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因为刘少奇心系百姓,看待问题有着独特而富有针对性,所以毛主席才会如此属意他接班当主席

因为刘少奇心系百姓,看待问题有着独特而富有针对性,所以毛主席才会如此属意他接班当主席

在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之后,我国迎来了一位平民主席——刘少奇。

按说,当上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不说是喜笑颜开,心中也应该是有一番豪情壮志的,但是刘少奇却不一样。

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曾经揭秘,为什么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却没有笑容。

愁眉不展当主席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主席当选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但是此后不久,毛主席就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职务。

1958年12月10日,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了《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的决定》。

在1959年4月上旬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一致同意刘少奇为中共中央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国家主席候选人。

对于决定提名刘少奇为国家主席候选人一事,当时任党的总书记的邓小平作了这样的说明:国家主席有好几位同志可做,如党内几位老同志,都可以做。

但是大家考虑国家主席不单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职务,而是有一些相当具体麻烦的事要做,例如出国、会谈、接待等等。

所以,以刘少奇同志的能力和资望,出面兼任国家主席职务,是比较好的。

毛主席也曾亲自向参加会议的党外民主人士解释:

“我们共产党内主持工作的,我算一个,但是我不管日常事务的,有时候管一点,有时候不管,经常管的是谁呢?是少奇同志。我一离开北京,都是他代理我的工作,这已经是多年了,从延安开始就是如此。以他担任国家主席比较适合。”

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中有过正式记载的,有三次。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为避免内战,争取对中国共产党的有利地位和时机,中共中央决定,由毛主席、周恩来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蒋介石举行和谈。

为决定这件事及商讨毛主席离开延安期间的军机大事,中共中央于8月26日专门召开政治局会议。

就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提议,在自己和周恩来赴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

毛主席的提议获得会议的一致同意。

第二次是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出访苏联期间。

1949年12月,毛主席应苏联邀请访问苏联

11月25日,中共中央在毛泽东主持下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作出决定:在毛主席出访苏联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职务。

毛主席于12月6日动身前往莫斯科,到1950年3月4日回到北京,在苏联逗留了近三个月。

这期间,刘少奇集党政事务于一身,全面负起了领导责任。

第三次,是在1953年年底。

这年年底,毛主席外出到杭州主持新宪法的起草工作。

在1953年12月24日毛主席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特别作出决定:在毛主席不在北京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主持中央工作。

这三次的代理工作,刘少奇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没有出什么差错,在毛主席出差期间,将事情按照毛主席的章程打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现在毛主席推荐刘少奇来接任国家主席,于情于理都是非常合适的。

就这样,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的方案就这样确定下来,并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

按理来说,出任国家主席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据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回忆,当时刘少奇的脸上却没有什么笑容。

选举当天,开完了会之后,刘少奇就直接回了家。

听到这个消息,工作人员和家人都很是激动,在门口迎接刘少奇,还有很多人和他握手,祝贺他,“但少奇只是向大家点了点头,表情严肃,脸上没有一点笑容。”

刘少奇只是简单地招招手回应了一下前来祝贺的人便自己回了办公室。

大家都觉得很是奇怪,为什么当选国家主席了他脸上却没有笑容?

王光美看在眼里,心中却是十分清楚李少奇为何会流露出这样的神情。

王光美回忆的时候说,当时国家可以说正在内忧外患当中。

内部,农村的情况非常不好,国民经济也处在严重失调的状态,连吃饱穿暖可能都要成问题,人民生活已经变得困难了。

农业生产下降,粮食供应严重不足,棉、纱、布、糖等日用品,出现从未有过的短缺现象;基本建设发展过快,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钢铁和工业使农村大批青壮年流入城市,农业劳动力陡然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大幅下降。

到1960年底,财政赤字高达81.8亿元。

外部,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依然不死心,联合起来造出反华的逆流,而且越来越嚣张。

这前有狼后有虎,可以说是在危难之中受命,刘少奇很难不为家国前途感到忧心忡忡。

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回忆说,吃完饭的时候,外婆站在门口,外婆看到父亲刘少奇走过来,便向他拱拱手,说着恭喜,恭喜!

