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欣赏 /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一首不知名的小诗,写尽夜深不眠人的孤独寂寞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一首不知名的小诗,写尽夜深不眠人的孤独寂寞

提到宋代女词人,除了人人皆知的李清照,还有“幽栖居士”朱淑真。说来悲哀,同为才女,李清照的才名自古为人赞叹,而朱淑真更受人关注的却往往是其不幸的婚姻与颇受争议的情史。

即使提到朱淑真的作品,最受关注的大概也要算《生查子·元夕》的归属之争:到底是她所作还是欧阳修所作?历来有所争议。除此,其诗词作品最为有名的当数一首《黄花》:“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一首不知名的小诗,写尽夜深不眠人的孤独寂寞

朱淑真有才,无奈生错了时代,满腔才情与玲珑心无处寄托,只得付于诗词。可她死后,其诗词也难逃一劫,被父母付之一炬,后幸得人收集。尽管如此,朱淑真仍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留世。

因着婚姻的不幸,朱淑真的诗词大多流于感伤,读来真乃“断肠”。今天分享朱淑真的一首《秋夜》,将长夜不眠人的孤独与寂寞流诸笔端。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首句七字就有一转折:夜幕降临好久了,却久久无眠,诗人却接上了“秋气清”三字。一般“清”字让人联想到的是“清朗”“清爽”,即便是“清冷”,却也有一分傲然的清气在其中。然则她所要写的不是秋夜之清,而是秋夜之孤独无眠。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一首不知名的小诗,写尽夜深不眠人的孤独寂寞

这秋夜很漫长,陪伴诗人的只有一盏孤灯。烛光燃尽,爆出烛花,本是喜庆之兆,在诗人眼里,怕也更衬出孤寂。孤夜难眠,时间会很漫长,诗人这里用“频剪”来形容,道明时间已过去很久,已经快至三更,却仍无法成眠。

前两句无甚特别,后两句用语却很奇特。仔细读之,第三句实为倒装,“铺床”不是现代意义的整理床铺,而是“月光铺满床”,所以这句的正常语序应为“梧桐月凉铺满床”。这句可以联想李白的“床前明月光”,《静夜思》里的月光止步于床前地上,而在朱淑真这里,月光之凉意更为深入、更具侵略性,随窗之户,不只到床前,更是浸满屋、洒满床,甚而随之入了心。

前一句说梧桐月,后一句说月在梧桐,“月”用在第三句末,又起于第四句之首,用顶针的修辞手法,使诗歌读来有一种连绵的美感。

宋代女词人朱淑真一首不知名的小诗,写尽夜深不眠人的孤独寂寞

最后一句的“缺”字也用得很巧妙,含着一点苏东坡“缺月挂疏桐”的意思在里面。然则东坡词里的“缺”字形容的是月,形容梧桐树枝用的是“疏”;在朱淑真诗里,这个“缺”字形容的是梧桐树枝,因为从逻辑上来说,月缺处不可能会“明”。而“缺”虽指梧桐,却也因着语意的联想,会让人脑海中浮现一轮“缺月”。

古代人夜深失眠都在干嘛呢?朱淑真应该是经常夜深不眠的,她的词里常有的结尾是“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你看,夜深无眠,陪伴她的多是残灯与缺月。

但比之上述词句中无尽的哀伤与断肠,这首诗的尾句“月在梧桐缺处明”却用独特的形容让人想到世事好的一面,令人心存希望:月纵“缺”,但却“明”

来源: 读书灯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604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