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张文祥:红村有大美

散文 | 张文祥:红村有大美

汽车划开刚刚落下的夜幕,飞奔在南岗水库大道上。当大山上高低错落的灯光还在与水面上的繁星们交相辉映的时候,平山县的同志说:“李家庄到啦!”

在村中的一个小广场上,迎接我们的是热情的老乡,还有上下左右掩映在林木丛中的片片灯光。抬头望去,我被山坡上四射着光亮的房子所吸引,老村支书刘树彦说:“那是我们村‘365好乡亲’便民店。先吃饭,明天还有的看呢。”

走进一个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四合院,鲜花点缀中等候我们的是满桌地道的农家菜,小鸡炖蘑菇、韭菜炒鸡蛋、生菜黄瓜小萝卜,还有远近闻名的太行山大豆腐……老支书一双大手将一大碗荞麦面碗坨放在桌子中央说:“放心吃吧,这些都是咱山里产的。”

丰盛的晚餐,难得的美味,唤起我们儿时的记忆,淅淅沥沥的山雨,为小村送来清凉,在山间回响的几声犬吠,让人们拾回久违了的一段段乡愁……

下雨了,山村夜游取消。老支书抱有歉意地说:“山里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于是,我和他坐在宽敞的堂屋里攀谈起来。

从他平静的话语中,我对李家庄的过去和现在有了一些了解。这个村多为刘、谷两姓,竟无李姓人家。传说早年山西一位李姓商人来此落脚,盖了许多房子,一次出外做买卖再也没回来,乡亲们为纪念他,就把这里叫成李家庄了。抗日战争时期,小鬼子三天两头来扫荡。老区百姓积极抗日,“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块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自己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仅李家庄村就有二十三位烈士英勇牺牲。

他说:“我们这个村是1959年3月国家修建南岗水库时后靠上山的,村后的石堂山,是太行山的支脉。那时候只要国家一声令下,老百姓一百个拥护。”

在全村人向山上后靠的时候,挂在山坡上的可耕地只有一百五十七亩,百姓们没日没夜地从石头缝里刨土,硬是又开出了五百五十亩,地多了,粮食自然也多了,鸡遍地、猪满圈,过上温饱日子的农民很是满足。可是,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这个处于水库上游的小村子,必须进行治污改造,保证环境不受污染。去年县里统一规划搞美丽乡村建设,省、市、县工作组的同志进村入户做动员讲政策。开始村民们以为只是和往常一样,来清理脏乱搞卫生检查的。后来才明白,是要在“土地流转、减少生猪饲养”上下实招了。村里因此刮起了不小的风波:什么叫流,这地往哪儿流?什么叫转,转给谁种?几位种地老把式坐在自家的山坡地上抹眼泪。这还不算,为了保证水库洁净,必须减少生猪饲养,养了半辈子猪的婆娘们也不依了。拆猪圈那天,小山村沸腾了,六十多岁的刘天文坐在挖掘机的斗子里,他老伴则爬到了挖掘机的杆子上,说是要与猪圈“生死与共”。于是驻村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党员干部走家串户地忙活起来。一边帮助村民掰着手指头算账,还请来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当老师,教大家编织手艺,教妇女们把山野菜做出花样的本事;一边组织劳力修路、拉电线、清理卫生,还在村里建起了小型养猪场,保证让村民们随时能吃上猪肉。

两个月的工夫,小山村不见了污水横流,变得干净整洁。工作队和村干部为家家户户丈量土地,请外面的公司把挂在山上的土地整理成樱桃园、红树莓园、苹果园。世世代代的农民结束了土里刨食的生活,成了公司的职工,也过起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老支书说,现在全村八十一户,二百六十二口人,过去有四十五人在外地打工,今年一下回来了二十七人,因为他们看到了家乡的前途与希望。六十岁的做豆腐把式刘占超从保定回来了;在外打工二十多年的刘明发两口子也加入了村里的建设队伍;成天愁着没营生的韩华云、樊华琴当起了清洁工……

