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北京风俗图谱》中的日常

1925年,38岁的日本汉学家、

文学博士青木正儿来到北京留学,

他眼看北京变得西化,传统的民俗迅速消失,

古老的中国就要过去了,

于是他聘请中国画工,用117幅画

详细记录当时北京风俗的方方面面,

挽留古老北京的身影。

1964年老舍在日本看到这本书,

他评价说:中国也没有这么全的风俗图谱。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今年10月,《北京风俗图谱》的中文版将要首次面世,

东方出版社用4年时间从日本引进、翻译、编辑了这本书,

联合一条发起众筹。

如今重看,这些画不仅留下珍贵细节,

也让我们温习祖先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生活的情感。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冯骥才先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以及作家冯骥才先生,

为我们讲解了这本图谱的故事。

冯骥才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保护,

“我们做民间文化的保护,

是眼看着那东西就没了,所以挽留它,

青木正儿也是,所以我有些感动,

他对中国的文化不仅热爱,还有一种情怀,

要把它留下来,这件事情实际我们当时中国人自己都没有做。”

自述 冯骥才、陈平原 编辑 倪蒹葭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什刹赏莲

春天,人们在清明节去郊外扫墓,折柔软的柳枝戴在头上,带着自然的生气吉祥回来;

六月,什刹海赏莲,北岸一带风景最美,小摊儿一字排开,在搭着苇席棚的茶馆可以吃到时令食品。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闺女丢针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延禧攻略》中闺女丢针

七夕节也是乞巧节,女孩们聚在一起,把针丢在水里,根据针在水中的影子,判断女孩的手是否灵巧;

九月九日重阳节,城里人带上茶果酒菜,登上高处,陶然亭、北海、景山,或是城外的钓鱼台、蓟门烟树、西山八刹都颇为热闹……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拖床冰嬉

过了冬至,河川冻得坚硬,木制的冰床开始登场,纤夫用冰床运送客人,贵族在宫中的冰上滑冰床玩;

穿冰鞋尝试远距离滑冰的人,从东边北京城外的护城河滑到运河,途中穿过几个水门,还能到达通州。

一百年前在北京的人是这样生活的,我们对这些的记忆已逐渐逝去,有一个日本人却想挽留它。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1925年,青木正儿在北京留学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乾隆时期北京城平面图

1925年,日本东北大学的助教授、汉学家青木正儿来北京留学。当时是段祺瑞政府执政,军阀内部不断分裂倾轧,青木正儿从中国文学作品里读到的那个典雅的古都,已经是风雨飘摇,也更让青木感到留住它的紧迫,当时青木正儿在北京东四胡同写给东北大学的信里说:

“上个月本想一游山东,然而战争的空气越来越浓,济南以南的旅行变得很危险,故而打消了这次旅行的念头。每天怀着好奇心到处游览,玩味着北京的秋天。……去年向学部长提出的收集中国风俗资料一事,终未能找到一个申请大笔金额的途径而作罢,甚为遗憾。我觉得至少制作好《风俗图谱》以后再回去也好啊。”

几经周折,他向东北大学申请到一笔钱,向北京琉璃厂的来薰阁聘请画工,记录下当时的风俗。包括岁时、礼俗、居处、服饰、器用、市井、游乐、伎艺八个方面。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1926年,青木正儿和来薰阁主人在日本仙台

1926年,青木正儿回国,完成了117幅画,他本来想为每一幅图做注解,但是不久他就调到了京都大学,并且忙于《中国近世戏曲史》的写作,这批图就一直存放在东北大学,若干年过去了,东北大学的教授内田道夫觉得很可惜,给每一幅图做了详细注解,图谱才最终完成,先是由平凡社出版了黑白的版本。

晚年的青木正儿正着迷于中华名物的研究,翻译才子袁枚的《随园食谱》,他看到风俗图谱刊行非常开心,回信内田道夫,“上了年纪,不由掉下泪来。”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北京风俗图谱》中隆福寺庙会各个细节

1964年,青木正儿病逝,没有来得及看到彩色版的《北京风俗图谱》出版。这年,老舍带着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仙台,内田道夫呈上刚出版的彩色版《北京风俗图谱》,老舍感慨说,“中国也没有这么全的风俗图谱”。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冯骥才发现一块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古碑

直到今天,中国的文化人仍然佩服青木正儿的眼光。77岁的冯骥才先生,不仅是作家、画家,近20年来,他还投身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

他曾经为保留民间文化筹集资金,而大量地卖画,“白天我管着各式各样的事情,我必须夜里画画,那几个月我画到什么地步,有一天腕子弯不过来了,长出了大疙瘩(腱鞘增生)”。冯先生说,“我们一直没有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民间文化,这是最要害的一条。中国人的民族性情,不表现在颐和园和故宫上,而是深邃而鲜明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之中。”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首都博物馆藏北京风俗图景人偶

以下是冯骥才先生的自述:

一般民俗学家都知道《北京风俗图谱》这本书,尤其研究中国民俗的一些外国专家。

青木正儿第一次来中国是1922年,第二次是1926年,都跟留学有关系,他觉得北京的风俗在他两次来的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边,迅速地发展了变化,北京的西化,原来传统的民俗迅速的消失,他觉得应该要挽留它。