这时刘少奇才露出了笑容,说谢谢,谢谢。

刘源说,父亲刘少奇对外婆一向都很尊重,来自这样一个老人的祝贺,他终于露出了笑容。

脸上虽然露出了笑容,但是刘少奇忧国忧民的心却始终没有放下。

刘少奇之所以能够受到毛主席、邓小平的信任,力荐他出任国家主席,不是没有原因的。

“决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人民给你多大的权力,你就要负多大的责任。”

这是刘少奇常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

既然已经肩负起了这个重担,那么这条路便要走下去。

广州会议后,刘少奇带着夫人王光美及工作人员,乘两辆越野吉普车,从长沙出发,开始他的长达44天的湖南乡村调查。

当时,距离刘少奇离开家乡已经41年了,看到家乡的景象,他面目显得有一些凝重。

因为家乡的确有变化,但是也还是很荒凉。

一路上刘少奇没有一直待在车上,而是时不时下车走走看看。

他信步走到田间,搓开一堆人粪,蹲下身瞅了瞅,皱着眉低沉地对身边的秘书说:“你们看,这里面都是粗纤维,分明是粮食吃得少,野菜吃得多的缘故,看来种粮的农民吃饭都已经成了问题。”

回家的这几天里,刘少奇想要和干部群众有更多的接触,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群众情况,于是一开始先是找了一些人,但后来发现了解的层面不够广泛,于是就在老屋中邀请了农民和干部来聊天谈话。

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很活跃,他不时地询问,也不时地插话。

这次的四十四天湖南之行,刘少奇收获良多。

而作为人民领袖,刘少奇对于民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关注的,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可以说贯穿了刘少奇一生的实践活动。

回到北京之后,刘少奇便做了报告。

他将国内现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一针见血地说了出来,并且表示领导人是需要为人民服务的。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要做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抵制和消除腐化、堕落的现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讲党性、求奉献、淡物欲、轻享受”,这是刘少奇品行的真实写照。

严于律己、朴素一生

刘少奇一生都过得非常艰苦朴素,而且也这么教养孩子,告诉他们严于律己。

1963年4月,刘少奇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即将出访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柬埔寨四国。

出访前夕,外交部礼宾司通知,要求刘少奇主席和王光美同志做出国服装。

得到秘书报告后,刘少奇说:“有穿的就不要再做了,出国不一定非得穿新衣服。”

秘书将此话转告礼宾司后,礼宾司的同志很不放心,时任司长俞沛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一位女同志来到刘少奇家,要求看看刘少奇的衣服是否能行。

他们打开衣柜把衣服一件一件地认真检查了一遍,随后不无遗憾地表示这些衣服都不太行。

听了俞沛文的建议后,刘少奇虽然勉强同意做些薄衣服,但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有我们的国情嘛,不要完全同人家比,俭朴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是丑事。”

这次出访东南亚四国归国后,刘少奇把四国领导人赠送给他的礼品一一作了登记,随后便统统交公了;而且在回国前,他还将发给他的零用钱,也全部交给了中国驻外使馆。

在礼品的处理问题上,刘少奇的原则十分明确,只要是别人赠送的礼品,都要统统交公,有时他怕工作人员办得不彻底,上交礼品还要有收据。

到外地给他买香烟还要开发票,怕吸了人家不要钱的烟。

1963 年5月中旬,刘少奇提议让王光美去基层工作一段时间。

这时,恰巧刘少奇的肺病复发了,吃药治疗等都需要王光美照顾。

所以,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此为理由,理直气壮地反对王光美下基层。

秘书把大家的意见告诉了王光美,她也犹豫了。

刘少奇休养了一段时间,身体稍好了一点,就又提出让王光美下基层的问题。

为此,大家开了一个支部会,王光美在会上讲了刘少奇一再支持她到基层去工作一段时间的来龙去脉,说自己也已下了决心,大家也不好再反对。

会后,卫士组的同志考虑到刘少奇已经65岁了,肩上的担子又那么重,每晚睡觉都离不开安眠药,而且服完药后,还习惯坐在床上看文件,夜间起来上厕所时容易出事。

因此,他们提出:等王光美走后,每天夜里要在刘少奇的卧室门口值班。

刘少奇知道后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你们无非是担心我从床上摔下来,那么,我睡地铺不就解决了。”

