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分享好书,共同阅读,九月书单

分享好书,共同阅读,九月书单

巨匠与杰作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著 刘勇军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6

《巨匠与杰作》是毛姆对他心目中的十大小说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说是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此处所涉及的,既有此类体裁之所以伟大的普遍标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与异端。由一位小说巨匠所著的《巨匠与杰作》,早已同其讨论的经典一样成为了经典,被视为整个20世纪文学评论的典范之作,对于读者而言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不可估量的文学指南。

哥本哈根三部曲

[丹麦] 托芙·迪特莱弗森 著 刘奕奕 译

南海出版公司 新经典文化 2024-7

本作品是丹麦诗人、作家托芙·迪特莱弗森的个人成长史。一战期间,她出生于哥本哈根西桥区一个被失业阴影所笼罩的工人阶级家庭。爱好文学的父亲忙于生计,似乎从未年轻过;虽认定女孩不能成为诗人,却仍对她稚拙的作品抱有诚挚的兴趣。母亲似乎永远不会老,总是随心所欲,以至令她难以判断母爱的形态。英俊的哥哥或许忍不住嘲弄她,却也不吝赞美;本该是全家人的骄傲,却早早陷入生活的泥沼。她自己则被同龄人视作怪胎,于是下定决心装傻充愣。中学毕业后,她开始辗转于各种工作之间,发现自己除了写作什么也不擅长。许多个夜晚,她与前途未卜的年轻人共舞,尚未坠入爱河。她依赖他人的接纳了解世界,依赖对爱情的想象数次进出婚姻。她不断地说自己痛恨改变,却不断地打破安定的现状。无论如何,令她从现实之下存活的唯有写作。

地粮·新粮

[法] 安德烈·纪德 著 唐祖论 / 毛凤仔(校)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野spring 2024-7

“我们的动作伴随着我们,就像磷光从属于磷一样;

不错,它们使我们受到了耗损,但也构成了我们的光辉。”

二十八岁的纪德,游历北非、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南部,在崭新的天地间写下《地粮》。

他狂热地表达生命的能量,想摆脱文学界的矫揉造作,宣称要让文学“赤脚踩在地上”。

六十六岁的纪德,用一生的思想食粮回应少作,时隔半生,再度谈论爱情、孤独、自由、欲望,

凝结成一段段沉思中的美丽箴言,命名为《新粮》。

娜斯佳的眼泪

[德] 娜塔莎·沃丁 著 庄亦男 译

新星出版社 2024-7

女人没有家,也没有国。

历史一次次重演,谁能全然置身事外?

◎一部惊心动魄的平民史诗,为东欧无名者立碑之作

◎少有的聚焦苏联解体后的个体遭遇之作,填补国内出版空白。从土木工程师到清洁工,书写时代剧变下高级知识分子的坠落,当代乌克兰困境的惊人写照

◎卡夫卡式的生存寓言,真正的“无依之地”,全人类的命运缩影

◎高口碑、催更不断的“马里乌波尔三部曲”之三,豆瓣年度高分图书、获奖无数的系列全新作。(前两本悉数斩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中华读书报》、凤凰网读书、搜狐文化、人文社科联合、探照灯书评人等年度好书)

◎叙述方式迷人,每一页都是人物命运的急转弯,比虚构更魔幻、更残酷的非虚构作品

◎如果说《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暗影中的人》是上一辈的故事,那么《娜斯佳的眼泪》则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它并非发生在遥远的过去,而是发生在触手可及的当下,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这世上仍有战乱,这世上就会有娜斯佳。

病非如此:一位人类学家的母女共病絮语

刘绍华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望mountain 2024-7

🍃 人类学者“把自己作为田野”,跨越边界书写疾痛、记忆与新生

两种“世纪之症”,一场生命的过渡仪式,一次重生。

知名人类学家刘绍华与母亲接连确诊癌症与阿尔茨海默病,人生中场,重症罩顶,她以学者与病者的双重身份,记录了母女这段生命旅程。在患病与照护中,重构身心、自我与关系,领悟活在当下与示弱的美德。、

