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 / ​散文丨项丽敏:迁徙季的河流

​散文丨项丽敏:迁徙季的河流

​散文丨项丽敏:迁徙季的河流

迁徙季的河流

文丨项丽敏

流花的河

秋分日,刮在田野上空的风已有了兵气。

清晨六点半至浦溪河,见河面水雾凝聚,团团簇簇。节气这东西真是奇妙,一日之隔,自然界的物象就有了明显变化。

半个月没下雨,河水退下不少,河中间的浅滩上,野花汀草茂密,成为潜鸟的隐身地和繁衍后代的乐园。

生在河滩的野花我认得,是蓼草花,早些年在散文里就写过,称之为辣蓼——以为只有我们本地方言这样称呼,后来才知它在《本草纲目》里也是这个名字。

不是所有的蓼草都叫辣蓼。辣蓼只是蓼草的一种。走到它们中间,仔细看就会发现,同是蓼草,仅从颜色上就能分出五六款来,粉红、紫红、朱红、粉白、青白,还有几种颜色相杂的。

要分清植物的名字是很麻烦的事,能把人弄得晕头转向。我可不想在这上面钻牛角尖。对于蓼草,我有自己的区分法——生在田间的就叫田蓼,生在河滩的就叫水蓼,朱红的叫红蓼,白色的叫白蓼,采下来时在指尖留下辛辣味的叫辣蓼,留下辛香味的叫香蓼。

小时候,夏末秋初会采辣蓼来驱蚊虫,挑那有些老的粗壮的,齐根割下。将采来的辣蓼晒上一个日头,捆成一小把一小把,天黑之前,点一把放在脚边,让烟淡淡地飘着,蚊虫就不敢近身了。辣蓼散发的野生气息微微地呛人,又有股子爽朗劲儿,闻到这味道就会想到“泼辣”这个词,想到“疾风知劲草”的秋日旷野。

​散文丨项丽敏:迁徙季的河流

小时候对于植物的认识是物质的,要么吃,要么用。对它们审美性的感受是成年后的事,准确地说,是开始写作自然笔记之后的事。

自然笔记的写作,促使我对原先熟悉的事物重新去认识、审视,像一个从远方回来的人,重新辨认眼前的一草一木,去闻、去听、去触摸。当一个人用写作的方式,再一次认识和感受这个世界,就是从这个世界,从一草一木之中,甚至是从一株被阳光照得金灿的狗尾巴草里,重新让自己诞生。

蓼草花对我来说就是秋季的象征。整个秋天,我都是用蓼草花来插瓶,放在书架前和茶几上。起先是从田边采来满天星状的田蓼,之后采的是垂穗状的红蓼,再后来就是辣蓼、香蓼,或将几种颜色的蓼草混合在一起,让它们在一只旧陶瓶里“小团圆”。

蓼草的花期很长,从稻禾扬花开到稻禾成熟、收割,直到霜降时仍在开。此时田野里几乎看不到别的草花了,要么结了籽,要么被带着兵刃气息的风吹得金黄、干枯,伏在地上,等待着泥土的吸收。

蓼草是群居植物。当它还是草时,你看不到它,当它开花时,就见出气势了,一开一大片。由此也可见它们的生命力,是强韧到带有侵略性的,这也是野草的共性。

河滩里的水蓼也是聚集生长,毫不客气地占满整片汀渚。

一条开满水蓼花的河就是流花的河了。当带着水晶质感的秋阳照在河心,将水蓼的倒影投在水面时,很容易就想起《红楼梦》里的“蓼汀花溆”四个字。美妙的是,从这蓼汀里又时不时地飞出白鹭、斑嘴鸭,或游出秧鸡、黑水鸭,或者在你路过时,从蓼汀深处传来让人心里莫名发愁,然而又很温暖的呼唤,仿佛那是一个从前的伙伴在叫着你的名字,你回头寻找,却看不见那人。

迁徙季的燕子

到了寒露就是候鸟的迁徙季,夜半醒来,能听到从楼顶掠过的声声鸟鸣——启程时的相互催促、召唤,也有凄婉的告别之音。

即使看不见也知道,浦溪河的白鹭和斑嘴鸭,此刻就在这迁徙的队伍中。

燕子迁徙得更早,乡下老家的燕巢9月底就空了。巢里的两只燕子是今年的新燕,懵懵懂懂的,外面的燕子头天就飞走了,次日它俩才醒悟过来,绕着堂前转了两圈,从门里冲出去。

母亲跟我念叨这事时,就像念叨小时候的我和哥哥:这两个傻瓜,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飞在前头的燕子。

