莫穷。这是真正的英雄!

是否崖山之后无中华?答案是否定的。国破山河在,当国家遭受外侮,这些书生们铁马冰河入梦来,以笔作刀,气吞万里如虎,绝不教胡马度阴山。

民族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永不凋谢的花

杨继盛:椒山自有胆

赵高指鹿,附和者竟会说是马。当奸佞当道,民不聊生,朝将不朝时,选择同流合污的多,明哲保身缄默者更多,威武不屈的甚少。


严嵩以善写青词博取了嘉靖皇帝宠幸,权倾朝野二十余年。《明史》评价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明朝第一硬汉杨继盛痛恨严嵩父子,不惜以死谏方式弹劾严嵩“五奸十大罪”。奸臣小人打击政敌从来都是毫不留情的。严嵩把杨继盛廷杖后下狱,杨继盛云淡风轻地用碎碗片割掉已腐烂的肉和将断的筋骨。

“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这一幕,恐怖了狱卒,震撼了对手,激荡了天下!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写道:眼前的杨继盛,已经不成人形了,他很平凡,即使在那支光荣的进士队伍中,他也只是一个被忽视、沉默寡言的人,辉煌显赫从未属于他。

杨继盛就这样被严嵩处死了,杨妻亦随之殉夫。死前,杨继盛作了《就义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为天下计飞蛾扑火式的公死,终于激起了强大的民心,敲响了严氏集团的丧钟。正如莫言说的那样,坏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八十八岁的严嵩被没收所有家产,寄宿在庙里,死后无棺木下葬。而杨继盛的死换来了大明的中兴,张居正时代即将到来。

民族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永不凋谢的花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读书人十年寒窗所为是金榜题名。但历朝历代总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士大夫,他们视功名如粪土。杨继盛宁愿不要仕途选择去死,而陶渊明却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着气节。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是个破落的“官四代”,年轻时曾抱“大济于苍生”的宏愿,任过基层小官。

晋朝选拔官吏推行“九品中正制”,讲究出身,才德反是其次。官场的黑暗腐败,令陶渊明不堪吏职,看穿官场,几度辞职回家耕读,以“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四十不惑时,陶渊明干了八十一天彭泽县令后,督邮来检查,要求“当束带迎之”,他不肯趋炎附势,长叹一声“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于是挂冠而去。这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典故。

陶渊明不加留恋转身便走,是何等洒脱,傲骨气节深深影响着仕人,成为当时社会一股难得的清流。苏东坡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鲁迅评价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这首《饮酒》以及《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表明自己达到了彼岸理想。安静生活涤清了陶渊明的灵魂,使之攀登上创作高峰,成了隐逸派诗人鼻祖。余秋雨评价陶渊明为中国文脉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之气、洁净之气、淡远之气。

民族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永不凋谢的花

杨震:四知却金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驱长途。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部分人爱惜羽毛,发声着官场清廉的原音。东汉杨震就是典型代表。

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门下弟子三千人,人称“关西孔子杨伯起”。因名满天下,在他五十多岁时,朝廷让其出仕。后升至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时,昌邑令王密为感谢杨震推荐之恩,深夜背了十斤黄金送之。

这是一场深深记入历史的对话。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这就是著名的“四知却金”。

暮色下,王密无言以对,愧不敢当,脸肯定是红的。杨震由此被称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当官与发财本就相背而行。更难得,杨震一生清廉,从不单独接见人,不准家人过问公事,不乘坐官家给他准备的轿子,教育子女要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作为家训,传至后代。

《后汉书》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代代家风,为世所贵。其五个儿子都以“清白吏”而为人称道。三儿子杨秉坚持“三不惑”即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时人赞其为“淳白”。

四知却金、清白传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杨震,是清苦的,更是丰裕的。是孤独的,更是高昂的!

连诗仙李白都赞颂杨震,作了《送杨燕之东鲁》: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

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民族气节:五千年中华文明永不凋谢的花

四海之内皆仰视气节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四海之内皆是仰视气节的,高贵的人总会赢得对手的尊敬。

苏武北海牧羊这么多年,匈奴单于终未下毒手,还将苏武及其儿子送回大汉。文天祥狱中四年后,忽必烈亲自劝降无效,只得将文天祥杀身成仁。“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写下了千古名檄《代徐敬业讨武曌檄》,当武则天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时,不禁拍案而起,不怒反喜。后徐敬业兵败后,武则天求贤似渴,不计前嫌,遍寻骆宾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变节者终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羸政死后,李斯出于私欲,与赵高一起发动沙丘之变,后被秦二世胡亥灭族,临终那句“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岂可得乎!”道尽不保名节的悔恨,让后人耻笑不已;就算司马迁也为李陵辩解,但李陵面对苏武时惭愧不已,自矮三分;晋朝“竹林七贤”中王戎、山涛投靠司马朝廷,被时人耻笑,后七贤命运不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柳下惠坐怀不乱形成鲜明对比。乐不思蜀则成为阿斗们的廉价标签。亡国之君李煜沉缅于春花秋月,让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至今非议不断。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反观苏武归后,八十余岁病卒,位列麒麟阁;陶渊明儿孙绕膝,尽享天伦;杨震”四知却金”,公生明廉生威,后人立石鸟像于其墓所,陕西潼关、浙江天台等地杨氏后人建立“清白堂”、“四知堂”,令慕名拜访者肃然起敬;以身殉节者文天祥、杨继盛等,后人建庙拜之,世代诵之,光照万世。

逝者如斯夫!

恒气节者永恒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朝闻道夕可死矣。许多士大夫把个人名节置于生死之上,气节成了他们的符号,贯穿于整个中华明史,也使古老沧桑苦难的中国始终没有分崩离析。

尽管空谈、迂腐、清高等伴随着他们,但并不妨碍这些特立独行者始终是忠贞悯民爱国之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篇《岳阳楼记》让范仲淹忧国忧民光辉形象感动千秋;杨继盛出身贫寒,不会趋贤附势,不善经营关系,然而穷不堕其志,以死全气节;同时代的青天海瑞一生清廉,刚正不阿,是个古怪的模范官僚;病了的陆游上思为国戊轮台,逝去的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苏东坡几度流放,始终怀抱终生,笑对人生。辛弃疾一生志在北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来容易,做到却绝非易事,甚至要付出惨重代价。“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深入漠北渴饮匈奴血,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二十四岁即被病魔夺去生命。方孝孺“死即死耳,诏不可草,”不肯屈服于朱棣,让他成为中国唯一一个被灭十族之人,后与同乡柔石成了”台州式硬气”代表。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矣!岳飞答赵构的这一名句,成为文武大臣的座右铭。后被“莫须有”罪名杀于风波亭,让直捣黄龙与尔等痛饮成了南宋的南柯一梦。真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文如其人、诗如其品,回顾历史,许多古代知识分子将气节与才华集于一身,比翼齐飞,成了那个时代的符号。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诸葛亮,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元景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粉身碎骨俱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凭寄吾宗诸子姓,清贫耐得始为官的陈廷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洛阳亲友如相见,一片冰心在玉壶。气节犹如长江黄河,不废江河万古流。

何以称英雄,何以为光荣。蓦然回首间,这些高风亮节者还在那灯火阑珊处,直视着你……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缅怀历史,凭吊古人,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今天,在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人仍然需要气节!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13309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