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 / 警幻仙姑《春梦歌》新解

警幻仙姑《春梦歌》新解

作者:至真斋主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睡午觉,书中写道:“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去。’正胡思之间,忽听山后有人作歌曰:‘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宝玉听了是女子的声音。歌声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人来,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这个唱着歌走出来的女子就是“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

警幻仙姑《春梦歌》新解

那么为什么警幻仙姑一出场就唱这首歌呢?这首歌到底有什么深刻寓意呢?《红楼梦》这部书因为没有明确交代时代背景,也不知作者究竟是谁,在解读上就出现了严重分歧。《红楼梦》就时代背景来说有多种观点,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对本书的文本解读就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对《红楼梦》时代背景的认知主要有两大派:清中期和明末清初。自从上世纪胡适的新红学成为主流红学以后,清中期时代背景说就占据了霸主地位。我们先看看胡适派红学怎么解读警幻仙姑这首《春梦歌》。

胡适派主流红学家蔡义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中认为,“春梦随云散”:“比喻欢乐短暂,往事已矣”;“飞花逐水流”:“比喻青春易逝,女儿命薄”。他又进一步评说道:“所谓‘儿女闲愁’,并不是抽象的。有封建礼教所造成的青年男女的不幸,也有封建阶级本身糜烂生活所带来的恶果。作者虽然对具体的人和事表现了不同的爱憎倾向,但终究不能从本质上对此加以分析区别,因而也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这些矛盾,以至只能劝人采取消极的处世态度,并对现实发出‘繁华易散’,‘乐极生悲’等无可奈何的叹息。不过。这首歌也非泛泛而作。在这里,作者是借仙子的唱词,对将来大观园众儿女风流云散、花飞水逝的命运先做预言。在艺术上,它有总摄全书情节的作用。”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对这首歌的解释与蔡义江基本相同。

由于胡适红学把书中多次提到的“末世”理解为封建社会的末世,把十九世纪才出现的“封建社会”概念强加在作者身上,他们也只能把《红楼梦》的主旨思想解释为反封建礼教。然而,书中众多的青年女子因何“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他们解释不了。而我们吴氏红学认为书中众多人物出生的“末世”是明朝末期,作品采用“假语存”“真事隐”的写作手法,用贾家(假家)这个大家族兴衰的故事作“假语存”,把被清朝统治者禁锢的屠杀汉人等史实作“真事隐”,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虚伪野蛮残暴行径,祭悼殉国的抗清志士,怀念逝去的汉家江山。《红楼梦》的作者是具有强烈汉民族主义思想感情的文人,原创作者和一些批书人历经明清梦幻般的改朝换代,“字字看来皆是血”著成此书。这样解读《红楼梦》就与胡适红学截然不同,这样解读才看到了实质。

警幻仙姑《春梦歌》新解

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所谓“风情月债”很多人理解成男欢女爱的事情。结合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风情月债”在这里应该指“对清朝的感情,对明朝欠下的感情债。”这里的“风”、“月”是明遗民诗文惯用的隐语,“风”指代清朝,“月”指代明朝。例如,吕留良的七绝《述怀》“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意思是:“清人尽管无处不在也不能让我屈服,明朝对我的恩泽还在沐浴着我。寒冷的冰块挡不住奔腾的流水,干枯的树木还会再次迎来春天。”明朝覆亡后,有很多曾在明朝为官的文人深深自责内疚,尤其是那些屈节仕清的前朝文人,没有殉国却屈节辱身,他们觉得欠了明朝的恩情债。吴伟业的余生就是在痛悔中度过的,他的《临终诗》这样写道:“忍死偷生廿载余,如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红楼梦》作者在自云中也称自己“有罪”:“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红楼梦》作者著书也是在赎罪还债。

警幻仙姑的《春梦歌》也是对大观园儿女们未来命运的预言,蔡义江教授这点说的很对。在接下来的情节中,警幻仙姑让贾宝玉看了金陵十二钗未来命运的簿册,又让他听了十二钗命运归宿的《红楼梦曲》,可以说《春梦歌》是对裙钗命运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微缩版的《葬花吟》。这首《春梦歌》取意于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词是李煜被拘押在大宋汴京时所作,距离他被鸩酒毒死已经不远了,他也可能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诗词基调低沉悲怆,流露出这个亡国之君对故土绵绵不尽的相思,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无奈感叹。这首词里的“落花”是作者自喻,“流水”隐喻大宋势力,“春去也”的“春”指代自己的江山事业和美好人生。

警幻仙姑《春梦歌》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首句“春梦随云散”,是在感慨恢复明朝故国的美梦已经消散了。在明遗民的诗文中常以“春”作为符号隐语指代明朝或南明,例如,抗清英雄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在陈子龙的这首词中也是用隐语来抒发亡国之痛,“东风”指代清兵,“花”指代抗清志士和明朝民众,“杜鹃啼血”是亡国的象征,“春”指代南明,“春无主”是在感叹崇祯殉国后故国王孙都没有组织能力,集合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恢复江山。

警幻仙姑《春梦歌》新解

(清兵)

“飞花逐水流”,这里的“飞花”跟陈子龙诗词中的“花”是同义,指代抗清志士和明朝民众。这里的“水”指代清兵。关于“水”指代清廷或清兵,我们在多篇文章中有论述。在《红楼梦》文本中对“水”指代清廷有多处情节暗喻,也是在这第五回,贾宝玉跟兼美可卿缱绻过后,“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黑溪里还有“夜叉海鬼”。在这里“迷津”是隐语,指代清廷。“夜叉海鬼”隐喻清兵。这种情节在吴伟业的诗文中有相似的描述。吴伟业七言古诗《悲歌赠吴季子》:“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吴伟业在《亡女权庴志》中写道:“伊岩关之嶻嶭兮,虎豹以狺;冰雪皑皑兮,恨黒水之无津。”意思是:“危岩险峻,虎豹嘶吼。冰雪世界,黑河没有渡口通往彼岸。”第十四回描述参加秦可卿葬礼的王公,在说到“镇国公牛清”时,有批语“牛,丑也。清属水,子也。”书中又用“冷子兴”这个名字隐喻“清兴”。

如果把“飞花逐水流”当做风花雪月的吟唱还是很有美感的。然而,如果知道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明末清初,作者是明遗民,隐写了大清、大顺与明朝争夺江山,清兵对反抗剃发易服的汉族民众几十次大屠杀,“白骨如山忘姓氏”、“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史实,你就不会那么轻飘飘的看“飞花逐水流”这句诗了。面对清兵的野蛮行径,明遗民邢昉感伤时事,作《感春》一首,描述了大屠杀尸骨无人掩埋顺江而流的惨景:“朝花堕雨惜寒姿,碧树沈沈隔水湄。白骨沿江沙鸟避,清燐无火夜乌悲。中原滚滚来边马,天险荒荒有大旗。遥想垂杨绾离别,几因兵甲怨丝丝。”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寄语汉家的青年男女们不要再自寻烦恼和忧愁,这一切都是天意。

————————————————————

校对:王华东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来源: 吴氏红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052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