老家屋梁上的燕巢挂在那里已有几年。起初母亲不准燕子进家筑巢,用竹竿驱赶它们,把大门关着,不让它们飞进来。母亲有洁癖,燕巢在家,地上总见它们制造的粪便,进门出门,不小心就落一坨秽物在身上。

可燕子认定了我家,赶也赶不走,瞅着空子就衔了泥巴飞进来,很快在堂前屋梁圈下地基。燕子这么执着,母亲只好屈服,又实在气恼不过,转身责怪父亲,说是父亲故意开门放燕子进屋。

父亲装作没听见,从杂物间搬出人字梯,架在屋梁下,又拿出工具箱,爬上梯子,在燕巢的“屋基”下钉进两根长铁钉,搭上一大块硬纸壳,再用绳子绑结实。燕子很聪明,领会了我爸的意思,乖乖地把泥巢筑在硬纸壳上面,这样粪便就落不下来了。

隔一段时间,父亲会给燕巢换一块干净的硬纸壳,也真是不嫌麻烦。

母亲这下没什么可抱怨的了,对燕子的生活渐渐有了兴趣,得空就坐在院子里,看它们飞进飞出,没多久就能认出哪只燕子是我家的,哪只燕子是外面的。

母亲这么仔细地观察燕子,也是因为寂寞的缘故吧。只有寂寞的人才会留意周围那些细微的东西,会在阳光里看见尘埃的飞舞,在地面光线的移动里看见时间的秘密,从其间获得不足为外人道的乐趣。

我能感受母亲坐在老家院子里的那种孤独与寂寞,一闭眼就能看见,一伸手就能触摸。但我不能用陪伴来消除她的孤独与寂寞,只能怀着负疚心远远相望。

我也是那只自私的新燕,用和老燕保持距离来维护属于我的私人空间。我太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只有在这空间里我才能有内心的自洽,有呼吸的自由。

​散文丨项丽敏:迁徙季的河流

燕子迁徙的目的地是哪里?它们靠什么分辨方向?在离开时它们会有眷恋吗?当第二年春天重新回到原来的屋梁,看见屋子里等待它们的主人时,会有重返家园的喜悦吗?——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我也不想通过百度来了解燕子的生活。我更愿意保留这种不知的神秘感,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慢慢靠近。

十天前的清晨,在浦溪河拍到迁徙途中的燕子,有上百只,在河面低空飞舞,扑向水中,又快速飞起,翅膀尖在河面撩起漂亮的水花。

这些燕子里有我家的那两只新燕吗?当然有——当我这么想的时候,我家的燕子就在其中了。就像有时我走在村子里,看见一个老人孤单地坐在门口,心里会一动,想到母亲,那个时刻,在老人身上就看见了我的母亲。

一棵会开白鹭花的树

母亲说燕子迁徙的前两天会聚到一起,村头村尾来回地飞,之后落在我家屋外的电线上,叽喳个没完,就像是开会。

母亲说这话的时候我刚好站在院子里,抬头看那些电线,纵横交错如同一张庞大的蛛网。“它们是在商量什么时候出发的事吧,”我说,“燕子也有它们的语言,只不过我们听不懂而已。”

浦溪河的斑嘴鸭在迁徙前也是这样,从四面聚集过来,在河流上空反复练习队形,随着启程之日的临近,阵容越发有气势,像一支将要接受检阅的部队。

自九月初第一次在浦溪河见到斑嘴鸭,这段时间我频频来河边寻找它们的身影,没有看见会不安,看见了会喜悦。到后来,即使看不见也不那么担心了,我知道它们还在这里,是安全的,数量之多也早已出乎我的意料。

到了9月下旬,白鹭的数量也在猛增,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当斑嘴鸭的方阵刚从头顶飞过,随后就飞过来白鹭的方阵,飞向远处的山间,或者落在树上。

一棵树落满白鹭,远远看去就像即将盛开的玉兰花苞。第一次看到这情景时,又喜悦又疑惑:怎么回事,玉兰树在秋天也开花吗?

​散文丨项丽敏:迁徙季的河流

走过去,距离那棵树一百多米的时候总算是看清了——是白鹭。众多的白鹭扮成花朵站在树上,静悄悄,安然不动,就像一件田园风的现代装置艺术品。

那是一棵泡桐树,这个时节正是泡桐果的成熟季,每根树枝都举着金黄色的果实,一簇一簇向着天空。泡桐的叶子宽大如手帕,已经落了很多,没有落的还是湖绿色,将白鹭衬托得素洁典雅。

