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朱胜利:家乡·故乡·爹娘亲

散文 | 朱胜利:家乡·故乡·爹娘亲

早起一睁眼,看到手机里有条语音,是姐姐发来的,点开听:“我做了些炸丸子和酱肉,昨天快递取走了。留心查收。”我仿佛立刻“闻到”了那熟悉的味道……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妞,更是个爱回婆家的山西媳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先生从山西考大学到北京,毕业后留京工作。我俩1988年底领证,转眼到了新年,他带我上婆家过年。

恋爱时对先生家的情况了解一些:爸1937年参加革命,离休干部;妈老实本分的家庭妇女,一辈子没工作过。四男一女中先生最小,妈叫他“五娃儿”。

第一次上婆家,我和先生出火车站后坐公交。爸个儿不高,瘦瘦的,穿戴得严严实实,见面后高高兴兴一把接过行李。后来得知,老人家原本想去火车站接我们,但常年哮喘走不了远路,妈几次劝说下才改在离家最近的公交站等我们。

一见面,爸就开始嘘寒问暖,我只是跟着走,偶尔随着他的话音附和着点头。先生忍不住捅捅我:“爸问你话呢,怎么不回答?就知道傻笑。”我紧张得不敢抬头,轻声说:“爸说话山西味儿太浓,像唱歌,我一个字儿都没听懂,怎么回答?”爸笑得更开心了,连说:“我口音重,别着急,多听几次就明白了。”就这么着,我们边说边笑进了家门。

新年夜,团圆宴摆好,我这新娘子特意穿上妈新给我做的红袄,一家老少十几口围坐一起,丰盛的饭菜,热闹的场面,觉得这才是新年的样子。

我和嫂子们边说边聊时,老爸举着酒杯站起,就着火锅飘出的浓浓肉香,来了几句开场白。大概意思是:值此新年,五娃儿结婚的大喜日子,首先祝你们新婚幸福,白头偕老。尤其是欢迎新媳妇,这个北京娃嫁到咱山西,以后你就是山西媳妇,这就是你永远的家。咱们是革命家庭,上面哥哥姐姐的婚事都响应国家号召移风易俗,没有大操大办,到你们这儿也一样。但我和你妈考虑到毕竟是最小的娃儿结婚,媳妇又是北京人,特意给你们准备了三份礼物,希望你们带回去好好保存,并作为传家宝传下去。说着右手往床上一指,那是个深棕色的长方体的皮箱。“这是我1937年刚参加革命,在晋察冀根据地当文书时领导送我存放文件资料用的。箱子是纯牛皮制作,相当结实,不怕水不怕摔……这个箱子跟着我跑遍了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里面装的文件一份没丢……把这个箱子送给你们,目的让你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说着又指着紧挨着箱子的一个绿色木条钉成的盒子,“第二个礼物,是装手榴弹的盒子。1940年在晋西北大青山一带,我们抗日游击队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不少日本人的武器弹药,其中就有这个,满满一箱手榴弹。战士们高兴坏了,拉弦就扔回去,用日本人造的手榴弹消灭鬼子。那仗打得真过瘾……”说到这,爸情不自禁仰起头,眼里闪着光,像是刚刚结束战斗,脸上挂满喜悦。我明白,第二份礼物的意义,是告诉我们和平日子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年轻人切莫虚度时光,要做出成绩。

“还有最后一个礼物。老婆子快拿出来。”随着话音,妈从里屋拿出了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两床被面。打开一看,绣的是大公鸡图案,似在打鸣。“我和你妈专门挑了这个图案,这两只大公鸡就是你们俩,希望你们相敬如宾,并且闻鸡起舞,勤奋工作不懒惰。”此时全家已笑得前仰后合,二嫂更是笑出了眼泪:“咱家就是与众不同,人家结婚都送几大件,咱家送俩旧箱子;尤其这被面,人家都买喜鹊登枝,龙凤呈祥什么的……”

假期匆匆,转眼我们就要回京。老父亲拎着皮箱,一步一喘地把我们送到火车站。临了还特意交代我们几件事。最后一件是说,他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如何自己最清楚。孩子们平时都各自忙工作,回不来也能理解。“但是希望你们春节时一定回来,保证咱们全家每年吃一顿团圆饭。因为几个子女中就你们离得最远,所以专门给你俩提出这个要求。”

那是老父亲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接送我们。那背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妈告诉我,爸临终时还说:“不知能不能多坚持几天,让我过完年再走……”

那之后,回家过年变成了家规,无论身处多远工作多忙,都必须回家。而我,心中更知责任,只有我们回去了,全家人才算凑齐!从此我这个北京妞再没在北京过过年,我用实际行动完成老人的嘱托,无论多晚,一定要在除夕夜零点钟声敲响前到家。

记得有一年,单位临时有事,年三十当天加班结束,从北京出发时已接近中午。一路上我就琢磨着,婆婆家住的小区停车位很少,我们最快到家也得将近傍晚了,车放哪儿?谁想刚到小区门口,就看见了三哥,他为我们寻摸停车位,已经冒着严寒在外面呆了足足三个多小时……因为全家人都相信,当我们齐齐围坐在老母亲身边时,老父亲一定在欣慰地看着我们。

时间飞逝,一晃,春节时北京山西之间往返,已经31年了。

只有2022年,因为疫情,我们留在北京过的年。除夕晚上,北京、太原同时打开手机视频,现场直播开始。快到零时,两地十几口子共同举杯,夹起饺子,拜年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妈问我:你们桌上都有啥菜?是不是买的半成品?“怎么会呢,这些年回家几十次,您教我的山西饭我都学会了,原汁原味。”将手机镜头对着桌子:“您看,这都是我做的,酱肉、炸丸子、肉皮冻、黄米糕、莜面栲栳栳、粘片子、豆角焖面,一应俱全。人虽在北京,咱们照样过的山西年。”

今年8月,疫情稍缓,我们立即回山西看望老妈。93岁高龄的老人特别高兴,在我们返京之前提议全家再聚一次,席间,服务员推着一个三层蛋糕进来,妈说:“记得你8月份生日,去年你退休时没能给你祝贺,今天正好弥补一下……”我已热泪盈眶,姐姐告诉我,从去年老母亲就一直点惦记着,唠叨了不下十多次……

三十多年,太行山、汾河水早已融入我这北京妞的血液,而我,也早就把山西当成了故乡。

正写着呢,外甥女打来电话:“舅妈,我下午到京。空瓶子准备好了吗?我妈这两天又要腌咸菜了……”芥菜丝是我的最爱。姐姐这是又准备上了。

期待这个春节能回家,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山西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7142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