大家听说后又震惊又感动,刘少奇时时刻刻都不愿意给工作人员增添麻烦。

王光美临走的前一天,刘少奇叫卫士把床架子卸下来,把床垫子放到地板上,从此他就开始睡地铺。

刘少奇不光是这么要求自己,对待孩子们时,他也教她们要勤俭节约,因为还有很多百姓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1959年5月10日,刘少奇请刘平平和刘源的老师到家里做客,商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他仔细地询问了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后说:“平平和源源是我的孩子,你们的学生,中国有句老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今天请你们来,就是商量如何配合共同教育平平、源源的问题。”

刘少奇接着说:“我工作忙,你们召集的家长会议,虽说都是光美去参加的,但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希望你们把我的孩子当作你们自己的孩子去严格教育。不要因为是我的孩子,就迁就他们,照顾他们,那样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教育孩子有个配合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要互相紧密配合起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努力,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少奇还向老师问起平平和源源在学校表现,他诚恳地说:“请你们说实话,他们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或者哪方面好,哪方面差。我虽然是他们的家长,可是没你们接触得多,了解得多。”

班主任立即回答:“平平和源源在学校里学习很努力,生活俭朴,对老师很尊重,也能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我们知道你们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他们有缺点错误时,我们也敢批评,没有顾虑,从不护短。”

在刘少奇家里,还有一个特殊的钱柜。

那是1963年,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下基层调研。

刘少奇把他的秘书刘振德叫到办公室,把一个小木盒子递给了他,表示王光美不在的时候,让他来管理这个小木盒子。

刘少奇告诉他说:“这是我们家的钱柜,里面有平时开支用的钱,还有票证。光美不在时,家里的经济账就由你来管吧。她走的时候留下了一个开支单,每个月的工资就照她吩咐的开支吧!”

其实那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钱柜,分明就是个杂物盒,什么东西都有:各式各样的票证,缝补衣服所需的棉线、钢针和纽扣,还有一些零钱。

刘振德把盒子里的钱一一拣了出来,块票,角票、连硬币都凑在一块,数来数去一共才23块8毛钱。

刘振德回到办公室,找出了王光美留下的开支单,上面这样写着:每月领到工资以后,请按下列数额分配。

当时刘少奇夫妇的工资加起来才500多元,光这开支单上每月就得支出近500元,单纯是党费支出这一项就是规定的好几倍。

另外,刘少奇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亲友,稍一浪费,就会出现“财政赤字”。

刘振德还认真整理了钱柜里的票据。

钱柜里的票证种类非常多,有粮票、布票、工业券、副食本等,基本覆盖了社会流通的各个方面的票证。

正纳闷为什么要留这么多过期票证时,他忽然想起之前听王光美说起过,刘少奇要求,凡是需要凭票购买的商品都要告诉他,凭票的范围增加或减少也要及时告诉他,并且要让他亲眼看看票证。

刘少奇正是通过这些小小的票证,及时了解到物资生产和供应的最新情况,时刻关注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

刘少奇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人民群众,想着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制定好更好的国家政策,造福人民。

也就是因为刘少奇心系百姓,而且以身作则,看待问题有着独特而富有针对性,一针见血的眼光,所以毛主席才会如此属意他接班当主席。

此外,钱柜里还有些针线、纽扣,这是王光美用来缝补衣服的。

因为刘少奇家经济紧张,所以他们很少买新衣服,衣服破了,纽扣掉了,总是缝缝补补。

刘少奇经常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有一次,大女儿刘爱琴买了条新绒裤,刘少奇狠狠地批评教育了她一番,说她不知勤俭节约。

在刘振德掌管这个钱柜期间,刘少奇安排他给自己在新四军时的警卫员凌代英同志50元。

可是这时候盒子里面的钱已经没有多少了,如果支出了五十元,那么钱恐怕是要不够了。

刚好此时王光美因公返京,刘振德立刻向她汇报。

王光美笑着说:“怎么样,财政大臣不好当吧?”刘振德感慨地说:“真不好当,每天就像坐在火山尖上,时刻都得提高警惕。”

后来,还是王光美想办法才把这笔钱周转出来。

谁能想到,一个国家主席的日子过得这么紧呢?

一心为党为民

刘少奇在任期间,一心为党为民,做了不少实事。

尽管他身居高位,也没有放松自己和对儿女的要求,更没有纵容自己的亲戚们仗着他的职权办事。

老一辈共产党员的清廉家风、作风,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参考资料

《王光美访谈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4496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