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人睡觉最喜欢用的却是瓷枕,他们睡着难道不难受吗?其实是为了方便女子

古人睡觉最喜欢用的却是瓷枕,他们睡着难道不难受吗?其实是为了方便女子

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说,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为了让人们能够睡个好觉,无数商家出了各种高科技枕头,硬的软的,各种材质的。

但我们的老祖宗,那些古人睡觉最喜欢用的却是瓷枕,他们睡着难道不难受吗?其实是为了方便女子。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瓷枕的历史

原始时期,古人类可就近随便拣一块石头、一根木头、一束柴草、一张兽皮,或用手臂弯曲垫于首下,作为睡觉时的枕物,这大概就是枕的雏形。

从考古发现来看,枕头在各个时代发展出了各异的姿态,材质和形状各不相同,主要可以分为硬枕和软枕两类。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瓷枕陪伴人们入睡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陶瓷枕的最早烧制使用源于何时,目前尚没有明确可寻的记载。

但河南安阳隋开皇15年张盛墓出土的明器中有长仅3.9厘米的瓷枕模型表明至少在隋代瓷枕已经开始使用。

唐代是陶瓷枕开始流行的时期,实物遗存不少。

唐诗中虽未见到关于“瓷枕”的记载,但提到“玉枕”处不下40余次。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唐代瓷器最著名者为越窑青瓷,有“如玉”之誉,而瓷枕清凉却暑,亦有如玉之美,故可推测文献中所谓“玉枕”者,有不少其实是瓷枕。

唐朝瓷枕的造型多为变体正方形,也有凹面枕和倒梯形枕,不少装饰着具有诗情画意的图案,给人以感觉和视觉上的明快。

到了唐代起,方形枕的造型发生重大变化,将六面体的棱角磨圆,枕面的弧度加大,从而导致圆形枕的产生。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五代及宋、辽、金、元时期,陶瓷枕继续流行,烧制范围也有所扩大,北方、南方的几大窑口均烧制陶瓷枕,枕的大小、造型出现了多样化的结果。

种类有长方形、正方形、动物形、人物形等,还有双面枕。

枕的装饰技法和纹样变化多端,多种釉色的使用空前繁荣。

诗文枕、书画枕、镂空枕是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特征。

从北宋时起,人们开始在枕上作诗文和书画,通过枕这一载体抒发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陶瓷枕上的题字,既有前人的名诗妙句,又有民间流传的俚言曲子,短者一二字,长者上百字。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而描写瓷枕这一现象在宋代诗词中也有反映,如欧阳修《玉楼春》、林季仲《选冠子》里都描写枕上花纹有云垂连山之象,显然是画有山水的瓷枕了。

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产地遍及全国,可谓繁盛,形制和装饰手段也最丰富。

金、元时的陶瓷枕也基本上继承了宋代风格。造型仍以长方形为主,还有如意头形、动物形、人物形等。装饰上,诗文、景画、戏剧等题材增多,但其他纹样走向简化。

明、清及以后,虽然有的人也会喜欢睡陶瓷枕,但毕竟不像唐宋时期那样流行了,总体上来说是走向衰落了的。

那时满族人不用梳很繁复的头发,每天梳理也不麻烦,所以更爱睡丝质枕头或者布枕。

虽然瓷枕制作不再流行,但据丁文江《漫游散记》记载,他1911年5月在广东旅次,尚可见客店中“放着一小瓷枕头”。

可知一直到清朝末年,瓷枕还是被人日常使用的。

这么一梳理瓷枕的历史,我们会很惊讶的发现,这种硬邦邦的枕头居然流行了一千多年。

这样的瓷枕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瓷枕的功能

瓷枕的装饰虽然到后来看起来让人觉得眼花缭乱,俨然像是工艺精美的装饰品。

但是瓷枕,既然名叫“枕”,那么它的主体功能肯定是作为寝具。

然而在20世纪之前,用惯了布料软枕的人们多以为唐宋时代的瓷枕是殉葬之物。

直到20世纪20年代,北宋钜鹿故城一批房室炕上的瓷枕出土,有的底部还有“新婿”之类的墨书,显然属于奁妆品,这时候人们才确信那些硬梆梆冷冰冰的瓷枕不是什么明器,而是宋代人床榻上的寝具。