🍃 从共病到共生,一段母女共同下坠又相互承托的关系变奏

母亲原是照顾全家、运动样样精通的健身达人,女儿原是闯荡天下、关怀社会弱势的人类学者。两代女性跨越身心伤痛,在生命动荡转型中重新看见彼此。

“如今,母女之间指点与被指点的界线愈来愈模糊。亲子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换位交流,所联结起的生命关系,宛如合力画一个圆,共构完满。”

🍃 打破疾病禁忌与刻板印象,叩问生命伦理与关怀照护之道

如何与衰老、失忆、病弱和解?如何将照护负担转化为陪伴?病人需要怎样的关怀?

重病,如一面关系与人性的放大镜。体会人情冷暖后,作者无意于书写创伤,也并非美化疾病历程,而是着眼病人常被忽略的心理处境与关系重构,反思缺乏的生命哲学与伦理教育。

照护,不仅是个人之事,更是全社会之责。呈现由病患、家属、医疗人员、照护机构、政策法规等多方共同构建的照护网络。

🍃 虚实交织,跳脱学术框架,以日常细节钩沉生命体悟

每章以小说笔法开头,描述母亲“小美”与女儿“小华”的日常故事,也是二人的生命史。母亲因失忆闹出的乌龙、亲友因食物串起的联结、“我”在康复途中习得的身体技艺……

超越自身苦痛与自我叙事的局限,追忆后辈对上一代人生命历程的体认,召唤读者共情共感。

🍃繁体中文版豆瓣9.1分,读者感动落泪,医学教授王一方、照护者胡泳、作家于是、医生王兴 诚挚推荐

她是幸存者

[美] 格蕾丝·赵 著 陈磊 译

九州出版社 后浪 / 后浪文学 2024-6

一个女人,一位母亲,在历史暴力夹缝中的昂扬与坠落

韩裔美国社会学者获奖非虚构力作,母女版《回归故里》

以食物串联的生命故事,两代亚裔女性的创痛与相遇

追索精神分裂症与“慰安妇”真相的锋利思考

剖露共谋的沉默深处,被禁忌的家族历史,被抹除的幸存者人生

蝴蝶之家

叶小果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万有引力 2024-6

作者叶小果行走7年,采访上百个普通人,倾听他们诉说自己人生中不一般的故事,以口述纪实的方式,用真挚朴实的文字还原他们的心声。

本书共10个篇章,10位主人公,凭借内心的善意、勇气与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向社会各个角落伸出援手。他们当中,有人救助流浪动物,有人为器官捐献事业出力,有人开一个永不打烊的书店为读者留一盏灯,还有人替聋哑人发声、为无障碍出行呐喊、为一群身患重症的孩子寻找生命的希望……

当善意传递,内心的冰雪被一点点消融,生活里的沟壑被一寸寸抚平,生命的希望与意义渐渐显现。这些真实的人生故事让人看到生而为人的力量,也许只要多迈出一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故事中的“英雄”,也能照亮自己与他人的人生。

崖边农事:二十四节气里的村庄

阎海军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6

崖边,渭水流域的小村庄,这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区域,摇摆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干旱是常态。农人在这里因循节气物候,周而复始耕耘希望,定义着朴素的生存哲学。作者以二十四节气及农事活动互为经纬,用田野笔记的形式记录落谷有声,百年农业生产变迁、传统农耕人家的农事生活、乡村熟人社会的生活图景在这本时间之书中一一展开。

