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理想国》读后感1

《理想国》读后感1

简介

  • 很喜爱《理想国》,所以决定写其读后感,记下所思所想。
  • “深度”与“广度”是一对相对的词。我需要在前者多下功夫,这也是一个机会。
  • 这个读后感,我会一次只写一个主题,只写一个点。

读后感

主题:正义者不会让人变得不正义

正文:

在苏格拉底与众人辩论的时候,很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简单描述就是:做正义的人会过得很苦。这个观点,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做一个老实人,而不利用一些“手段”,就会过得很贫苦,或者说被人看不起。

简单来看,纵观历史,人们所面对的问题并没有变。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物质生活比以前大为丰富。时代的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刺激着人们的兴奋点。但不变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

第一卷中玻勒马霍斯对正义的观点是:友好地对待朋友,只要他是好人;恶劣地对待敌人,只要他是坏人。

经过苏格拉底的类比,我发现很有意思。他提出的问题就是:正义者是否能让人变得不正义?就如伤害敌人,这是否是正义的行为?对于受害者,因为遭受伤害,所以较之前会变得不正义。例如,一个正常人,腿瘸了,那么他的状态就变得较之前不正义。在此我发现,对于正义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一种美满的状态。

苏格拉底提出问题后就开始解答。他用类比的方式来解释。例如,火能让物体变冷么?显然不可能。那是因为事物不会发生与其相反的作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即事物不会发生与其相反的作用。所以当发生了看似是相反的作用时,那一定是不同的东西产生了作用。例如一个物体变冷了,那一定不是火导致的,而是与火,与温暖相反的事物导致的。

所以得出结论,正义者不会让人变得不正义。

现在再来看这次的主题,已经对其进行了解释。而在开篇讲的,人们认为正义会让人过得很苦的观点。对于正义,正义真得会让人过的很苦么?让人过得苦的原因是正义么?经过上面的叙述,即苏格拉底的辩证。开始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与果的问题。他让我们认真的思考,何为正义?当人们口口生生说,做好人难时,首先他知道何为好人么?为什么世界上会出现“好人”这个词?为什么会出现“正义”这个词,而正义又是什么呢?我对其的理解为,正义是一种对美的追逐与维护。

(正如一个字面的牛角尖。我喜欢美,所以我喜欢美。这也许就是正义的意思。)

而苏格拉底,并非是在号召人们去为正义。他的做法是,开始让人们思考,开始让人们怀疑。当开始思考,开始怀疑时,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门。


现在来说一下,我发现的很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苏格拉底为什么能够解决玻勒马霍斯的问题?并得出这次的观点——正义者不会让人变得不正义。

举个例子,就像一位画家,正是因为看到了原物,或者说心中有一个物体,他画的过程就是复原的过程。(抛开随心所欲,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的人。)所以就如“胸有成竹”这个词,用其描述,比较符合。那么对于苏格拉底,他的竹子是什么呢?

我认为那就是,事物不会产生与其相反的作用,就如运动,一个运动的物体,它不可能即向前运动,同时又向后运动。(本篇,通篇内容都只为这段服务,这段是核心的核心。)

正因为有这个观念扎根,所以,才能得出一系列的观点,以及推导出这次的主题。它就像一棵树的树根深深的扎在心里,而在其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便是数学的美。

原文始发于:《理想国》读后感1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4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