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 | 孔见:仁道主义的推恩过程

散文 | 孔见:仁道主义的推恩过程

生生之德

中国古典思想中,很早就有了对“天”的敬畏。第一个在天空下跪下的人已然杳不可考,但这种敬畏的起源或许与农业文明有关。作为与地相对的概念,天是指大地之上浩瀚的宇宙空间,及其空间里运行的天体和隐性的存在。作为与人相对的概念,天指的是人及其行为意志所能创造与够掌控之外的自然世界总和,包含天地万物,也可称之为天地。天意从来高难问,但对于其意志,人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探测、推断与想象。关于天地造化运行的思想,最为集中表述在于《易经》。这部从伏羲到文王姬昌反复修订、不断完善的经典,将天地万物的本体描述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时空流,并用象征符号加以演示。被认为是出自晚年孔子的手笔、对《易经》做出阐释的《易传》,将天地的意志和德性归结为“生”:“天地之大德曰生”,即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以生物为心”。说白了就是:天道是同情、欢喜和赞助生命的,它的德性就是生生不息。这就与“仁”的意思相通了,仁的含义也就可以理解为“生生”,即对生命的慈爱与敬重,而且不以族类设限。这种源自《易经》的仁道外延深广,超出人道范畴,其情怀纳入了一切生灵,是足够辽阔与浩瀚的博爱。

和后来的姬昌一样,成汤是著名的仁王。《史记·殷本纪》记载了他网开三面的故事。成汤出访民情的途中,看到一个捕猎的人,在林子的东西南北四面都架起罗网,形成一个密密匝匝的包围圈,然后朝着罗网不停地祷告:“飞禽走兽啊!不管是天上飞来的,地下钻出来的,还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全都快快投入我网里面来吧!”见此情景,成汤顿感不快,觉得如此下去,天下鸟兽恐怕就会被捕杀殆尽了。于是,他让那人撤去三面罗网,只留下一面,并让他改变祷告的语辞:愿意往左边去的就到左边去,愿意往右边去的就到右边去,不听召唤的就自投罗网吧。这件事情当时受到了广泛称赞,汉水以南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听说此事,便纷纷归顺于成汤。因为他连被当作猎物的鸟兽的命运都如此关切,何况是自己的同类。成汤以七十里地的小邦,最终成为天下的共主。那时候的人们敬重与崇拜德性的情形,现在的人恐怕已经无法想象了,因此网开三面一事,在今天很容易被理解为政治玩家的作秀。

孔子对同类生命的同情,无微不至地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譬如,在家里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他从来都没有吃饱过;如果遇到伤心事哭了,他在这一天里都不会歌唱;见到披麻戴孝或眼睛失明的人,哪怕是小孩子,他也神色凝重,以示同情与郑重(《史记·孔子世家》)。

毫无疑问,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首先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论语·乡党》记载,有一天,家里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进门就问伤到人了没有,却不问及马的情况。他的朋友死了,没有人送终,他就出来主持,将后事安排妥当。然而,孔子不仅仅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仁慈,也给予了具有灵性生命的动物。国君赏赐活口的动物,他就将其畜养起来。对于那些优良的马匹,孔子不赞叹它们的力量,而是赞叹它们的德性,似乎是将其引为同类了(《论语·宪问》)。

孔子年轻时也捕猎,但他不用大网将鱼类打尽,也不射杀已经归巢入窝的鸟儿,毁灭一个家庭的温暖,在母亲面前杀死其孩儿,或是在孩儿面前杀死其母亲(《论语·述而》)。有一次,师徒在山谷里行走,看见一群好漂亮的野雉。孔子便向它们递了递神色。野雉们立即展翅扑向天空,但在上方盘旋一会后,觉得孔子他们没有伤害的恶意,才又缓缓降落到树上来。孔子开心地说:这些山上的母雉,真是生逢其时呀,真是生逢其时呀!子路则向它们拱拱手。野雉们快意地喊叫几声便飞走了(《论语·乡党》)。在这片生活的花絮里,仁者的精神已经与万物打成一片,儒者对天地“生生之德”的赞美与歌颂,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子贡曾经这样介绍自己的同学高柴:“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之行也。孔子曰:‘柴于亲丧,则难能也;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成汤恭而以恕,是以日隮。’凡此诸子,赐之所亲睹者也。吾子有命而讯赐,赐也固不足以知贤。”(《孔子家语·弟子行》)高柴自从进了孔门,走路时脚不会踩到别人的影子,从不杀死刚刚从蛰伏中醒来的虫子,也不折断正在生长的花草树木。这些行为得到了孔子赞扬,认为他这是遵从人道,践行仁恕。类似的事情,也见于《礼记》等典籍。后世的儒者,如周敦颐等,便以“绿满窗前草不除”作为这种“生生之德”的体现。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停留卫国不为所用的孔子,打算前往晋国会会胡服骑射的赵简子。到了黄河岸边,却听到晋国两位德望很高的大夫被杀的消息,于是对着东去的黄河深深感叹:水流如此壮美,波澜是多么浩荡啊。我却不能渡过,这也许就是命吧!子贡问他话里的意思。孔子回答说:我听说,一个地方的人,若是残忍到剖开动物腹腔来杀死幼子,麒麟是不会来到郊外的;若是戽干了池塘里的水来捉鱼,蛟龙是不会出来布施风雨的;若是捣毁鸟儿的窝巢来取卵,凤凰是不会飞临这里的。连禽兽对不义之事都懂得避开,何况孔丘我呢!在这里,孔子将杀害有德之士,与杀戮动物的无辜胎儿、灭绝种群、断绝生命生生不息之流的行为相提并论,视为违反仁道精神的罪行,并加以诅咒。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779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