江河行地,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

[美] 王冬妮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贝贝特 2024-7

本书是斯坦福大学史学博士王冬妮对民国少将王赓的往事钩沉,也是孙女对素未谋面的祖父坎坷一生的深情追忆。

王赓,1895年甲午战争之际出生于江南世家,十六岁考取庚款留学生,与胡适、竺可桢、赵元任同学。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来考入西点军校,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八名西点毕业生之一。1919年1月,随团出席巴黎和会,1923年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同年晋升陆军少将。一颗军政新星正冉冉升起。

然而,踌躇满志的他,却意外地卷入一场著名的恋爱风波之中。他是出局者,却有君子之风。他的妻子,爱上了他的朋友。她是大名鼎鼎的陆小曼,他是风流文人徐志摩。

淞沪会战打响后,他因一场无妄之灾被污为叛徒,被羁两年,身染重疾,仕途亦急转而下。1942年,国内战况焦灼之际,47岁的他重获重用,随团赴美,却在途中客死埃及。

命运曾慷慨地给予他恩赐,却在一个个重要的人生节点,跟他开了一次又一次无情的玩笑。

历史的滚滚洪流裹挟着他的一生,但他也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吉光片羽。

萧关道

胡成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理想国 2024-6

汉时北道,平凉之后,北出萧关,经安定郡治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北绕越六盘山余脉,经由今海原县,在黄河东岸今靖远县渡河,过今景泰县至河西四郡之武威,汇合南道,共赴西域。因出萧关,北道又称“萧关道”。

胡成重走萧关道,途经西北的山川城镇、原野村店,记录下路途中的见闻与偶遇之人,寻探此路上故人的踪迹。过去和未来交织于一处,古人与今人的命运自成对照。这是一次探访古路的游记,也是一窥历史洪流下普通人命运的入口。

联动的世界史:19世纪世界中的日本

[日] 南塚信吾 著 张尧彦 译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4-7

★颠覆传统思维 令人耳目一新的分析方法

★历史学者、日本文化研究者刘柠、沙青青、王广涛一致力荐

★了解日本近代化的必读之书

#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历史

#世界变动与日本变革的联动

#世界史潮流在日本的本土化

#全球史视野下的幕末危机和明治维新

#条约和外交

#殖民统治和 抵抗

★世界各地在“关联”中以各种形式“互动”,世界历史的主导“潮流”不断蔓延,并按照当地方式“本土化”,不同地区的历史因此“联动”起来……

★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历史是利用世界权力关系的旋涡发展的,有时利用旋涡边缘的形势,有时利用旋涡中心的形势。

1840年代至1910年代,欧美列强积极扩张,各地民众运动此起彼伏。本书突破国别史框架,以国际关系史为基础,从全球史视角描述世界紧张局势的形成和转移,以及日本如何捕捉世界历史“潮流”,并将其“本土化”。

◆打通了从国别史、区域史到全球史的藩篱,在世界史的动线上复盘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

——刘柠(作家,独立学者)

◆以全球史的独到眼光重新审视了幕末维新时代,以世界各地彼此的“关系”为切入点,解析了19世纪日本在历史大潮之中的演进过程,令人耳目一新且极具启发性。

——沙青青(历史学者,播客主播)

◆本书生动地阐释了欧美列强在世界各地的博弈如何给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近代化提供“国际契机”。

——王广涛(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

迦太基帝国

[英] 阿尔弗雷德·丘奇 著 刘守旭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之江文化 2024-7

曾经璀璨无比的迦太基帝国为何会在繁荣700多年后覆灭,它的兴亡对后世有着怎样的重要启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英国近代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丘奇认真梳理大量史料,从昔日地中海霸主的历史碎片中一路探索,完成了这部叙述迦太基历史的著作。他呕心沥血多年,皓首穷经,细致地勾勒出迦太基旧有的样貌,详细地叙述了迦太基从建立、崛起到覆亡的全过程,探讨了迦太基的文化及腓尼基人的民族特性,更塑造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勇猛善战的形象,让本书成为一部广大读者研究和学习迦太基历史的权威作品。

纳粹亿万富翁

[荷] 大卫·德容 著 闾佳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万有引力 2024-8-10

