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众所周知,毛泽东与蒋介石是死对头,虽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人有过一段短暂的“共事”时光,蒋介石担任黄埔的校长,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代理部长,在工作中,难免会有一些来往,表面上没有太多的争斗。

但自1927年北伐军进入上海后,蒋介石发动震惊全国的“四一二政变”,两人“正式”站到了对立面。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率起义军走上了井冈山,影响力越来越大,两人再次见面,已是1945年的事情了,国共双方在重庆和谈。

新中国成立后,两人虽然没有再见过面,但相互仍有“联系”,只不过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蒋介石甚至在1975年,秘密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

当时毛泽东身体不好,委托邓小平代表他去台湾一趟,可以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尽快恢复通讯,双方都在做准备,但遗憾的是,邓小平最后却没有去成。

那么,蒋介石在晚年时,为何会邀请死对头毛泽东访问台湾,邓小平最后为何没有去成?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蒋介石

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一直做“武力”攻台的准备,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有着“战神”之称的粟裕。因为解放台湾与在陆地作战不同,中间隔着台湾海峡,粟裕当时就提出了“陆海空”联合作战的方案。

因为台湾是蒋介石最后的“退路”,溃逃到台湾的国军不断扩充兵力,起初粟裕计划用三野的王牌部队第九兵团负责攻台,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粟裕改变了作战方案,将三野的所有部队全部派上,并抽调了部分兄弟部队,总兵力达到了65万人。

毛泽东主席到苏联访问时,就请求斯大林派出空军支援解放军的对台作战,但因为蒋介石的背后是美国,苏联从自身的利益考虑,认为不适宜直接派兵参战,但可以向新中国出售战机以及舰艇,并帮助训练。

虽然海军、空军组建完成,但都是“新兵”,三军协同作战的训练还不够,因此粟裕认为时机还未到。

但在这关键时刻,却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直接将第七舰队调到台湾海峡布防,以阻止解放军的行动,美国的插手,使两岸的关系更加紧张。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毛主席

而在朝鲜战场,人民军节节败退,战火距离鸭绿江边越来越近,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认为唇亡齿寒,力排众议派兵入朝参战,全国的重心一下子转移到抗美援朝上,连解放台湾的主力第九兵团,也被抽调到朝鲜参加作战,解放台湾的事耽搁了下来。

蒋介石带着残兵败将撤退到台湾后,其实也忧心忡忡,虽然解放军海空军刚组建不久,但在苏联的帮助下,很快就会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以自己的兵力,难以守住台湾,对于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又惊又喜;喜的是,得到美国的保护,惊的是,美军此举背后隐藏着将台湾分出去的阴谋。

蒋介石虽然与毛泽东水火不相容,但他不愿意做民族的罪人,让叶公超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为蒋介石对抗美国的阴谋,因而遭到美国的不满,美国在暗中支持台湾的反蒋人士,打着民主的旗号,要参与竞选总统,其中胡适、陈诚被大多人推举,但胡适长期在教育领域,没有太多从政的经验,而且国民党内派系众多,胡适在政界的影响力非常有限,难以站住脚。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排除了胡适之后,只剩下陈诚。陈诚不仅出身于黄埔,又是浙江人,而且还是蒋介石的干女婿,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在国民党内尤其是黄埔系中的地位非常的高,国民党全面撤退到台湾前夕,蒋介石就让陈诚先去台湾打前站,足可见对他的信任,美国支持陈诚上台,主要是想挟持他搞分裂。

蒋介石也不傻,对于美国背后的阴谋看得一清二楚,但碍于形势,只能表面同意民主竞选,但他手上的权力,从来没有想放弃过。

而在大陆这边,毛泽东也支持由蒋介石实际控制台湾,在一次会见外宾时,他故意说道:“台湾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还是胡适好、还是陈诚好,我看还是蒋介石好。但凡在国际活动场合,有他我们不去。至于当总统还是他好……十年、二十年会起变化,给他饭吃,可以给他一点兵,让他去搞特务,搞三民主义。历史上凡是不应当否定的,都要作恰当地估计,不能否定一切。”

毛泽东在这个时候讲出这句话,在国际上造成很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毛泽东主席在“声援”蒋介石。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陈诚