清晨的温度有点凉,天上又有云层,白鹭看起来有些瑟缩。等太阳从云层里挣出,白鹭和那棵泡桐树瞬时发起光来。

这下知道白鹭为什么选择落在这棵树上了——只要有阳光,这棵树就在阳光之下,四面都是空旷的田野,没有什么能遮挡这棵树。这是一棵孤立于旷野的树,树的孤独也使它成为这片旷野的王,在这棵树上栖息是安全的,也是优美的——想想看,旷野里只有这一棵树,树上落满白鹭,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有种自然又优雅的美,没有什么能破坏这美的意境。

那些从别处飞来,想落在这棵树上的白鹭也是为美吸引,并且想成为美的部分吗?白鹭真的能够感受到这种令人出神的意境,就像我此刻一样吗?或许这些都不过是我的意识代入。白鹭之所以喜欢聚集于此,只是因为这里有它们感到亲切安宁的气味吧(田野草木的气味、牛粪的气味),还因为这里有好风好日,可以轻抚它们的羽毛,给它们经历了一夜寒冷的身体以充足的热能。

遇见即是告别

有半个月没有在浦溪河见到斑嘴鸭了,河面变得冷清起来,仿佛提前进入冬天寂寥的况味。

现在可以确定,9月里见到的那些斑嘴鸭是旅鸟,迁徙途中经过此地,被这里的山川河流吸引而停留,足足盘桓一月有余。

其实它们可以留下来过冬的,这里的冬天并不冷,河里有鱼,山间有草。这里冬天也有青草生长,只不过没有别的季节丰富。

然而斑嘴鸭的体内已经埋下了一个时钟,那是它们祖先植入的,这时钟一到季节就会敲响,催促它们沿着既定的路线出发,而它们也总是能隔着悠长时空听到这钟声。

白鹭也已在时钟的催促下踏上迁徙之路,差不多和斑嘴鸭同时启程。最后一次拍摄到它们群体出没是在寒露前两天,之后就只在夜里听到它们掠过楼顶的鸣叫,再后来,夜里的鸣叫也听不到了。

白鹭并没有全部离开,清晨走在河边,还是能看见白鹭的身影,在河里捕食,或凝神倾听风里的声音,孤零零又安然自在的样子,显然是要留在这里过冬的。

大约一周前,竟然有几千只白鹭停栖在浦溪河上游,将河边的树林覆盖得白皑皑,似夜里忽降一场大雪,真是令人惊异。隔了一天,大雪样的鹭群就消失了。这些白鹭也是途经此地的旅鸟,只是停留的时间太短,让人来不及欢喜,甚至来不及从惊异中回过神来就不见。

​散文丨项丽敏:迁徙季的河流

当你看见美时,美正消逝。正因为此,美在人心里激起欢喜之时,也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忧伤。

不过岁月会让一切都变得平和起来。总有一天,你会只感到宁静的欢喜,而不再感到深刻的孤独与忧伤(犹如我此时)。因你终将懂得:美即无常,而遇见即是告别。这种懂得是岁月秘密赐给你的礼物,也是一种掠夺之后的仁慈。

值得感恩的是,我的生命里一直都有这样的无常之美。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每一天,总有一个时刻,会让我与美不期而遇,哪怕只是瞬间而过,也足以在心灵里擦出亮光来。

与美的时常相遇,可能与我的生活习性和关注的事物有关。多年来我习惯于关注自然里的事物,即便走在人行道,目光仍然是落在路边的行道树和草地上,被一只蝴蝶吸引,或被树上的蝉鸣攫去听觉。至于身边来去的行人,很少去看,经常会有这样的事,迎面而来的人喊我名字,向我微笑着打招呼,而我毫无反应,径直走过去了。

当然,我所认为的美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可笑的。美只对能够感受到它的人存在。而每个人对美的感受又是千差万别。必须得承认,我对美的感受也是狭隘的,如井底之蛙对井上之天的感受。

我在自然中感受的美已经足以滋养我了。对自然事物的关注也是一张滤网,它帮我滤去了生活里其他的噪音。如今我似乎拥有了这样一种本能,能在街道中间听到一片树叶落地的声音,能在纷纷落叶的树下听见若有若无的蛩吟。

​散文丨项丽敏:迁徙季的河流

很快就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近几日清晨已有了薄霜,太阳一出,薄霜就变成了晶莹细密的露珠,缀满秋草。田间辣蓼一边老去,一边开着花。正午草地上,也还有趁着秋日温暖忙着恋爱的蝴蝶。桂花也没有停歇下来,第二轮花期过后不久,又开出第三轮。

不知道是否还会有第四轮桂花,应该还会有,记得去年写过一首《迟桂花》的诗,是在霜降之后写的。记得写这首诗时天空的月亮已经有了刀刃的寒意,而桂花的香气在月下闪着光,迎面而来,无法躲闪。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爱读书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ushu263.com/56891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007689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