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又是一年芳草生,而时节春分之后近清明。古人的最早的清明节并非祭祀先祖的大节,是古老的火神山神的崇拜,禁火敬神。先秦晋国大臣 介子推 辅助 晋国公子重耳,功成身退,隐居深山,结果晋文公为了见他,放火烧山,结果酿成介子推被烧死。晋文公非常惭愧,设立寒食节,禁火追思。这中间也有环保的概念,尤其是仲春雷电增加,容易产生山火,而人们也因为用火不慎,容易发生火灾,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故而寒食节变成了明确的禁火节,在汉朝某些山林多的地区,可以长达一个月,人们不能点火。涵盖了清明节气。

当然不是每个地方都如此,有的是一天,有的是数天,那么禁火的日子,人们该做些什么呢,提前准备冷食。而此时正是仲春时段,人们纪念介子推,同时也提着祭品,去祭祀自己祖先。

寒食日和清明节十分接近,到了唐朝宋朝,官员的假期,都是寒食清明连给,到了明清两代,清明节就成了祭祀的大节。实际这个时段包括了寒食节清明节前后数天,甚至以清明节为节点的前后一个月。

我来谈这些,和陶渊明的拟挽歌词有关联吗?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中的达观淡定:有生必有死,托体同山阿

当然有,因为正是农历的二三月是重要的踏青扫墓祭祀的日子,关于人生生死的问题,是直接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的。

汉末古诗十九首里“ 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在春风拂动草木的路上旷野行驶,你看到的是无限的春色,还有一座座平缓铺着春草的坟墓土丘,哪怕你此时并非特地去做祭奠,你也会想到“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

何况此时的踏青,很多人一方面是享受山川春色,一方面也以最诚挚纯净的心情祭祀先祖,慎终追远,让春色更有灵魂气息。

汉朝帝王崇尚神仙长生不死,然而老百姓并非都确信,因为,生老病死就在身边。虽然也有很多仪式,表达灵魂的永生,愿望肉体羽化而不是腐烂。但是人的死亡,是生命中的大事,谁能无动于衷?汉朝晚年的战乱,倾覆了帝国的繁荣,大量非正常的死亡,让人们觉得人生的短促,质疑所谓神仙和永恒。

汉末古诗十九首里,多次出现这样质疑的诗句,“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等待人生终点的,就是泥土和坟墓。而且在汉末,非正常的死亡随时到来,让人们在悲哀中更加珍惜相守和快乐。

挽歌,自然是生者给亡故者的悼亡歌曲,往往送行的时候,摇着铃,举着幡,歌唱逝者的生平和生命离开的悲伤。但大多数都是一种投射状态。

晋朝的贵族也有人自己给自己写挽歌,但是估计也是希望自己的悼亡词,比别人的更加华美贴切,歌功颂德,以让后世纪念。但是这都不如陶渊明。

只有陶渊明的《拟挽歌辞》是站在一种特殊的角度,就是我,从死亡到安葬这一过程。就是人还没有死亡,体会一把最接近死亡的感觉。这是非常特殊奇异的视角和状态。

但是正是这样的状态,让我们了解生死,更豁达生死的存在。

未知死,焉知生。正视死亡,才能更拥抱生活。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中的达观淡定:有生必有死,托体同山阿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东晋 · 陶潜 《拟挽歌辞三首 其一 》

陶渊明中年以后在乡间,一定看见过多次的葬礼,而且和他交往的,也多还有当地的官员,陶渊明的隐士,是相对他曾经官员的身份来讲,实际他就是当地的士绅或备受尊重的长者,一些重要的活动,必有他的参与。在那些仪式上,每个人都会有代入感,只是陶渊明的更加深邃细腻。如果,我是躺在这里,等待送往坟墓的逝者。

这开头一句就否定了汉朝和民间流传的长生不老之说。

人生,有生,就会有死亡,如果提前夭折,不要埋怨命运的短暂。这里的非命,有两种解读,一种就是非正常逝去,这种逝去让人痛惜,另外一种,分开理解,不要埋怨命运。但是这到底是哪种更贴近陶渊明的想法呢,我愿意解读为,是一种随时而来的意外导致生命的终止。或者他某次是看到的年轻或者壮年人的葬礼吧。

昨天晚上还和你一起说话,同在这人间,而今天早上,也许我和你就分别了,一个在人间,一个在传说中的鬼界,登上了那里的名册。但是这是陶渊明相信灵魂轮回吗?这只是生死一个代称。

我的灵魂会散布到哪里呢,只剩下遗体如同枯朽的木头。

我可以想到娇儿摇着我的身体,要着父亲的拥抱而哭泣,我可以想到好友抚着我的身体痛哭。

但是此时的我,一定什么都不知道了,这一切已经无法知觉。

关于此之后所有事,关于我的生平,荣辱,别人的表达,我是不再知道的。

如果我到了那一境地,如果还有最后的遗憾,一定是觉得在这世上,没有喝到足够的酒。

古人辛劳节俭,是愿望多留粮食在未来,以抵抗饥荒灾难。但是当生死大限到来,你是否觉得从前的小心刻苦,是不是都是悲哀?