朝鲜战争结束后,新中国在国际上露了一次大脸,让遭受百年屈辱的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因为国际形势又发生了变化,中央对台湾的政策也跟着在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策是“武力解决”,但到五十年代中期时,转变成了“武力与和平”相结合。

双方也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中间人牵线搭桥。周恩来总理选来选去,决定派章士钊带着中央的信来到香港,交给国民党驻香港某机构的负责人许孝炎。

中央在给蒋介石的信中,明确了当时对台湾的政策(1963年周恩来总理总结为“一纲四目”):

(一)台湾统一于中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中正;

(二)台湾所有军政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注: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

(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中正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

(四)双方互约不派遣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事关重大,许孝炎送走章士钊后,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乘坐飞机到台湾,将信交给了蒋介石。

对于共产党“主动”派人联络,蒋介石当时还有疑虑,其中内心还是有反攻大陆的想法,至少从未停止这方面的准备,因此并没有立即回复。

一来二去,这件事就拖到了1957年。一天,许孝炎突然接到蒋介石发来的电报,让其立即到台北一趟,有要事相商,许孝炎预感到一定是与大陆有关的事。

到达台北后,许孝炎被专车接到了蒋介石的官邸,两人针对我党中央提出的四条政策进行了一次长谈,最后蒋介石决定派一个可靠之人到北京“探探虚实”,并让许孝炎推荐人选,蒋介石想来想去,最后选中了宋宜山。

宋宜山也是蒋介石的学生,后来还曾被国民政府公派到英国留学,对蒋介石还算比较忠诚,而且职务不高,比较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宋宜山的弟弟,蒋介石的爱将宋希濂此时此刻正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如果宋宜山到北京的行踪不小心暴露的话,可以用“看望弟弟”的名义说辞搪塞过去,宋宜山也不是什么大官,探亲也在情理之中。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宋希濂

1957年4月,宋宜山带着使命,秘密转道香港前往北京,周恩来总理亲自会见了他,表示过去国共两党曾有两次合作,现在同样有机会进行第三次合作;随后就派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与宋宜山商谈具体事宜。

这一次会谈,改变了宋宜山过去对共产党的态度和印象,回到香港后,就将此行写成一份完整的报告交给蒋介石,但因为宋宜山在文中多处夸赞共产党建国短短几年取得的成就,让蒋介石心里很不舒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蒋介石认为现在时机还不是很成熟,就暂时停止了来往。

其实当时有不少人都愿意为两岸的交流牵线搭桥,当章士钊在奔走的时候,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也来到了北京。

我党中央发出信号后,蒋介石父子就首先想到的就是曹聚仁,他是邵力子的学生,与蒋经国颇有交情,在1956年的夏天,曹聚仁通过邵力子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周恩来获悉情况后,就立即安排曹聚仁到北京面谈。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曹聚仁

曹聚仁问周恩来总理:“中央发出的‘和平解放’有多少实际价值?”

“两党过去曾有过两次合作,而且整体都合作得不错,第一次取得北伐的胜利,第二次取得抗战的胜利,现在完全可以进行第三次合作。我们不是招降,而是坐下来商谈,只要政权统一,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

对于中央的“许诺”,蒋介石、蒋经国很重视,要求曹聚仁再到北京一趟与党中央接触。毛主席明确地表示,如果台湾回归,一切照旧,可以继续实行“三民主义”,对于蒋氏父子,都会做出相应的安排,但台湾都是由他们在管,这点可以放心。

曹聚仁回到香港后,就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许诺转达给了蒋氏父子,但这么大的事情,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决定,蒋氏父子依旧在观察考虑。

蒋介石自退至台湾后,心里一直牵挂着浙江奉化母亲的墓,因为过去湖南军阀曾挖了毛泽东的祖坟,蒋介石也在担心奉化的祖坟会被破坏,虽然之前中央写信给蒋介石时,专门提到奉化的祖坟完好无损,但蒋介石并放心不下,于是让曹聚仁再次亲自到奉化一看究竟。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蒋母墓

曹聚仁到奉化溪口后,见到蒋介石的祖坟果真没有被破坏,就代表蒋氏父子扫了一次墓,并将墓周围的情况,全部拍成照片送到台湾,蒋介石看到后,十分地感动,佩服毛泽东的胸怀。