当时有一个大背景,在1900年庚子时间,义和团运动之后,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天津原来英法美三国的租界,扩为九国的租界,北京使馆区的外国人更多了。外国人看的是东洋景,所以就觉得特别新鲜。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周培春绘风俗图

那时候刚开始有照相机,有的外国人就用相机把风俗拍下来了,还有一种是外国人请中国人画,当时画北京风俗有个很有名的画家,叫周培春,这个人到现在在绘画史上找不着他。另外在中国的拍卖上,他没有很高的价格,但是西方全知道他,因为清末明初的时候,1880年到1940年之间,西方人都请周培春画当时北京的习俗。

周培春给西方人画的风俗画,也有婚丧嫁娶、市井上的三百六十行等等,但没有这本书这么全,而且这本书有些场面画得很细,细节选择得很好。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北京风俗图谱》第一幅画,春联门神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第一部分是岁时,“岁时”就是一年四季中国的节日和节气。第一幅画春联门神,画了三组人,小孩怎么给大人拜年,邻里之间怎么拜年,拜年之后怎么送客,这就把当时拜年的姿势都画进去了。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清明戴柳

中国人清明节有一个特别的习俗,人们带着孩子出去,要折一支柳树,插在泥里面,柳就能长起来,因为春天来了,万物蓬勃,那时候柳树是一个最容易活的植物。折柳之后,习惯要折几支,盘起来戴在头上,带一点大自然的生气、春意回来。

这个细节在《清明上河图》一开始也出现过,我临摹过《清明上河图》,一大队人马进城的时候,头上都带着柳枝做的环。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各式各样的幌子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市井的生活他也都画了,有商店、摆摊的、各式各样的小贩。

过去的商店是讲究幌子的。硬牌子都是木头的牌匾,刻字的,软牌子是布的,风一吹它会动,还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招牌,底下带流苏带穗子。所以一条街走上去特别好看,这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的很大特点,我很不赞成现在有很多城市,非常简单的把所有的广告整齐划一。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当时北京的大栅栏,全是幌子非常漂亮,大剪刀店前挂着大剪刀,棉絮店挂着绕成一团的棉絮,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实物招牌,铁铺的则是必不可少的风箱……显示一个城市的活力,也显示商业自己的一种创造性。

北京从前门一直往南的前门大街,有着商店街的历史,这条大街的东西交汇处的大栅栏,廊坊头条、二条等大街的热闹彼此呼应,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地区。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糖炒栗子、磨刀、剃头

北京卖的各式各样的小糕食、点心、汤水,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器具,独特的吆喝。青木正儿就说,北京是一个音乐之都,睡懒觉的早晨,枕上便听见卖水的推车的轧轹声,剃头挑子和磨刀担子的互相唱和,比时髦女郎的钢琴声还动听。收旧货的小鼓就像唱滑稽小调的,收废纸的一声”换取洋灯儿”,有如老旦的哀切。

因为很重要的一点,它是走街串巷的,把吃的东西送到你跟前去。早晨起来从卖早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它是有时间的,什么钟点卖什么,只要吆喝声一来,吃的东西就到了,还有修鞋子、磨剪子、磨刀的。跟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它是那时候的第三产业,是灵活多样的地方产业。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书中有些风俗现在还有,比如打麻将,比如京津地区现在还有高跷,就是京秧歌,完全是民间的自发练习,你演许仙,我演白娘子,就凑成一出《白蛇传》。在庙会或者重要的节日,大家在广场上演示一番,是不收钱的,给大伙看,大伙叫好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首都博物馆藏京秧歌泥偶

北京的京秧歌后来被一个人带到天津,因为他觉得天津西码头的人都是船工、搬运工,身体很强壮,喜欢武术,跳京秧歌合适,这就形成了天津一道老百姓特别欢迎的老会,皇会的时候两边街道基本堵死了,很多老百姓要跟着你走。可是老百姓自己有一道规矩,靠墙根的地方,要留出一个空来,是走人的地方。

我们传统有传统的粉丝,很可爱,天没亮就在那等,一直到晚上,演到哪跟到哪。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冯骥才与年画艺人王学勤,天津杨柳青镇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冯骥才在天津大学设立的年画博物馆

为什么我对青木正儿比较有兴趣,因为在90年代的时候,当时城市要拆,尤其天津老城要全拆,我就是自己卖了很多画,然后请了大批的摄影家,把老城全部拍下来,直到后来我做传统村落的保护,民间文化、非遗的保护,都是眼看着很多的东西没有了,所以我们当时要挽留它。

青木正儿也是一个挽留它,所以我当时有点感动,他对中国的文化不仅热爱,还有一种情怀,要把它留下来,这件事情实际我们当时中国人自己都没有做。

我觉得一个城市怎么样保护自己的特色、传统的一些生活形态,又跟现代生活的要求互不排斥,特别值得研究。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陈平原教授在北京大学

以下是陈平原教授的自述:

20世纪日本研究中国的大家,青木正儿是很重要的一个。但是我喜欢这个人是因为他对中国食品有特殊的兴趣,是一个有文人趣味的外国学者。

青木正儿(1887—1964),1911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的中国文学科,他的父亲,据说是一位颇有汉学修养和中国趣味的医生。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晚年青木正儿和他的画作

他的兴趣最早在元代戏曲上,对中国学者来说,我们会非常熟悉他的《中国文学概述》、《清代文学评论》,尤其是最有名的《中国近代戏曲史》,但是1994年,我在京都大学访学的时候,那里的平田教授向我推荐了青木的两本书,《江南春》和《北京风俗图谱》。

1922年,青木正儿来江南游历,写了一本游记《江南春》,里面对中国的气候、文化、饮食特别有兴趣。他晚年在日本接近隐居的生活中,因为战乱,食物紧缺,所以在对中国饮食生活的追忆中,聊求安慰,写了《中华名物考》。学问好是一方面,他是一个可爱的,才子气加上学者风格兼而有之的人。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鲁迅写给青木正儿的信

青木正儿和胡适、鲁迅周作人兄弟都有来往。他1920年就在日本发表文章,介绍中国的五四新文学,尤其是最早在日本介绍了鲁迅,他说《狂人日记》“踏入了支那小说家未达到的境界”,预测鲁迅将是未来的作家。

鲁迅对他评价不错,1930年代中期,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出版以后,鲁迅曾经给一个朋友写信说,青木正儿的这本书,我认为是写得好的。因为鲁迅眼睛很刁的。以前人家说文学史的时候,他就说外国,我就说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国内的我就提刘师培的《中国文学史》,其他人没有再推荐了。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清俗纪闻》太岁春牛迎春

青木先生好多次说,学中国文学,必须知道中国的风俗,对中国人来说,很容易忽略的那些细节。年幼的时候读《红楼梦》,不太会考虑它的器物是什么样,读《三国演义》不太会考虑地理的,读《水浒传》也不怎么去想兵器。可是对外国人不一样,外国人要翻译,要了解,反而抠这些细节。所以对他们来说,风俗、历史、地理、名胜、建筑、服饰、岁时,所有这些东西是构成中国文学的很重要的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到了北京以后,眼看着这个北京也会越来越洋化了,古老的中国要过去了,于是抓紧时间向学校请了一批钱,在中国请一批画工来画,这是顺理成章的。

而且,用图谱的形式研究中国风俗,日本人本来就有这方面习惯。江户时代中川忠英的《清俗纪闻》,就是因为当时江浙一带的贸易人士活动在日本长崎,日本画家从他们身上搜集了很多关于中国的风俗,绘制了各种器物、年节的图谱。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傀儡戏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皮影戏

中文版的《北京风俗图谱》,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后面收录了青木在北京时候写给东北大学的信件,这批信也让我们明白图谱最初的计划是什么,后来怎么变化,以及中间出现的问题。

从信中能看出,最初的计划是7个部分,但是青木本人的兴趣是戏曲,所以增加了第八部分——伎乐。京剧的各个场面,还有民间的曲艺,比如唱大鼓、莲花落、傀儡戏、皮影戏,还有耍狮子、耍猴子等等,都有非常好的呈现。

这本书最初最初的计划是《中华风俗图谱》,然后在制作的过程中,《中华风俗图谱》太广泛了,南北差异那么大,而且没办法做好。所以最后集中在北京。

信件也让我们看到这本书的制作成本。两年中间换了三次画工。最后虽然署一个人的名字,但我怀疑不止是一个人画的,因为签收钱的时候,除了来薰阁,还有不同的签收者。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的吹糖人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蒿子灯、荷叶灯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北京风俗图谱》中元莲灯

在中国,其实用图像表现风俗,从清代中期的《太平风俗图》开始,我们三百六十行这样的风俗画很多,比如说专门卖给外国人的外销画,它的生产带有程式化,民间画工就能完成,比如《北京民间风俗百图》;还有一个传统是文人画,比如陈师曾先生的《北京风俗图》,但是在这些画里面,三百六十行都是没有特定背景的,而且是单个单个的人物。

中国也有岁时记的传统,就是从春节、清明这样一个节气一个节气讲下来,比如说《燕京岁时记》。

今天这本书特别值得推荐的地方,青木正儿把三百六十行绘画的传统和名胜记、岁时记的传统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卖花,是在过年的时候,厂甸里卖花,具体到了一个场面;比如说莲灯,是在中元节,若干小孩玩灯,神态各异,灯也每个不同,它呈现出来的世象风俗更加全面。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放风筝

一个日本人,用117幅画记录中国风俗,太珍贵了

《北京风俗图谱》放风筝

这本书会有这个变化,很大程度是因为青木正儿。青木正儿说他不断地提出要求,画工根据他的指示画出来,虽然青木只是编图、策划,但更像是一个导演,对这个书来说,更具灵魂性质。

这是一个有文才,有想象力,而且有艺术修养,甚至对中华名物有特殊兴趣的作者。

来源:  一条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7569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