但是,也不全是。古人节俭,为自己也为子孙谋,只是陶渊明这句很现实,因为人生哪里有那么多满足?恨归恨,但是若活着,也还是会节俭,未足,是人生的常态,甚至就是人生的必然。

不过大难之时,绝境之中的念想,或是真的,比如思念的人,记挂的事。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中的达观淡定:有生必有死,托体同山阿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良未央。” 其二

如果我死了。我从前没有太饮酒,甚至因为贫困,很长时间没有酒喝,但是我死了,祭品中一定会注满美酒。

那墓碑前的春天的美酒,那美酒上泛着泡沫,我什么时候能够再品尝?

所有的菜肴都摆在坟墓前,案台上,亲朋好友都哭在我周围。

但是我就是想说什么,口里发不出声音,我想看什么,眼睛睁不开。

从前在高堂上睡觉,现在长眠在荒草堆里。

这荒草的夜晚,没有活人夜宿,如果你愿意看,那是茫茫夜色,无边黑暗。

死亡就像早上出门去,但是怎么也回不了家了,站在或行走在永不落幕的夜晚。

实际上,坟墓就是家,从此像夜晚一样黑暗而漫长。

这里写的是生和死巨大的隔差。照应了第一首的“非命”。意外可能随时来到,生命就像行走在太阳下,随时步入暗夜。那人世间所有的东西不会再有。

古人有事死如生,就是想象人死后,一定有个世界和活着一样,人们的祭祀逝者能够收到。但是对于陶渊明来讲,他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逻辑问题,死是身体和感知的消解,可能不会有地狱也无有天堂。长夜和黑暗是唯一能够贴近的表述,如同睡眠和病中的制动。

这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写法。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中的达观淡定:有生必有死,托体同山阿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其三

如果我死了。在原野上荒草茫茫,白杨萧萧。

在九月的寒霜中,人们抬着我,出远郊安葬。

这里四面没有人,有很多坟墓林立。送行的马仰天长啸,秋风吹动着白杨,哗哗作响。

当棺木下葬,坟墓封闭的时候,永远看不到人间的太阳。就算是富贵贤达之人,他们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和结局,而来送行的人,忙完事情后,会陆续回到自己的家中,他们的生活还要继续。

只有最亲近的人还有着缠绵的悲痛,很多人已经在叹息之外,开始了新的生之歌声了。

死去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死去是一件遵循自然的事,死去最真实的事情,就是你的身体,你的灵魂,融入了这片山林土地,腐朽和不朽同在啊。

这才是陶渊明要表达的最核心的思想,他的生死观。

有生必有死,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中的达观淡定:有生必有死,托体同山阿

很多挽歌写的都是灵魂在天上,那是祝福和美好。但是陶渊明是真实解析生死这个过程,相当的唯物主义,这是非常难得的。

死亡是人生巨大的生死鸿沟,不能确定的是灵魂和再生,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切断了作为人和这个世上的联系,亲人的声音,歌哭都已经听不见,那些美酒佳肴的祭祀是人间的愿望。死者长眠。

但是这首诗却又别有一种生死最终的浩大,完整完全回归自然,然而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好的安息吗?虽然可能人之为人的轮回并不存在,但是自然是更大的轮回和循环。

如果你爱过这个世间,爱着这世间的山水空气,爱着这里的一切,也许不会觉得这样的归去会有什么悲哀。从人的知觉来讲,在陶渊明看来是永夜,但是化为了这自然的泥土草木,如何不是一种新生。

今天解读陶渊明的《拟挽歌词》,或者有人会觉得悲凉。

但是陶渊明这三首诗的好处,在于正视死亡的存在,是一种旷达无畏,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存在的时候,提醒自己人生随时可能会有意外,应该做好关于意外的应对,坦然面对和珍惜生活。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中的达观淡定:有生必有死,托体同山阿

又是一年春草生,我们慎终追远,祭祀先祖,同时也要对生死有着透彻的感知。

人生贵在知死而知生。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1651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