村民们改变了原来的生活、生产方式,家家户户把门前收拾得干干净净,街道铺成了石板路,巴掌大的空地也栽上花草果木,原来的臭水沟变成了娱乐健身的同心林,坡坡坎坎也像是铺上了小花布的菜园子……环境美,美到了人们的心里。

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后,思想观念也有了改变,年轻人忙着自己的活计多挣钱,老年人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热情高了,斗嘴打架的没有了,赌博的也找不到了,邻里和睦,相互帮助,发展生产。

“现在南岗水库蓄水量十五万立方,不仅供几个城市的饮用水,这里还是2008年奥运会时的备用水源地。村民们都鼓着劲要做出新成绩呢!”说到这,老支书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脸的自豪。

不知不觉中,时针指向11点。老支书说:“休息吧,明天有的看。”

山雨过后,几颗星星在皎洁的夜空中闪烁。“明天有的看!”老支书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

清晨,小山村在此起彼落的鸡鸣声中醒来,淡淡的炊烟被几声犬吠托起,在屋舍花间绿树山石小溪间弥漫。顺着“唰唰”的声音走去,只见两位妇女扫地的身影,上前询问,原来她们就是韩华云和樊华琴,她们说:“想不到活了半辈子的时候在家门口有了工作,真好像是做梦。”

村口是正在恢复建设中的中央统战部旧址,1948年4月,中央城工部从山西到达李家庄,9月更名为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五一口号”在这里提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在这里筹备,并接待了大批民主人士,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伟人们与民主人士恳谈的佳话。了解了这段历史,对这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李家庄又有了新的认识,肃然起敬!

站在村口,向西望去,蓝天白云下浩浩荡荡的就是南岗水库。一位散步的老者指着水库对面说:“你看远处影影绰绰的小山,那就是西柏坡!”革命战争年代,李家庄和西柏坡以及平山县的百姓做出了英勇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这里的百姓仍然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耳边常常响起老支书的话:“先烈们打江山不怕流血牺牲,我们建设家园哪有惜力气怕出汗的道理?”

当年李家庄从鱼米富饶的平川后靠到大山里,百姓们对恶劣的生活条件没有怨言,因为他们知道,不管走到哪里,都是祖国的好河山!如今政府几乎把公路修到了山尖尖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更要把家乡建设好。的确,在这个小村庄里,有可以把游人引到五百亩樱桃园的健身步道,有绿柳依依、老少皆宜的塘坝水上游乐园,有农家乐大院里散发着清香的山肴野蔌,有隐翳于山岩下带有欧式情调的休闲咖啡屋……真真是有的看呢!

穿过前大街,过了几处农家乐小院,上了一个高坡,看见青年女村官石越正和两位老者谈安装健身器材的事。顺着水泥路快步向上,啊,原来这就是夜晚进村时看到的山顶的明亮大屋啦!

只见抱着一盒鸡蛋的妇女来到“仓庚小卖”屋前,店主熟练地为她过秤付现金。妇女叫刘国联,是村里敬老院的厨师,家里养了五十多只鸡,吃不了就拿来卖。她说:“自从有了这个‘365好乡亲’农产品便民店,再也不用跑到二十多里地外的南岗集市上去卖了。”

走进这个三开间的商店,日用货物齐全,“快消品销售”“农资销售”“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之家”等服务项目也都张贴在墙。“这个站是县里帮助建起来的,城里人需要的土特产品都会从网上传给我,还有专人来收,乡亲们再也不用为自家的东西卖不出去发愁了。”说起这些,小店主人谷永才脸上挂满了笑。

抬头看去,忽然被山坡上的一面白墙吸引,“忠勇、坚毅、慷慨、悲壮,仁厚、朴实、诚信、勤劳——平山风骨”红色大字在朝阳下放着光芒!李家庄的百姓深爱着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的这片山、这片土,他们用勤劳与智慧建设着美丽幸福的家园。这里只是平山精神的一个缩影,这里的一山一石铭刻着的是革命老区人民的铮铮铁骨与报国情怀!

当美丽乡村与红色文化融为一个整体的时候,她竟如此光耀人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8168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