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

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除此之外,还得不到思想的乐趣。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信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思想的乐趣》

没错,就是这样,日子一天一天的重复,从早晨到傍晚,从夏天到秋天,想到我的生命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消逝,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生命被剥夺。

在我们之前,生活过无数的大智者,比方说,罗素、牛顿、莎士比亚,他们的思想和著述可以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思想的乐趣》

时常感到生活的意义空虚无着落,活着和死亡没有区别,一大原因就是我太浅薄,那些先前的大智者,他们的思想我都竟未曾了解就得出这样消极的结论,因此,我以后必须精心研读这些著作,从他们的思想中找寻到生活的意义。

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思想的乐趣》

单一机械的生活最可悲,生活没有新奇乃是最大的不幸。可我好像生活在这种不幸当中,每天的生活重复单一,不敢尝试、不敢冒险,怕麻烦而呆在原地。我应当多参加各种活动让生命的每个触角都能有所感知。嗯!

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比如吃、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是因为过于简单,不能和这样的快乐想相比。恕我直言,能够给思想带来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思想的乐趣》

我早就感受到了这个道理,吃一顿美食,简单易的,虽然能感到开心,但这种快乐简单而短暂,无法承受生命的重量。只有学习深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眼界和思想的厚度,感受和学习人类先驱智慧的产物,才让人平静。眼观当下的校园,充斥的仍是各种各样低级的乐趣,思其背后,确实有种种功利的想法在作祟。

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思想的乐趣》

虽然这句话太过主观,但是我也少许赞同,这让我想起了我的那些家人,他们无知、思想贫乏,却妄想用同样的贫乏思想来教导我,因此我从小就显得桀骜不驯,不听话、擅作主张。现在想来,除去那些孝敬父母的道德约束,站在理想思想的层面上,我并没有错。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中,没有比作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有九九乘法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思想的乐趣》

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看完这篇文章,我又想到了很多,其中一大部分是生活中经常接触但是没有形成结论的想法,虽然我此时此刻,安静的坐在图书馆,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切,但是当我到了生活中,一切就会很混乱,亦或说我的思想和我的行为变得不同步了,总是做出很多违背信念的事情、说出很多自己甚至反驳的话语。一句话形容就是”当我一开口,我就不是我了“。我并不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故意伪装什么或掩饰什么,而是这种不一致仿佛就是我的一部分。我一个人的有很多想法,智慧或者愚蠢,但是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跌落在思想的表层,人云亦云的感觉,我想让接触到我的人认识我真正的我,那个不说话的我,只有通过独处时的写作来完成了。但是想到这,我又产生怀疑了,既然生活中的我是我的一部分,那又何谓不真实呢,相反,独处时的我不为人知,更像是一个自己幻想出来的幽灵,更像是不真实的自己。呜,交错迷绕的思绪,我要停笔了。


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硬塞其中。——《国学》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行,写这些书的都是世界上的人,如此推崇和专研一个人写的一本书,不就很可笑吗。我们民族最大的传统文化,好像还真是这种专研精神。

任何一门学问,即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专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挟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个人想挟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国学》

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社会就像相当于一个放大器,人首先有某种待满足的的物欲,在欲望推动下采取的行动使欲望满足,得到了乐趣,这都是正常的。乐趣又产生欲望,又反馈回去成了再做这行动的动力,于是越来越凶,成了一种毛病。——《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我认为,一个人在胸中抹煞可信和不可信的界限,多是因为生活中巨大的压力。走投无路的人就容易迷信,而且是什么都信。虽然原因让人同情,但放弃理性总是软弱的行径。——《迷信与邪教书》

老年、疾病和贫困也会困扰科学家。——《迷信与邪教书》


怎样在科学面前掩饰我们要好处的暧昧心情,成了一个难题。——《智慧与国学》

我认为在器物的背后是人的方法与技能,在方法与技能背后是人对自然的了解,在人对自然了解的背后,是人类了解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万丈雄心。——《智慧与国学》

傻大姐是个知识的放大器,学点东西极苦,学成以后极乐。某些国人对待国学的态度与傻大姐相近。——《智慧与国学》

这篇文章说的应该是中西方对待学问知识不同的态度,中国人重实用好处,而且自以为博学,相反,西方人出于兴趣纯粹地追求真理。


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种于己有利的说法,证明自己身上有种种优越的素质,是人类中最优越的部分,就越会不知东南西北。——《拒绝恭维》

人家恭维我一句,我就骂起来,这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我知道,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拒绝恭维》


从书本知识和亲身经历中,我得到了这样一种结论:自打孔孟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里只有两种人。一种编写社会的剧本,另一种去演出这些剧本。前一种是古代的圣贤,七十年代的政工干部;后一种包括古代的老百姓和近代的知青。——《关于崇高》

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这种东西比堕落还要坏。——《关于崇高》

中国常有人不惜代价,冒了被踩死的危险,挤进体育馆之类的地方去见见大名人,在里面涕泪直流,出来后又觉得上当受骗。这道理是这样的,永不着花很多钱,受很多罪,跑好远的路,洗耳恭听别人说你是傻逼。自己知道就够了。——《谦卑学习班》

这使我想到了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利。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沉默的大多数》

我忽然猛醒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沉默的大多数》

然后我又猛省到自己也属于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我就属于这最后一种。——《沉默的大多数》

我自己在生活中也算是个“沉默的大多数”,在公共场合,人多的地方,我几乎不发言,自我介绍的时候也尽量低调,不希望引人注意。我喜欢当个沉默的人,喜欢当个不起眼的凡人。


当年文化知识不能成为饭碗,也不能夸耀于人,但有一些青年对它还是有兴趣,这说明学习本身就可成立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的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遇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假如你什么都不学,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狭窄的很。——《对待知识的态度》

知识的作用就是使我们可以生活在过去、未来和现在,使生活充实、有趣。


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有些作品,有些人能欣赏,有些人就看不懂,这就是说,有些人的幸福能力较为优越。——《椰子树与平等》

这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有特异性,就如每个人都与别人有些差异。人活在世上,看到这些差异,就想要从中得出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这虽是难以避免的偏执,但不大体面。我总觉得,这种想法不管披着多么深奥的学习外衣,总归是种浅薄的东西。——《优越感种种》

原文始发于:《沉默的大多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89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