与纳粹共生,却未曾同死。

他们的名字长存于世,他们的财富庞大无比。

世人眼中的他们,是设计大师,是行业传奇,是神秘的贵族也是慷慨的慈善家……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是军火制造巨鳄,是精明疯狂的投机分子,是纳粹事业资助人,也是战争机器的发动机–他们是第三帝国的“军事经济元首”。

当强权覆灭、帝国崩塌,当战犯走上审判台,那些曾在希特勒统治下叱咤一时的顶级富豪,却最终逃脱清算、全身而退,继续享受巨大的财富,其家族至今仍然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 震动西方社会的商业调查作品,翻译版权售出20多个国家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福布斯》专文推荐

★ 亚马逊编辑精选2023年最佳历史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揭示了德国最富有的五个商业家族(匡特家族、弗利克家族、芬克家族,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厄特克尔家族)通过支持第三帝国的暴行,积聚了无数金钱和权力的真实故事。

作者利用大量未披露的史料文献,展示了这些商业大亨如何在欧洲战火纷飞之际,通过主动投靠希特勒,吞并犹太企业,强征战俘劳工,并加大武器生产以装备纳粹军队。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亿万富翁绝大多数在战后得以逍遥法外,其后代如今继续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拥有宝马、保时捷、大众、安联等世界著名品牌,产品覆盖全球。

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

[美] 艾达·费雷尔 著 林剑锋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好望角 2024-7

古巴,是加勒比海上面积最大的岛屿,也是1492年哥伦布在首次美洲航行中最先踏足的土地之一。这里丰饶的水土,加之一船又一船非洲黑奴,使得古巴成为西班牙帝国王冠上的明珠,为欧洲带去源源不断的蔗糖、咖啡和烟草。然而财富的背后,是无数土著和黑奴所付出的汗水与鲜血。因此从一开始,追求自由和种族解放就成为了贯穿古巴历史的主线。

随着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西班牙殖民者黯然退场,但新生的古巴共和国(1902—1959年)迅速被美国所控制,成为后者对外扩张政策的战利品,不得不开始了新一轮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1959年,卡斯特罗所领导的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古巴人才终于建立了他们渴望已久的独立国家。而美国,这个危险又强大的邻居,从未将目光从古巴身上移开。

事实上,这段长达五个世纪的古巴历史,既是古巴人民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历史,也是奴隶制、糖产业园、殖民主义和民族革命相生相伴的历史,更是一段古巴与美国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历史。通过近距离阅读古巴的发展历程,我们将见证她从被征服和奴役,逐步走向自由和独立的辉煌历史。而古巴这面镜子,也映射出近一百多年来美国逐渐取得世界霸权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从未将视角局限于个别伟大人物。那些在奴隶小屋的微弱荧光下缝纫的人,那些在革命中拿起武器的人,那些没有在官方历史中留下姓名的人,才是古巴历史真正的主角。

特权与焦虑:全球化时代的韩国中产阶级

[美] 具海根 著 张海东 / 姚烨琳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8

在《特权与焦虑》一书中,具海根审视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韩国中产阶级的变迁,并指出全球经济变革给这个阶级带来的影响远非单纯的经济衰退和阶级规模的缩减。

全球化导致中产阶级内部出现了两极分化,将少数受益于全球化经济的群体与受其负面影响的广大群体区分开来。这种内部分化为韩国社会注入了新的复杂动动力,因为新兴富裕群体试图将自己与其他中产阶级区分开来,并建立新的特权阶级地位。《特权与焦虑》一书探讨了这些紧张关系如何在三个领域(消费与生活方式、居住隔离以及教育实践)发挥作用。在这三个领域,富裕中产阶级的主导取向是保留他们新获得的特权并将其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具海根认为,他们这种新的阶级实践使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下的赢家和输家都承受着巨大的焦虑。