这一观念的转变,有利于从总体上廓清对瓷枕的认识。

在出土的大量磁州窑瓷枕上,有不少墨书诗文直接点明了瓷枕的妙用,最突出的一项是消暑纳凉。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在有空调、冰箱、电风扇的现代人看来,没有通电的古代要度过炎炎夏日简直是难以想象。

其实古人度夏也有妙招,其中之一就是这个“瓷枕”。

因为隋、唐、宋时代是我国比较炎热的时期,所以在这时候开始出现瓷枕绝非是一个巧合。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但如果能以瓷枕就寝,即使是在白天烈日当头的正午睡觉,也能够解暑入梦。

因为瓷枕的枕面有釉,所以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性能,夏天枕于其上,睡起觉来就会非常地凉快。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从很多唐宋的诗中我们都可以得知当时瓷枕应适用于夏季,由于它的材质的优越性以及气候的影响使得宋代瓷枕被用于就寝。

如宋代磁州窑的五彩绶带鸟纹枕,其造型为长方形,但枕的前壁微有内凹,这种造型上的微小变化正符合人的颈部的舒适程度。

同时在枕面和枕壁上进行了纹样的装饰,在整体黄绿的背景下,一只绶带鸟在展翅飞翔,红花绿叶围绕在旁边,整个瓷就以它比较严谨的造型和吉祥的装饰图案表现出极其浓郁的民间气息。

古人用瓷枕是为了消暑纳凉,更是为了方便女子。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中国的古代,头发不管是对男子还是女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男女都不会轻易剪头发,女子头发就会很长,如果每天梳头,做发髻,相当的费时费力,所以午睡时女子便睡瓷枕。

瓷枕高,而且垫在颈部,完全不会影响到头发,可以保持住发髻不散乱,睡瓷枕自然可以为女子固定发髻提供方便。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前面说到瓷枕在有唐一代大为流行,宋朝时也风靡一时,那是因为唐宋时期的女子头上都盘着高高的发髻,尤其是唐、五代以来女性以高髻为美,如意头形的“山枕”就更适合女子使用了。

如果在这时候能够头垫着瓷枕,就可借着瓷枕的凉意消暑了。

甚至就在几十年前,东莞地区依然有人使用这种瓷枕,结婚后的妇女梳发髻,往往一个月才梳一次,只有睡瓷枕才能保住头发不乱。

这种传统流传了很久。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唐代的瓷枕比较小,“长度多在10到20厘米左右,以11到15厘米的较为常见。其高度一般在10厘米左右”,这种尺寸用来垫在头下似乎不太适合。

对此研究者认为,“这种体积娇小的唐代瓷枕的出现,与唐代人梳理成高大膨胀的发髻有关……将枕垫在颈部以上靠近头的根部,这样发髻就不用与陶枕直接接触。”

所以,瓷枕的一大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了让女子的发型能够保持,瓷枕一般都会做得比较高,这样才能够枕在颈部睡下去的时候,头部不至于触到床板,从而弄乱发型。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虽然可能会不太舒适,但是确实非常方便女子的。

大概是因为光枕颈部,使头悬空太累,为了使用舒适,之后瓷枕的形制有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瓷枕逐渐变大,枕面最长的达40厘米。

此时的瓷枕多见如意头形枕,当时又称“山枕”,枕面下低上高,轮廓下阔上尖且成花口状起伏,面如碗底,睡于其上一来可以消暑,二来能保持发型不乱,一举两得,足以让悬空脑袋的唐人羡慕了。

此外,为了维持发型不乱,也是为了保持美丽的姿态,五代两宋的女性常常是侧卧,她们枕着瓷枕时也是侧卧,这些都能在五代两宋的词中能找到相关的描写。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而正是因为侧卧,所以初醒的美人儿脸颊上印着瓷枕上的纹路,此番旖旎情景被文人写进词里:“春深花簇小楼台,风飘锦绣开。新睡觉,步香阶,山枕印红腮。鬓乱坠金钗,语檀偎。临行执手重重嘱,几千回。”

