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贺知章写完《回乡偶书》当年就死了,小学我们或许真的不曾读懂过

贺知章写完《回乡偶书》当年就死了,小学我们或许真的不曾读懂过

公元744年,85岁的贺知章向唐玄宗请辞,称自己因病重无法在朝为官,求请归乡。唐玄宗或许到此时才意识到,这位人称“贺监”的昔日状元郎已经为自己卖命多年。于是一时感怀之下,他便亲自写了首诗赠给了贺知章,并要求太子亲率百官饯行。就这样贺知章回到了老家越州永兴(今杭州萧山),并写下了其平生最具影响力的《回乡偶书》:

贺知章写完《回乡偶书》当年就死了,小学我们或许真的不曾读懂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的经典程度自然不用多说,它是年年入选小学课本的作品,小学生几乎人人会背。但如今我才知道当年我们只学了一半,在写完这首诗后,贺知章还写了第二首,他将这两首诗并称为《回乡偶书二首》。在没有看这第二首诗之前,小学时的我们真的不一定读懂过诗中表现所述的乡愁。如果说前一半诗是明快欢喜,那这后一半就可谓句句泪。让我们来读一读:

贺知章写完《回乡偶书》当年就死了,小学我们或许真的不曾读懂过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如果用4个字形容这第二首诗,其实就是“物是人非”。当年贺知章回家时已度为道士,而且将老家的宅居改成道观,所以他是打算长居于此的。诗的首句起句就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我离家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这些年人事变迁太大了”。这话说得是不假的,他离家为官已有50年,除了乡音不改也确实没有什么是旧时风光了。但诗人还是觉得自己找到了年少时的回忆,那就是眼前的一池镜湖水,它在春风吹拂下荡着轻波,依旧不改从前的模样。

贺知章写完《回乡偶书》当年就死了,小学我们或许真的不曾读懂过

在这首诗中,贺知章对于家乡的风土人情只字不提,对于乡中亲朋也不曾提起,为什么?不是不想提,而是无从提起。物是人非下,记忆中的人或早就离开人世;或身份地位与他相差太大,再加上多年不走动,早就没了情分。所以原本兴致盎然希望落叶归根的他,此时是落寞而又孤寂的。在写第一首诗的时候,他才刚到家,那时候还会有小童来问他“客从何处来”,但住了一段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心中那个故乡或许早就回不去了。

贺知章写完《回乡偶书》当年就死了,小学我们或许真的不曾读懂过

而令人唏嘘的是,他诗中提到这池镜湖水,其实也并非是儿时的湖水。这是这次归来前他请求唐玄宗赐的放生池,当时唐玄宗命人在镜湖上划了一块湖地,赏给了他。所以这池湖水承载的更多是他的一生荣耀,而并非儿时回忆。

贺知章写完《回乡偶书》当年就死了,小学我们或许真的不曾读懂过

了解了这些,或许我们才算真的读懂了这首诗。余光中先生将乡愁比作一张窄窄的船票,但很显然这张船票并没有让贺知章回到心中的故乡。在写完这组诗的同一年,贺知章病故,享年85岁(虚86)。贺监虽不在了,但这首诗却流传至今,成为了年年入选小学课本之作。曾经我们都以为诗中只有归乡的喜悦,在读完第二首后,我们才知道这首诗是喜悲参半的。

来源: 美诗美文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528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