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 / 红楼梦:精诚所至,黛玉悉心讲诗法,金石为开,香菱梦中得佳句

红楼梦:精诚所至,黛玉悉心讲诗法,金石为开,香菱梦中得佳句

香菱羡慕大观园众人作诗,难得薛蟠离家,她搬进来与薛宝钗住,就“拜”林黛玉为师刻苦求学,力争也要成为“诗人”。

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差距在哪?看透香菱学诗的细节,就知道宝钗输了

香菱学诗背后,曹雪芹隐晦描写了几点需要额外注意。

一,香菱能学作诗,侧面证明她“扬州瘦马”的身份。作诗不光是平仄押韵那么简单,还要饱读诗书,典故,能够圆熟的运用比喻,信手拈来恰当典故,可不只是凑字数。

二,香菱学诗无疑是为了讨好薛蟠。薛蟠羡慕林黛玉神仙风采,求娶不能,也希望香菱有样学样。

三,香菱学诗代表薛家“东施效颦”。看林黛玉教授香菱学诗的方法、方向、立意和规划,就知道薛宝钗为什么不如林黛玉。林家的底蕴深入骨髓,不是薛家能学的。

说完香菱学诗的背后隐喻,回头再看香菱学诗的努力,就会发现很受感动。

首先,香菱想学诗,薛宝钗却让她去拜访邻居,她就知道宝钗不太想教她。等她去了林黛玉那里时,也不浪费人情,马上向黛玉求助。“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林黛玉开玩笑说要想教她,得向自己“拜师”,香菱则非常认真的承诺:“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香菱求学是认真的,不放弃也勇于求助。薛宝钗不教,就找林黛玉。你看她求助的两个人正是大观园中佼佼者,要学就跟最好的老师。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差距在哪?看透香菱学诗的细节,就知道宝钗输了

其次,香菱学诗极为刻苦。林黛玉给她讲了学诗作诗的方向,给了她王右丞也就是王维的诗集,让她回去熟读,尤其叮嘱她“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地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林黛玉读书,并不是一味地珍惜书籍,而是吃透、批点,圈画。这样的书读下来注定不可能干干净净,却是最好的读书人。

林家的教育要求不是走马观花,要彻底的理解,吃透,并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林黛玉这等学习方法最恰当。若只看过、背过,当时有一些感悟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圈画下来,留下读书心得,等到温故而知新时,又有新感悟或者推翻之前的想法,也能互相求证。

林黛玉的圈画批点,是不断“温故知新”的结果,也是提炼出最适合学习的教材。

如果将香菱换成黛玉之儿女,教育传承岂非事半功倍?何愁儿孙不能快速进益!

曹雪芹写香菱学诗,林黛玉耐心地谆谆教诲,目的就在于此!

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差距在哪?看透香菱学诗的细节,就知道宝钗输了

薛宝钗的优秀只在于自己学习,却不愿意教授别人,注定无法传承。没有传承则家风无法延续、绵延。

最后,香菱回去后废寝忘食,日夜攻读。学习方法正确与否不提,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非常积极。薛宝钗说:“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这话很是不善。面对爱学习的人,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哪怕学不好她自己会知道放弃。像薛宝钗的言语除了打消积极性之外,对香菱学诗没有任何帮助。

反倒是林黛玉,等到香菱换书求杜甫的诗集时,主动与香菱探讨,鼓励她不怕说错,大胆的说出心中想法。“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

一抑一扬,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差距,就从对待香菱学诗的态度中一来一回地显现出来。

香菱有了林黛玉的鼓励侃侃而谈,说她从王维的诗中汲取的“天然”灵感。重新认识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诗句里的天然,似拙实巧对她的启发。

林黛玉趁此又拿出陶渊明的诗文,借用魏晋的天真风流,对比盛唐的磊落胸怀,香菱豁然开朗,明晰“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上”字,源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依依”两字。

如此,“上”如何运用,“依依”典出哪里,香菱一下学了王维和陶渊明两首诗,并且能够记忆深刻,活学活用。

为人师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林黛玉教的是学习方法而不只是知识。这又是至善之言。

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差距在哪?看透香菱学诗的细节,就知道宝钗输了

反观贾宝玉在旁边两次三番说香菱“三昧你已得了”,试问是真得了还是假得了!一味鼓吹,得之皮毛既沾沾自喜,可不就是诸事不成。

林家底蕴较之贾家、薛家,差距就在这字里行间体现出来。

光有理论不过纸上谈兵,行与不行还要实际操作才会一目了然。香菱终于开始“试着”作诗,林黛玉给她出了一个《咏月》的题目,香菱三首诗可谓进步神速。

第一首: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这首诗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冥思苦想,堆砌词汇,等于是生搬硬造。黛玉指出关键问题是读诗太少!

就是说对诗的理解还只是流于表面的平仄以及有限的词汇和典故。

香菱被韵律和月亮束缚住了,自然就不得法。黛玉鼓励她丢开这一首,“放开胆子去作”,是让她大胆实践,不要怕错。

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差距在哪?看透香菱学诗的细节,就知道宝钗输了

第二首: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第二首还是不好,薛宝钗说得对,“不象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

宝钗到底说了一句像样的话,但和稀泥反而不好。香菱跑题了不需要安慰,要像黛玉那样认真:“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发现问题,才能指出问题,改正问题。香菱得林黛玉这老师,真是幸运。

香菱有了良师也愿意学习。回去后继续废寝忘食的学习,结果于梦中得了八句诗。这里的“梦”要注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们常有“梦中悟”的经历,香菱整日学诗茶饭不思,却也应该梦中所得。

但是“梦”于《红楼梦》是紧扣主题。《红楼梦》中几次梦,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秦可卿托梦王熙凤,香菱梦中作诗,贾宝玉梦游江南甄家,尤二姐梦中见到尤三姐,贾宝玉梦中与晴雯作别,都是非常重要的情节和线索。《红楼梦》就是一番梦幻,但人生岂非“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第三首: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香菱这首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她的立意非常天然。将月比作与诗人对等的拟人。“料应难”既是诗人的心理,也是月的坚持。诗人对月有影,月亮清冷难尽。呼应前句“料应难”,形成对立。

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差距在哪?看透香菱学诗的细节,就知道宝钗输了

随后香菱借用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以及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双典,托出家里人苦守,家外人在旅途的悲凉。瞬间升华了“月”,写出同在月下人不团圆的绝妙场景。

同样,江上的行者可能是渔民也可能是旅人,伴着笛声,与楼上倚栏眺望的女儿又形成对立。同一片月,同一曲笛,同一颗孤单单的心。

就应该问问月亮,为什么人们不能团圆。取得则是苏东坡《明月几时有》的意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香菱在林黛玉的悉心教诲之下,终于开了窍。这首诗没有堆砌,也没有匠气,一派天然形成,掌握了诗的神韵。

香菱“呆头呆脑”,林黛玉尚且能够将她调理得神清意明,豁然开朗。如果用之于儿女,该是何等成果?

香菱学诗,一面是香菱孜孜不倦苦学,一面是林黛玉悉心教导。曹雪芹要体现的,则是林家的学习和教育的优长。别忘了香菱也是黛玉的影。

看香菱的学习劲头,再看林黛玉教育的得法,就是林黛玉的价值和宝黛姻缘的正确属性。贾家失去林黛玉,悔之莫及!不提。

这边香菱学会了作诗,那边丫头们进来汇报说外头来了很多客人。大观园真正的高潮部分终于到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7483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