“山枕印红腮”写尽了女子腮边睡:痕之风流婉转,刻画花艺是制作瓷枕的主要装饰手法之一,女子侧卧是很可能把瓷枕上的纹饰印到脸上的。

不过,虽然古人甚爱瓷枕,但是也不是一年四季都用的,瓷枕清凉的质感在天气转凉后很明显不会受宠。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对于这点可以借作用类似的石枕作为依据:唐人钱起《白石枕》诗前有一篇短序:“ ……琢磨将成,炎暑已谢。俗曰:犹班女之扇,可退也……”好不容易快做好一枚石枕了,结果夏天已过,派不上用场了。

另外从众多古画的内容来看,在描绘冬季家宅的画中,也不见瓷枕的身影。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明清时期已经有人不能理解前人睡瓷枕的习惯了,清曹廷栋在老老恒言》中觉着睡瓷枕太冷。

可见,睡瓷枕的习惯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的人喜欢它清凉解暑,有的人抱怨它冻得人脑仁儿疼。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而且,在古人的认识中,睡觉凉快是可以养生的,而瓷枕正好具备这个功能。

比如,最会享受生活的李渔就和曹廷栋反着来,他在《闲情偶寄》里专门介绍“如何午睡才舒服”,他认为睡觉一要静、二要凉。

静就是睡觉的时候不能吵闹,眼前不能有人在动,耳边也不能有声音,所谓眼睛和耳朵都要睡着。

凉则是让睡觉的时候灵魂也安睡,李渔认为如果睡觉只睡身而不睡魂,则是养生的大忌,所以要凉下来,必须睡瓷枕才好

就要凉丝丝的才适合入睡,古代养生理论认为“头为阳,恶热”,睡觉时温度过高反而不好。

作为寝具,瓷枕除了消暑纳凉、方便女子的妙用外,还有许多衍生用处,其中一个就是作“警枕”。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一说到“警枕”,最有名的典故当属“温公警枕”。

此事虽不见于正史记载,但协助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范祖禹在他的《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中说温公“又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想来是可靠的。

此后,《困学纪闻》、《山堂肆考》、《锦绣万花谷》等类书皆一一收入,最后还进入了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读物《龙文鞭影》。

当然,警枕的最早发明权不属于司马光,先秦典籍《礼记·少仪》篇中就有“颍”(郑玄注日:警枕也)的记载,东汉末年的蔡邕还写了《警枕铭》。

古代的警枕是最初木质的,如《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五年》讲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缪勤于军政,夜里睡觉不敢睡得太熟,就用一段滚圆的木头做枕头,就成了“警枕”。

这一类用来小憩、提醒自己不能贪睡的枕头,还常常题写或刻有警句名言。

如河南禹县扒村窑遗址出土的一件白地黑花瓷盘上有一首五言诗:“白日等(莫)闲过,青春不再来。窗前勤学早,马上锦衣回。”该诗规劝孩童青春易过,时光不再,只有勤奋苦读,才能换得功名前程。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河北邯郸市博物馆藏一件元代长方形白地黑花枕,枕面墨书七言诗一首,此首民俗诗为父母叮嘱远行孩子在外注意安全,遇到桥的时候要下马走过去,不要骑在马上以免发生意外;如果能走路就不要坐船,水中风浪大,太危险……

一字一句细细的叮嘱,读起来让人深刻感受到儿行千里母担忧。

另外,古代的瓷枕还担当着祈福辟邪的重任。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唐书·五行志》中记载:“韦后姊七姨嫁将军冯太和,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河北等地的普通工匠依旧通过制作瓷枕将祝福传递给千家万户——祝愿枕着瓷枕的人平安 、乐观 、多子 、富贵。

此外,瓷枕还有储物功能。

瓷枕是中空的,以前的人会把珍贵的东西放置在枕头里,把枕头当作储盒使用。

《越绝书·越绝外传枕中》记载:“以丹书帛,置之枕中,以为邦宝。”旧时人们往往 把契证、零钱 、记事本等物件放入瓷枕,一旦发生火灾,拿起枕头就跑。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古代文化之妙

仅仅是一个枕头,就能够从实用和美观方面以及精神教化方面衍生出如此多的深意。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学习,了解更多古人的智慧。

古人睡觉喜欢用瓷枕,难道不难受吗?

参考资料

《故宫藏瓷枕》

《云间文博丛书 第7卷 VOL.2 云间缂丝》第112页

《古人为什么要睡瓷枕》 中学生百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3179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