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 / 《三国演义》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贯中


前 言

《三国演义》的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又是我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纵横交错的故事脉络,深深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三国演义》所拥有的直接或间接的读者,为其他作品的受众所无法比拟。凡此种种,成就了《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无可厚非的额首地位。

《三国志》是两晋时代的史学家陈寿(233—297)编著的一部正史,由《魏书》《蜀书》和《吴书》三部分组成,被前人列为“二十四史”之一。而《三国演义》正是演《三国志》的“义”而来,“演义”之词则衍于那时,《三国演义》也因之成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作和代表作。

作者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约1330—约1400),据明人记载,他又是《水浒传》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还有现存的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而现存的《隋唐两朝志传》《五代残唐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三种小说,亦相传是罗贯中的作品。

《三国演义》五分史实,五分虚构。其绝大部分素材来自史书,主以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释为依傍,同时借鉴了吕祖谦的《十七史详解》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的对三国部分内容的记述,但书著不拘泥于史实,既充分吸收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传说、话本、戏曲,也发挥了作者自己独特大胆的想象和虚构。在写法上,或按照编年的顺序,平铺直叙,或以多个英雄人物为中心,展开事件和场景的描绘。其内容的重点,则集中在开国皇帝和将相王侯们的立功创业史,并兼以叙述封建割据时期的群雄纷争史。但由于时代和政治的局限性,作者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上,笔触很少涉及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场景。家庭、爱情等生活亦鲜见于作者的视野。

《三国演义》的叙事,起自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四月,迄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在“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背景下,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经历着一个从统一(“合”)导致分裂(“分”),又从分裂趋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乱世出英雄,那个割据、战乱的年代,为各路英雄豪杰提供了施展拳脚、立功创业的绝好的机会。群雄逐鹿,渐呈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后又相互争斗,最终三分归一,变成晋朝一统天下的结局。罗贯中精心地塑造了刘备集团、曹操集团、孙权集团以及其他集团众多英雄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姜维、曹操、孙权、周瑜、鲁肃、吕布、袁绍、司马懿、钟会、邓艾……无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这几百个人物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罗贯中的笔下,他们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有声有色、可歌可泣的悲喜剧。

《三国演义》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等丰富的历史内容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以及夸张、美化、恶搞、丑化等等。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尽管这些旧有观点已不容于今日。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称:“因为三国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底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

而书中亦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而当中的战争,手法多样,读者往往感到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被认为是波澜起伏、跌宕跳跃,使人读来惊心动魄,将史书上所没有的情节描写得十分细致。不过,前3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写了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而以后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场。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范围、影响程度,都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独一无二的,这就造成了普通民众,甚至一部分专家学者对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也就是小说所描述的历史时期的概况、事件、人物缺乏正确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在国人心目中已经占据了真实历史的地位,这种现象在近来的电影、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应。民间也一直对这类现象有不少争论。

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浅近的文言,构成了《三国演义》的主要特色。

《三国演义》是“用浪漫主义的想象改造史实”的范例,在唐传奇故事把佛教文学艺术初步本土化基础上,进一步把佛教文学艺术应用到历史演义小说领域。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大部分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演义小说,但成就都没有超越《三国演义》。
————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9493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