此书是继《韩国工人》之后,具海根教授又一本韩国阶级研究的杰作。它以敏锐的学术视角和现实考察,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产阶层的某种可能走势,对我们理解新的现实变化和重新思考已有的相关理论富有启迪意义。——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具海根的这部著作探讨了韩国中产阶级的发展,特别是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驱动下,中产阶级的内部分化和争斗的过程。毫无疑问,这部著作对于研究中国的社会阶层具有参照意义。——沈原,清华大学教授

中产阶层是实现社会转型、突破经济困境的关键。此书关注全球化时代韩国中产阶层的内部分化与地位竞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后全球化时代中产阶层未来前景的参照。——孙立平,清华大学教授

作者在全球化框架下审视韩国中产阶级的萎缩和内部分化问题,分析了新兴富裕群体与其他中产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在消费与生活方式、居住隔离和教育实践领域发挥作用。本书分析透彻,是中国社会分层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王宁,东南大学教授

本书深入分析了全球化时代韩国中产阶级的内部分化。富裕特权阶级企图通过教育实现精英的代际传递和地位再生产,导致教育竞争加剧,使普通中产阶级承受巨大的焦虑和挫败感。研究颇有启发意义。——李春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在出色地研究了韩国工人阶级之后,具海根把研究重点转向了韩国的中产阶级。作为具海根杰出学术生涯的巅峰之作,《特权与焦虑》对于任何对当代韩国或更广泛的中产阶级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必读书籍。——JOHN LIE,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这是一项关于韩国中产阶级的迫切而及时的研究。具海根通过极具说服力的论证抓住了这一群体的时代精神。——JENNIFER JIHYE CHU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边缘中组织》(Organizing at the Margins)一书的作者

伴你老去的勇气:如何陪伴日渐老去的父母

[日] 岸见一郎 著 敬雁飞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7-1

陪伴老去的父母,更需要“被讨厌的勇气”!

老龄化时代,写给照护者的治愈之书。

独生子女、养老困境、父母难相处、阿尔茨海默病……成年人不忍面对的话题。

经典之作《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照护晚年父亲的动情实录。

◆ 内容简介 ◆

当父亲的记忆逐渐消逝,岸见一郎的世界也随之改变。这位忙碌的心理学家,曾因工作和家庭责任,忽略了与独居父亲的联系。然而,随着父亲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岸见一郎的生活重心发生了转变。

在陪伴父亲的日子里,岸见一郎深刻体会到了照护工作的艰辛。面对无法回避的现实,他选择了积极的态度,用爱、智慧和创意,将照顾父亲这件充满挑战的任务变得轻松愉快。

这是作者照护身患阿尔茨海默病父亲的实录,也是他自我疗愈的一部动情之书。

思想家

[英] 布莱恩·麦基 编 吴芸菲 译

上海三联书店 理想国 2024-7

为什么要去关注那些讨论基本问题的思想家?一扇门的打开如何引起其他门的打开或关闭?

将哲学置于时代的背景下,作者与当代领衔哲学家展开对话,对谈在20 世纪占据主流并延续至今的哲学流派,审视哲学的常规分支,包括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并结合相关历史去理解各流派的最新发展,进而发现思想家如何重述问题,如何看待自由、未来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寻找一条新的思考道路的尝试必然是摸索性的,这些一直在路上的思想家用切身行动告诉我们,不要听信权威,而要看看事实,然后自己判断;只有投身于不同于技术性思考的反思中,才能为自己定位。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罗雨翔 著

上海三联书店 后浪 2024-8

中国人在美国当公务员

解读美国大城市背后永不停歇的政治角力

大都会的活力从何而来?如何像运营企业一样运营政府?个人力量如何影响社区营造?纽约是大城市的特例还是范例?房地产税如何连接私人义务和政府义务?

《大国大城》作者、经济学家陆铭,哈佛大学教授戴安·E.戴维斯倾力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72945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