与此同时,因为美国人不断给蒋介石施压,要求从金门、马祖撤兵,将这些岛屿让给共产党。蒋介石深知,如果撤兵,就等于失去了与大陆的联系,中了美国人将两岸分开的阴谋,蒋介石的压力很大,毛泽东也看出蒋介石的难处,果断下令炮击金门,双方配合默契,一起导演了一出大戏,蒋介石则以解放军即将攻台的理由,不从金门、马祖撤军。

按理来说,解放军炮击金门是军事机密,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央却提前向曹聚仁透露了这个消息。八二三炮战的前几天,中央专门再次接见了曹聚仁,向他透露了要打压一下美国威风的方案。

炮击金门是在1958年8月23日下午发生的事情,但在这一天的上午,曹聚仁就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金门即将有战事的消息,刚开始可能很多人认为曹聚仁是天方夜谭,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下午,福建前线万炮齐发,炮弹如雨水般地落在金门岛上。

在之后的时间里,中央又通过曹聚仁向蒋氏父子传递中央针对金门的政策,例如停火七天,给蒋介石留出补给(没有在美军护航的前提下)的时间等等。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炮兵

但蒋介石的举动也被美国的情报部门察觉,蒋经国无奈向美国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由于“事泄”,蒋介石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暂时将这件事放在旁边。

直到1965年,国民党曾经的“二把手”李宗仁回到了祖国大陆,蒋氏父子决定再次展开密谈,并让蒋经国亲自到香港面见曹聚仁。

最后双方在六个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

一、蒋介石携旧部回到大陆,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仍任国民党总裁。北京建议拨出江西庐山地区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的汤沐邑(意即台湾最高长官在中国大陆的起居与办公之地)。

二、蒋经国任台湾省长。台湾除交出外交与军事外,北京只坚持农业方面必须耕者有其田,其他政务,完全由台湾省政府全权处理,以20年为期,期满再洽商。

三、台湾不得接受美国任何援助。财政上有困难,由北京按美国支援数额照拨补助。

四、台湾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陆军缩编为4个师,其中一个师驻厦门和金门地区,三个师驻台湾。

五、厦门和金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市,作为北京与台北之间的缓冲与联络地区。该市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此师长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后任命,其资格应为陆军中将,政治上为北京所接受。

六、台湾现任官员官阶和待遇照旧不变。人民生活保证只可提高,不准降低。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但后来因为特殊的原因,打断了两岸的联系,蒋介石得知大陆发生的事,对上面这些条件,开始抱着疑惑的态度,放在一边。

进入70年代后,国际环境再次发生了变化,中美“破冰”箭在弦上,尼克松总统秘密派基辛格到中国打前站,联合国也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常任理事国之一,且尼克松本人也在1972年正式访华,并发表了“联合公报”,继美国之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到中国访问。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蒋氏父子寝食难安,因为国际上留给台湾的空间越来越小,党中央再次将解决台湾问题提到了日程上,蒋介石也有意重启谈判。

遗憾的是,曹聚仁已在1972年去世,双方失去了一个“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最后毛泽东想到了章士钊,准备让其到香港一趟。

当时章士钊已92岁的高龄,但他深知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接受了党中央的委托。章士钊到了香港后,很快就与台湾方面取得了联系,但在这关键时刻,章士钊因为过度劳累,于1973年7月在香港病逝。

197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但为何最后没有去成?

蒋介石

形势对台湾越来越不利,而且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均年事已高,蒋介石心里也很着急,于是在1975年初派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想办法与北京取得联系。

陈立夫接到蒋介石的指示后,立即通过秘密渠道,与北京取得了联系,邀请毛泽东到台湾访问。

对于蒋介石的邀请,毛泽东十分地高兴,深知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一环。但因为当时毛泽东重病缠身,基本每天都要吃药,身体情况不允许他奔波,而周恩来也是如此。

最后选来选去,毛泽东、周恩来一致同意,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邓小平,当时邓小平担任着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主持着中央党政军的日常工作,由他代表毛泽东访问台湾,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得知邓小平即将访问台湾,陈立夫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假如我是毛泽东》策应,双方都在做准备,但在这关键时刻,蒋介石却突然病重,于1975年4月5日逝世,两岸的这一次极为关键的沟通又中断;继蒋介石之后,周恩来、毛泽东先后去世,沟通的事一直被耽搁。

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并明确了两岸三通的政策,双方长达几十年的紧张关系逐步缓和。


本文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0540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